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四川頻道

          每經網首頁 > 四川頻道 > 正文

          央媒看四川|這座川西古城 不止有都江堰

          央視新聞 2025-01-10 17:51:22

          這里的水,是一部人類的水利史書,約2300年前,李冰父子筑堰治水,造就天府之國;這里的山,是青城天下幽,是匯聚千年名木的自然寶庫,也流傳白娘子的別樣傳奇。川西鎖鑰,蜀之屏障,見證各民族融匯互通。巴蜀之資,通江達海,問山拜水,師法自然。這里,是四川都江堰。

          “水龍頭”上建起世界級工程

          都江堰市,背靠青藏高原,面朝成都平原‌,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處于中國地勢的一二級階梯分界線上。這樣的地勢落差也孕育了一條“懸空河”——岷江。發源于岷山南麓的岷江,蓄勢奔涌而下,和沱江等河流不斷沖積,形成了廣袤的成都平原。

          在今天,都江堰市南邊,一處面積約0.11平方公里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古蜀文明遺址——芒城遺址,記錄著距今約4500~4300年,這里與水抗爭的生存與毀滅。

          古蜀人在幾千年前就因水患頻發開始修筑城墻,用于防洪。城墻上依然遺留著經洪水沖積形成的沙石層。

          公元前316年先秦滅蜀,欲將其作為自己的戰略基地。李冰治蜀后,帶人鑿山建堰,使本不流經成都的岷江部分改變了方向,并實現了枯水不缺、洪水不淹的奇絕效果。李冰選擇治水的地點,處于岷江上游干流出山口與成都扇狀平原頂端的交界處,可謂岷江“咽喉”。

          這座屹立在岷江上的水利工程,就是都江堰。

          這座伴堰而生的城,因水利工程的灌溉功能在前蜀被設為灌洲,后又被稱作灌縣。1988年,這里更名為都江堰市。

          擠在山水夾角里的古城

          灌縣古城的營建也和水利工程一樣,隨處體現順勢而為、因勢利導的法則。

          灌縣古城位于都江堰向成都平原引水的關鍵方位,維護著都江堰的運行管理。在“水龍頭”上建城,古城的城市格局融合體現了山、水、城、堰交相輝映的特征。

          “山”為玉壘山,是古城的制高點,形成一道阻水屏障;“水”指城南側的岷江內江,是古城天然的護城河;“堰”則為都江堰水利工程,古城發展的基石;“城”正是契合著山水的自然走勢,擠在一山一水的夾角間,呈扇形向平原擴展。

          灌縣古城的選址據險而建,從整體規模來看,古城只有0.72平方公里。

          始建于明代洪武初年的城隍廟建筑群背靠玉壘山。這里的十王殿兩側采用分層筑臺手法營建,共六層,依山勢在地臺上構建飛檐,共同形成了一臺一跌、錯落有序的對稱感。登頂后,近可見十王殿的飛檐重重,遠可望古城街巷。

          古代地方水利管理的職責主要由各級地方長官兼任,但灌縣卻專門設置了“水利府”。它在官員職級上等同于縣署,和縣署一起構成了這座古城的管理機構。

          一座觀瞻水利工程的“主題公園”

          每年7~9月,都江堰的工匠們都要忙著編制竹籠,用于農渠防汛。

          編制竹籠時通過劈、敲、鋪、盤、扎等多道工序,將竹材盤錯編織成長10米的圓柱形長筒。竹籠盛裝石塊大大增加整體重量,并避免石塊被水流沖走,有效降低了江水對河岸的直接沖擊。傳說,這是李冰自戰國時代傳下來的技藝。

          今天的都江堰,也成為一座集科學性、實用性和藝術性于一體,觀瞻水利工程的“主題公園”。在寶瓶口南側的伏龍觀可細品水流之韻,踏上橫跨內外江的安瀾索橋則盡覽水勢之磅礴。

