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融媒 2025-01-11 19:37:50
近日,記者走進廣元市青川縣石壩鄉三臺村黃連種植基地,看到基地負責人李福兵正組織工人進行黃連管護工作,現場一派繁忙。
石壩鄉作為青川縣傳統的中藥材之鄉,近年來始終堅守綠色發展理念,積極探索“借綠生金”的發展路徑,把發展中藥材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特色產業來抓,大力推進全域中藥材綠色化、標準化、規?;N植,現種植有淫羊藿、黃連、天麻、烏藥等十余種中藥材。
自高處俯瞰可以發現,一塊塊黃連基地星羅棋布,散落在林場空隙之間,“其實叢林之下,另有玄機。”李福兵自豪地介紹,“黃連生長喜冷涼、濕潤、蔭蔽,不能經受強烈的陽光,但又需要弱光,林下種植最需要平衡考慮這方面的因素。”
李福兵是綿陽北川人,家中世代從事黃連種植,2020年,他到石壩鄉考察時,一眼便看中了這里得天獨厚的種植資源。交談中,李福兵告訴記者,黃連是中醫臨床常用中藥之一,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然而近年來,隨著醫藥行業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黃連的需求日益增多,市場上的黃連供不應求。
“這里海拔1600米,種植的黃連病蟲害少,受冰凍、干旱的概率也小了很多,品質好、藥質高。加上我自己又懂種植技術,當年我就在這里流轉了200畝土地。”李福兵介紹,黃連是五年生的藥材,這已經是下種的第四年了,明年就該大豐收了。
李福兵向記者算了一筆賬:黃連管護得好,一畝可以產400斤,按照現在的市場價來算每畝收入可以實現6萬元,總收入在1000萬元以上。“種中藥材的經濟效益確實可觀!” 他感慨道。
因黃連種植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種植、管護、采收等環節勞動力需求量大,周邊群眾都到藥材基地上來打工。
三臺村村民楊順谷今年73歲,自從該基地建立以來,她就在基地里務工,現在已經熟練地掌握了一些種植技巧,一年下來可以領到五六千塊的工資。楊順谷說:“我年齡大了,又沒什么其他技術,出門務工也找不到工作,現在在家門口還能掙到些零用錢,很滿足。”
“基地每年可解決100余人就業,僅務工費每年就要支出30余萬元。”李福兵說,接下來還將繼續擴大種植規模,帶動更多的群眾務工和種植中藥材,拓寬老百姓致富路。
據了解,該鄉按照“示范引領、因地制宜、共同發展”的原則抓規劃建園區擴規模,通過引進公司加培育大戶的形式,全鄉已建立了兩個林下中藥材產業園、1個鄉級特色產業園,并建有 400 平方米的加工廠房。
“目前,石壩鄉共發展中藥材種植戶400余戶,種植中藥材4000余畝,其中黃連種植面積達3000余畝,預計三年以后,全鄉的黃連產值就能突破3億元。”石壩鄉黨委書記宋明修說。
石壩鄉只是青川縣發展中藥材產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縣立足優良的生態和森林資源優勢,通過政府引導、業主帶動,協會牽頭、擴面建園,利益聯結、形成機制的方式,在林地資源豐富的房石鎮、石壩鄉等地規?;l展“黃連、淫羊藿、天麻”+“黃柏、杜仲、厚樸”立體復合種植,形成了“三三+”林下經濟發展模式,奏響了中藥材產業“富民曲”。
近年來,青川縣新建萬畝以上林下中藥材園區1個,新建千畝以上林下中藥材基地15個,累計種植中藥材8.1萬畝,2024年,全縣中藥材年產量1.8萬噸,年產值達13億元,帶動2.9萬余人直接從事林下中藥材種植,助農人均年增收4500元以上,讓中藥材產業真正成為了群眾增收致富的 “金鑰匙” 和鄉村振興的強大動力。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