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2025-01-11 19:38:27
“要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2020年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作出重大部署。5年來,川渝兩省市用改革破題,共繪成渝協同發展新圖景。2024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增長到8.6萬億元。
產業生態共生共贏
西部(重慶)科學城鳳棲湖畔的金鳳實驗室內,病理大數據中心的數據實時更新,反映著實驗室緊張而忙碌的科研節奏。
2024年11月25日,以腦疾病、惡性腫瘤和呼吸系統傳染病等“重大疾病的下一代診斷”為核心任務的金鳳實驗室,與聚焦生物芯片、醫學影像、生物材料等細分賽道的天府錦城實驗室(未來醫學城)簽署合作協議。成渝醫學領域的兩位“種子選手”在先進醫療技術、創新醫療器械等領域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科技創新“一體化”推進不僅體現在醫學領域。經過5年建設,川渝國家重點實驗室數量已超30家,錦屏深地實驗室、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三號”等一大批大科學裝置持續產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成果。
聚焦創新協作,川渝兩地在政策支持、資源共享、人才交流等方面不斷走深走實,一大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不斷壯大。兩地共同建設的高水平汽車研發、制造基地,匯聚整車及零部件企業已超1600家。
共生共贏的產業生態讓協同發展態勢更加明顯。5年來,川渝兩省市年度共建重點項目從2020年的31個增至2024年的300個,項目總投資從5836億元增至3.55萬億元。川渝兩省市已形成電子信息、裝備制造、先進材料、特色消費品四大萬億元級產業集群。
基礎設施內聯外暢
在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無水港2024年跨區域業務聯動中,四川貢獻了近3.5萬TEU(標準集裝箱)。2022年,四川加入西部陸海新通道跨區域綜合運營平臺,2022年至2024年,四川經重慶集合集結貨值總量從23.5億元漲至49.36億元,漲幅超110%。
5年來,西部陸海新通道通達126個國家和地區的548個港口。中歐班列(成渝)自2021年統一品牌以來,累計開行量已突破3.6萬列。“2024年,中歐班列(成渝)年度開行量超5700列。”成都國際鐵路班列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偉琨說。
基礎設施內聯外暢是開發開放的前提。2024年前三季度,重慶、成都國際航空樞紐旅客吞吐量突破1.24億人次。2020年12月24日,成渝間實現高鐵公交化運營,4年來,成渝高鐵日均開行動車組數量從87.5對增加到102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1.5萬公里。
雙城生活更加便利
5年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公共服務一體化水平明顯提高。2024年10月23日起,川渝兩省市社保部門全面啟動跨省社銀合作試點。兩地居民在兩地工商銀行所有網點的智能柜臺上,均可無差別、免費辦理參保登記申請等20項社保高頻服務事項。
高品質的雙城生活“幸福圈”不斷擴圍。2024年12月3日,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2024年第4億名旅客何平登上成渝高鐵G8613次列車,他住在成都,工作在重慶,2024年已往返成渝間超80次。自2020年底實現公交化運營以來,成渝高鐵開行頻次由最初的每20分鐘開出一列縮短至平均每5分鐘至10分鐘開出一列。
隨著民生保障的“一體化”實施,川渝兩省市居民生活緊密度越來越高。5年來,“川渝通辦”事項日均辦理超2萬件次,161項醫檢互認覆蓋川渝兩地935家公立醫院,兩地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