          安瀾索橋東側盡頭是二王廟,它背靠玉壘山,面對岷江,供奉李冰父子塑像。在二王廟祭祀李冰的1500余年里,這里留下了百余處匾額、楹聯、石刻,內容大多與水有關。“遇灣截角”“金堤重鎮”“稻田足水慰農心” “東流不盡秦時水,西望長陪太守祠”,字字句句是人們對李冰的感懷,也像是對后人的囑托,默默傳遞著治水的智慧和永續發展的理念‌。

          “填不滿的松潘,搬不空的灌縣”

          位于內江北岸、緊鄰西街的大興老店,曾是灌縣古城最熱鬧的騾馬店,迄今已傳承了十代。當年到大興老店投宿的馬幫,騾馬每日均在70匹以上,高峰時期一夜間騾馬可達100多匹。

          大興老店客商云集,往來不絕,是因為以西街為起點的松茂古道是連接成都平原和川西高原的主要通道。

          清代之前,都江堰一直位于以中原地區為核心的歷代王朝疆域版圖的西南邊緣要地,是中原地區與西南少數民族地區交流的重要樞紐。松茂古道南起灌縣古城西街,穿過玉壘關,沿岷江河谷,途經汶川縣、茂縣,最終至松潘縣城,主線全長約 350公里,輻射范圍包括今阿壩、若爾蓋、紅原等十余縣。北連甘肅、青海地區,南接成都平原,是古代中國西部的一條經濟、文化大動脈。

          成都平原的茶葉、絲綢、糧食、鹽糖和布匹等貨品從各地匯集到當時的灌縣古城,將貨物經松茂古道運往松潘,并銷往更遠的青海和甘肅等地區;西北地區盛產的馬匹、牦牛、草藥等貨物,亦通過古道運抵古城,再經由成都,銷往長江沿岸,覆蓋全國。故當地有諺語:“堆不滿的松潘,搬不空的灌縣。”

          古時的通商之道帶來了人員遷移流動。如今,每年有來自阿壩、甘孜等地的7萬人次居民從川西高原來到雪山下的城市都江堰,或定居或創業。

          青城山下白素貞

          每天中午,灌縣古城內的華光劇院都會上演川劇《白蛇傳》。

          在川劇《白蛇傳》中,青城山的文化背景常常被提及和展現,小青是男角身份出場,與白娘子斗法失敗后,一諾千金,化為女兒身,與她共同修煉,行走人間。如今,來到都江堰的游客們,也通過打卡青城山下白素貞的故事,感受這座城的別樣浪漫。

          青城山,位于岷江流域。因氣溫適宜,植物茂盛常綠,而得字“青”;屬邛崍山脈分支,山峰環繞如城郭,而得字“城”,故得山名。

          這里是李白“云門掩竹齋”的桃源秘境,是杜甫“自為青城客”的心靈歸宿,留下了陸游“欲睡不忍舍”的眷戀,更留下充滿人間煙火的傳奇。

          山中建筑隨著地形起伏變化,順勢而成,靈活布局,或藏或露,或隱或顯,形成了“千山抱一寺,一寺鎮千山”的寥廓格局。

          位于天師洞的銀杏樹,已有1900歲。來自成都植物園的“古樹醫生”團隊從2018年開始對都江堰地區的古樹進行健康狀況檢測,建立電子健康檔案。

          在都江堰,像這樣的古樹名木多達1844株。中生代白堊紀遺留下來的珍稀古老孑遺樹種水杉、第四紀冰川時期后遺存于中國的中國特有單屬植物珙桐,都在此繁衍生息。

          秦國建堰,澤被三郡;都江堰灌區,穿越龍泉山脈,解渴川中,從漢代灌田70萬余畝到現在灌溉面積約1154.8萬畝。“三遺之城”都江堰市,可見悠悠千古,也見日新月異,可見文脈傳承,也不斷蝶變出彩。

          責編 胡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成都市 成都 四川省 四川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在线观看亚洲国产欧洲 |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色9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久久夜夜高潮 | 日韩欧美涩涩视频在线观看 | 无遮挡国产高潮视频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