封面新聞 2024-12-31 21:32:53
2025年1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即將迎來五周年。這些年來,中國“第四極”正用亮眼的成績單,展示內陸腹地到發展高地的蛻變。
成渝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總規模超6500億元,最新入選工信部2024年先進制造業集群名單;在擁有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數量最多的前十城市中,成都是唯一的中西部城市;2023年以來,成都和重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752家,增幅達到22%;2024年上半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GDP增速比全國、西部地區均高0.8個百分點……
站在新的歷史節點上,成渝兩地正加速“雙核聯動”,共同推進成渝制造業產業體系互聯互通,攜手共建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向著“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定位不斷發力。
協同更加緊密
推動合作事項落地見效
9月27日,為期三天的第三屆成渝美食工業博覽會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活動由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辦。參展企業超640家,涵蓋食品原材料供應、食品加工制造、數字營銷及智能化制造方案提供商、電商平臺等食品行業全產業鏈。
據悉,食博會是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走深走實的重要載體之一。借此契機,兩地將充分發揮農產品資源優勢,推動食品企業在原料基地、技術研發、質量檢測、品牌推介等方面深入開展合作,加快打造世界級消費品產業集群。
另一方面,食博會也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產業協同發展下的一個縮影。
12月26日,記者從成都市經信局獲悉,近年來,重慶成都兩地經信系統圍繞汽車、電子信息、高端裝備、通用航空、生物醫藥、工業互聯網、軟件和網絡安全等重點優勢產業,共同推進成渝制造業產業體系互聯互通,攜手共建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目前,專班牽頭合作事項任務取得新進展。
其中,兩地聯合推進戰略資源儲備保障。合力推動川渝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國家天然氣(頁巖氣)千億立方米產能基地等能源項目建設,力爭2024年12月底前完成川渝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施工。
在高端裝備制造方面。兩地已開展高端裝備供應鏈對接活動10余場(次),成都軌道交通企業生產交付重慶9號線、10號線200余輛鋁合金車體。掛牌成立國家高端航空裝備技術創新中心,成發公司(420廠)聯合重慶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開展航空發動機反推力裝置部件研制取得階段成果。
在共建關鍵數字基礎設施方面。西部首條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升級擴容至360Gbps。部署中西部唯一IPv6輔根服務器,市域通信網絡全面支持IPv6。新增培育2個國家級“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建成標識解析頂級節點2個,成渝節點標識注冊量、解析量增速均居全國第一。
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成都高新區供圖)
聚焦重點產業
助力集群建設走深走實
11月1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示了2024年先進制造業集群競賽勝出名單,成渝地區生物醫藥集群成功入選。這是繼電子信息產業之后,川渝聯手獲批又一個跨省域的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
看到成渝地區生物醫藥集群入選的消息,成都醫藥健康產業生態圈聯盟理事長蒲旭峰松了一口氣。他認為,隨著成渝地區生物醫藥產業飛速發展,將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落地,對集群發展的未來,他充滿期待。
據悉,成渝地區生物醫藥集群將發揮成都、重慶的極核帶動作用和區域內的協同效應,探索“核心承載地+協同發展地”“研發+轉化”“雙向飛地”等合作模式,形成“一帶兩核多點”集群發展格局。
在這樣的基礎下,產業集群的發展脈絡正逐漸清晰。數據顯示,成渝地區已聚集生物醫藥相關企業6700戶,生物醫藥規上工業營收2700億元,整體形成了涵蓋生物藥、化學藥、中藥、醫療器械,貫通研發、生產、應用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值得一提的是,在共建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方面,目前兩地正在共同申報成渝地區生物制造(生物醫藥)先進制造業集群。
毋庸置疑,成渝雙核聯動正進一步推動產業協作、優化提質、不斷突破。聚焦重點產業,成渝兩地還在多個方面推動集群建設走深走實。
在共建汽車產業集群方面,成都、重慶入選國家首批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名單,成渝累計開放自動駕駛測試道路超1500公里,持續推動成渝智能網聯汽車測試標準統一、跨域互信互認。2024年5月,全國首條高速公路重卡充換電走廊—成渝“電走廊”充換電重卡項目全線貫通。兩地將聯合申報國家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先進制造業集群。
在共建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方面,成渝電子信息產業規模占全國比重超11%,是中國大陸第三、全球前十的電子信息制造業聚集地。兩地共同啟動成渝地區電子信息先進制造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行動,上線運營成渝地區電子信息先進制造集群公共服務平臺。
共建軌道交通產業集群方面,兩地共同培育軌道交通裝備協同發展體系,共同簽訂《協同推動軌道交通高質量發展合作協議》《成渝兩地軌道交通鏈主企業一致協同行動方案》。
深化多維聯動
促進產業高效融合發展
12月12日,2024年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合作園區高質量發展推進會在重慶舉行。會上,首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合作示范園區發展績效評價結果出爐。
2020年以來,川渝兩地經信系統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合作園區建設的通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合作示范園區創建管理辦法》,多措并舉,深入推進合作園區建設。2021年,兩地經信系統遴選培育了首批20個合作園區(四川、重慶各10個),涵蓋川渝兩地19個市(州)和縣(區)。從評價結果來看,20個產業合作示范園區均達成創建目標
據了解,近年來,兩地園區合作機制不斷創新、產業配套持續完善、集群效應日益凸顯,引領作用有效加強。創建以來兩地合作園區產品互采訂單金額近千億元,參與共建企業數量超千家,合作共建規上企業營業收入年均增幅超過10%。2023年,兩地合作園區實現營收超1.6萬億元、合作企業對園區營收貢獻率達22%,合作園區已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制造業協調發展重要載體。
據悉,在共建產業合作示范園區方面,結對園區開展聯合招商、技術對接和產業配套,不斷深化合作關系,共建產業生態,共提區域整體勢能。
此外,記者從成都市經信局了解到,為了進一步促進產業高效融合發展,按照“兩地有基礎、市場有需求、優勢能互補”的原則,兩地共同編制了集成電路、智能終端等18條產業鏈全景圖,涵蓋聯動發展路徑、產業發展布局、鏈主企業分布以及領軍人才、產業基金、關鍵平臺、重點配套企業等,有力促進成渝產業聯動招商、補鏈強鏈、協作配套深度耦合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共辦展會活動也是成渝促進產業協作發展的重要抓手。今年來,兩地已聯合舉辦第十一屆中國(西部)電子信息博覽會、川渝醫療器械創新企業交流會、2024年成渝集成電路產業峰會、半導體產業供應鏈合作對接會等系列活動10余場,搭建交流互動平臺,加速產業融合。
據悉,下一步,兩地經信部門將以雙核聯動為引領,以共建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推進現代產業體系互聯互通為目標,圍繞“共投共建、相向合作、共同爭取”三張清單,深入完善推動“雙核”產業協同發展機制、探索形成產業備份基地協作共建機制、構建“優勢產業集群—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梯度培育機制,從而推動兩地先進制造業合作不斷走實走深。
看向未來,伴隨著成渝兩地更加緊密合作、不斷提升發展能級,這場新時代西部的“雙城記”正越來越精彩。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