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1-01 10:34:54
每經AI快訊,中國銀河2024年12月31日發布研報,給予醫藥行業推薦評級。
醫保控費壓力壓制板塊行情,低估值孕育投資機遇。2024年醫藥行情總體趨勢與大盤一致,先抑后揚、震蕩分化,但絕大多數時間跑輸大盤,主要是由于近年來醫保控費壓力加大。2018年至今,全國范圍/省際聯盟大型藥品、耗材、診斷產品集中帶量采購持續推進,DRG改革在公共衛生事件后提速,同時宏觀增速下一臺階使得醫藥消費、投資均放緩。自2022年見頂經過3年調整,醫藥行業當前估值已落至歷史較低水平,核心資產2025年預期估值普遍僅15-20倍PE,一旦政策推動行業向好提速,醫藥資產有較大提升空間。
革故鼎新,看好2025年醫藥投資新動力。回顧自2015年以來十年醫改路程,集采帶來騰籠換鳥,國內醫藥產業從低水平仿制向高水平創新快速升級,穩固當下積極創新的局面尤為重要。盡管當下改革逐漸進入深水區,醫藥行業總體規模及增速受醫保收支增速影響,但積極探索新的支付來源,發展商業醫療險作為醫保有效補充,逐漸成為市場共識。投融資端,醫藥IPO在上證3000點之上有望回暖,一級投資新的方向如CGT、醫療AI等逐漸崛起。
2025年投資主線:1)醫藥創新是醫藥增長的核心動力。創新藥從Me-too到First-in-class,FIC與FF管線增長率均超過Me-too管線;醫療器械不斷向高端化、集成化發展。2)海外出口在美元降息背景下有望提速,高定價水平帶來高市場回報率,關注創新藥、注射劑、高端器械領域。3)政策壓力推動降本增效,效率成為企業發展生命線。生產端的工藝優化和設備更新+原料耗材國產替代,流通端的數字化營銷+智慧物流+電子處方流轉,醫療服務端的第三方檢驗/影像以及連鎖專科醫院,全產業鏈的效率提升逐漸被重視。4)醫藥消費在政策刺激下有望復蘇。宏觀對醫藥的直接影響在于消費復蘇和投融資改善,消費醫療在經濟預期轉好的背景下有望率先受益。
投資建議:醫藥板塊經歷較長時間的調整,整體估值處于較低水平,且公募持倉低配。2025年在政策推動下醫藥行情有望迎來修復,中長期看是較好的投資機遇,看好創新藥產業鏈、藥械出海及細分行業龍頭,關注醫藥消費復蘇。
風險提示:1.宏觀經濟壓力增大致醫藥消費能力增長不足的風險;2.創新藥醫保支付等政策不及預期的風險;3.地緣政治帶來的全球訂單轉移風險;4.集采或收費降價超出市場預期的風險。
每經頭條(nbdtoutiao)——新年獻詞|我們不是路人,我們是彼此一路同行的力量
(記者 王曉波)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