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1-09 16:26:52
每經編輯 段煉
1月9日,中國疾控中心通報稱,近日,我國發現一起猴痘病毒Ⅰb亞分支聚集性疫情,傳染源為1位外籍人員,有剛果(金)旅居史。發現疫情后,國家及浙江、廣東、北京、天津等省(市)迅速啟動聯防聯控機制,開展流調溯源、風險排查、病例診治等工作,在密切接觸者中陸續發現4例關聯病例,均為親密接觸后感染。
相關病例以皮疹、皰疹等癥狀為主,癥狀較輕。目前在一般接觸人員中未發現感染者,相關感染者和風險人員正在接受醫學治療和健康觀察,疫情已得到有效處置。
中疾控:猴痘病毒Ⅰb亞分支
傳染性增加,感染后嚴重性降低
什么是猴痘病毒Ⅰb亞分支?
目前猴痘病毒有分支Ⅰ和分支Ⅱ兩個分支,兩個分支又分為Ⅰa、Ⅰb和Ⅱa、Ⅱb亞分支。既往猴痘疫情主要在非洲地區流行:
2022年5月,Ⅱb亞分支在歐洲、美洲和亞洲等多個既往非流行國家和地區暴發;
2022年7月23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多國暴發的猴痘疫情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隨著Ⅱb亞分支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2023年5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猴痘疫情不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猴痘病毒Ⅰb亞分支是2023年9月在剛果(金)的南基伍省首次發現,自2024年7月開始,猴痘病毒Ⅰb亞分支從剛果(金)逐步向周邊國家擴散,造成持續性社區傳播,并通過國際旅行逐步輸入至非洲其他國家及非洲以外的國家和地區。2024年8月14日,世界衛生組織再次宣布猴痘疫情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猴痘病毒Ⅰb亞分支有什么特點?
猴痘病毒Ⅰb亞分支基本特征未見明顯改變。與Ⅰa亞分支相比,Ⅰb亞分支的傳染性增加,但感染后的嚴重性有所降低。
猴痘病毒Ⅰb亞分支主要通過性接觸、家庭內密切接觸、無防護醫療護理接觸等密切接觸傳播。其他日常共餐、同乘車等一般接觸導致感染的風險較低。在密閉環境長時間近距離接觸條件下,既往其他猴痘病毒亞分支有零星可能通過飛沫傳播案例的報道,但目前暫未見Ⅰb亞分支可能通過飛沫傳播的案例。
猴痘為自限性疾病,大多數病例癥狀較輕,主要表現為發熱、頭痛、皮疹、淋巴結腫大等。經對癥治療、支持治療后,多數患者癥狀消失,皮疹在幾周內結痂消失。對于年幼兒童、孕婦以及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CD4細胞計數低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患者等),若治療不及時,可能會出現重癥或死亡。
如何預防猴痘病毒Ⅰb亞分支感染?
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了解猴痘防控知識,增強自我防護意識,避免與猴痘患者或有猴痘可疑癥狀者密切接觸,能夠有效預防猴痘感染。日常生活中不接觸野生或者來歷不明的嚙齒類動物、猴和猿等靈長類動物。
出境前應提前了解目的地猴痘病毒Ⅰb亞分支流行情況,做好個人防護,避免與當地野生動物接觸,避免與猴痘患者或有可疑癥狀者密切接觸;遵守國家出入境管理相關規定,配合做好出入境檢疫檢測。
從猴痘流行地區回國(入境)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來自猴痘疫情流行國家(地區)的人員,如接觸過猴痘患者,或出現發熱、皮疹、淋巴結腫大等癥狀,入境時應主動向海關申報,配合海關工作人員按規定程序落實檢疫查驗措施。
其他人員入境后應開展自我健康監測,若出現發熱、皮疹、淋巴結腫大等癥狀要及時就醫,做好個人防護,主動告知醫務人員猴痘流行地區旅居史。
懷疑自己感染了猴痘病毒怎么辦?
懷疑自己感染了猴痘病毒應盡快前往醫療機構,告知醫生癥狀和可疑接觸史,以得到及時的診治。前往醫院途中和就診時應科學佩戴醫用外科口罩,著長衣長褲,確保遮住所有損傷皮膚,盡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同時,應避免與他人發生密切接觸,保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避免搔抓皮疹造成感染擴散。一旦確診猴痘,應積極配合醫療衛生機構做好疫情處置和隔離治療。
猴痘患者的密切接觸者如何做好健康管理?
