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1-21 22:40:38
◎2025開年,房企化債提速。融創境內債重組成功,成行業首家,方案極具創新性,僅用50余天,預計削降超50%債務,5年無兌付壓力。融創還在尋求境外債綜合解決方案。同時,融創將“保交房”作首要任務,2024年交付17萬套,近三年累計交付超66.8萬套。此外,融創大量優質資產在手,經營業績穩健恢復值得期待,此次境內債重組或成其回歸健康發展軌道的關鍵契機。
每經記者 陳利 每經編輯 魏文藝
進入2025年以來,房企化債工作進一步提速,包括融創中國、龍光集團和碧桂園等在內的10余家房企相繼公布了債務重組的最新進展。
1月21日晚間,融創中國(HK01918,股價1.660港元,市值154.48億港元)公告稱,融創房地產十筆債券的重組方案已全部經相關債券持有人會議審議通過。這也意味著,融創中國總規模達154億元的境內債重組整體宣告成功。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本輪境內債券重組中,融創中國率先啟用了市場化化債思路,從方案公布到重組完成僅用了50余天。其化債方案極具創新性,旨在通過減輕債務負擔、恢復資本結構和公司正常的生產經營,最大化保護債權人的長期利益,充分促進了多方共贏。
具體來看,融創中國的債務重組方案組合了現金要約收購、股票及/或股票經濟收益權兌付、以資抵債、留債展期四種選項,且無任何強制選項,為債權人提供了多元化收益及退出機制。
據相關知情人士透露,考慮到目前市場情況并未達到此前預期,融創中國近期正在尋求更全面的境外債綜合解決方案。隨著境內境外化債工作的持續推進,融創中國將甩開包袱輕裝上陣,從整體上優化公司資本結構,增強抗風險能力,為后續恢復生產經營奠定有利條件。此次境內債券重組完成,預計可削降超過50%的境內公司債務,留債部分最長展期達9.5年,且5年內不再有兌付壓力。
一位市場分析人士指出:“在這么多家房企的債務重組進展中,融創的進展是最吸引市場關注的,它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完成境內債重組的房企,立足在讓企業主體真正恢復,同時又最大程度照顧到各方利益,方案新穎、用時很短,對行業推進債務重組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在該分析人士看來,融創中國每次債務重組方案都有創新性,能有效降債,對債權人也更有誠意。對比來看,靠后推出重組方案的房企會趨向于更大力度的降杠桿,因此重組方案相較融創中國往往更為嚴苛。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債務化解積極影響的不斷積累,融創中國在多個經營層面都呈現出加速穩定、質量和效益向好的趨勢。
據融創官微,2024年融創中國將“保交房”作為經營首要任務,全年在全國實現交付17萬套房屋,近三年累計交付已超66.8萬套房屋,連續兩年總交付量進入行業前三。
就在本月12日,融創中國開發的上海壹號院二批次開盤,當日實現去化率超96%,銷售額達66億元。據每經記者了解,僅該項目2025年預計還將陸續推出200余套高層和總價過億元的風貌合院產品,總貨值近200億元。
截至2024年年中,融創中國未售土儲貨值約1.23萬億元,其中一二線城市占比近七成。此次境內債務重組的順利完成,或將成為融創中國經營整體轉好、回歸健康發展軌道的關鍵契機。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明雙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