被判定為猴痘患者的密切接觸者,應在疾控機構專業人員指導下,實施21天的健康監測,其間應避免與他人發生密切接觸,避免捐獻血液。每天按要求進行體溫測量和癥狀監測,并如實報告監測結果;若出現發熱、皮疹、淋巴結腫大等癥狀時,應及時去醫療機構就診,就診時應主動告知醫生可疑接觸史。前往醫院途中和就診時應科學佩戴醫用外科口罩,著長衣長褲,確保遮住所有損傷皮膚,盡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世衛專家:大多數人無需接種疫苗
2024年以來,越來越多猴痘患者感染猴痘“分支I”毒株的變異株“分支Ib”。
對此,世界衛生組織(WHO)全球疫情警報和應對網絡指導委員會的英國代表、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熱帶醫學教授丹尼爾·鮑斯奇(Daniel Bausch)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最重要的控制猴痘疫情進一步傳播的方法是改變人們的行為,即避免與確診感染猴痘的人密切接觸,“2022年全球猴痘疫情暴發期間的經驗表明,我們可以有效地治療猴痘患者,并使這種疫情得到控制。”
WHO正在與各國(或地區)和疫苗生產商就潛在的疫苗捐贈展開合作,并通過臨時醫療對策網絡與合作伙伴進行協調,以促進公平獲得疫苗、治療方法、診斷工具和其他工具。WHO預計,初步需要1500萬美元的緊急資金來支持監測、準備和應對活動。目前用于猴痘的兩種疫苗均經由WHO免疫戰略咨詢專家組推薦。
對此,WHO全球疫情警報和應對網絡指導委員會的英國代表鮑斯奇教授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在猴痘疫苗供應有限的情況下,最重要的控制猴痘疫情進一步傳播的方法是改變人們的行為,即避免與目前確診感染猴痘的人密切接觸,直到他們的病變完全消失,這通常發生在大約3周內。“對于全球許多人來說,這樣的行為改變應該不會太難。”
鮑斯奇教授認為,全球大多數人無需接種疫苗,“疫苗接種只針對目前的高風險群體。如果疫苗的供應后續增加,首先應優先考慮非洲地區猴痘疫情最嚴重的人群。那些認為自己接觸過或目前已經被感染的群體則應立即就醫,并限制與他人的密切接觸。”
他進一步解釋道,“猴痘通過與患有該病毒的人密切接觸而傳播。因此,只有在猴痘傳播地區有這種密切接觸的人才需要接種疫苗。這包括患者的家庭成員、醫療保健工作者、實驗室工作人員、性工作者等。全球大多數人目前不符合這類描述,因此不需要接種疫苗。”
猴痘概念股突然異動
1月9日,猴痘概念股盤中突然異動,蘭衛醫學一度20cm漲停。
截至收盤,達安基因、濟高發展漲停,蘭衛醫學漲停后回落,收漲8.9%,凱普生物漲超5%。全板塊合計17只股票上漲。
此前,多家A股公司曾披露過猴痘相關業務的情況。
合富中國:公司有向部分醫院客戶銷售猴痘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產品,但猴痘病毒核酸檢測相關產品對公司業績占比較小,對公司營業收入未產生實質或重大影響。
東方生物:公司猴痘檢測相關產品包括猴痘抗原檢測試劑、猴痘抗體檢測試劑、猴痘病毒核酸檢測試劑,自2022年5月獲得歐盟CE認證以來,已陸續銷往英國、法國、德國、南非、澳大利亞、意大利、奧地利等國,對公司目前經營業績的整體貢獻度較小。
凱普生物:公司旗下醫學實驗室具備猴痘病毒的實驗室檢測能力,已自主研發猴痘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熒光PCR法),該產品已獲CE證書,目前暫未取得國內醫療器械注冊證,與猴痘病毒相關的發明專利“一種猴痘病毒假病毒顆粒及其制備方法”“一種用于同時檢測并鑒別猴痘病毒I型、IIa型和IIb型的多重qPCR試劑盒”已獲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
樂普醫療:控股子公司北京樂普診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猴痘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PCR-熒光探針法)獲得了CE注冊證書。
達安基因:公司猴痘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熒光PCR法)(CE注冊證書編號:CIBG-20224074)客戶分布在非洲、拉丁美洲和歐洲等地區。
(文章內容和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編輯|段煉 杜恒峰
校對|陳柯名
封面圖片: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中疾控官網、每經網、公開資料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