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07 17:09:40
2月5日,春節假期復工第一天,多家車企加碼價格戰。特斯拉Model 3推出限時保險補貼8000元、5年0息政策及特享充電權益;小鵬汽車宣布“五年0利息0首付”購車政策;廣汽豐田推出“一價到底”和“一保到底”購車福利。此外,還有數十個品牌推出“0息”購車方案或采用一口價等直接降價方式促銷。有觀點認為,這波優惠舉措拉開了2025年行業格局重塑的序幕,對消費者是絕佳購車時機,對行業則意味著淘汰賽將進一步加速。同時,價格戰沖擊行業利潤,未來3至5年“智能化”競爭將成為決定勝負的核心因素。
每經記者 劉曦 每經編輯 孫磊
春節假期復工第一天,多家車企就“加碼”了價格戰。
2月5日,特斯拉針對Model 3推出限時保險補貼8000元、5年0息政策及特享充電權益,保險補貼首次覆蓋Model 3全系車型。同日,小鵬汽車宣布“五年0利息0首付”購車政策,至高貼息57000元,覆蓋小鵬X9、G9、P7i和G6等車型。此前,蔚來已于2月2日開啟5年0息政策。
傳統車企方面,廣汽豐田推出“一價到底”和“一保到底”購車福利,涵蓋威蘭達和鋒蘭達兩款車型的“一口價”官降及“三大核心部件終身質保”權益。其中,“一口價”降幅最高達4.4萬元,威蘭達全系一口價12.98萬元起,鋒蘭達全系一口價8.98萬元起。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發現,截至目前,包括特斯拉、理想、蔚來在內的多個汽車品牌均已參與到又一輪的價格戰中,推出多樣化優惠策略,如保險補貼、零息金融方案、一口價直降等,旨在吸引對價格敏感且對一次性大額支出猶豫的購車者。
新一輪價格戰“開打”,免息、“一口價”成首選
作為參與價格戰的首批車企之一,特斯拉此次針對Model 3的優惠活動力度空前。
具體來看,此次優惠不僅覆蓋了Model 3的后驅版和四驅版,還首次將保險補貼擴展到高性能版,補貼金額達8000元,同時搭配5年0息貸款政策。據特斯拉銷售人員介紹,以Model 3長續航全輪驅動版為例,綜合保險補貼和0息貸款政策,最高可節省約3.2萬元。
據了解,去年4月,特斯拉就針對旗下Model 3、Model Y兩款車型推出3年0息金融方案。如果算上2025年2月,此活動已經連續延長了10個月。這一政策的持續延期,也反映出特斯拉銷量承壓的現狀。
一方面,經典款Model Y已接近售罄,而煥新版Model Y預計最快要到3月中旬才能交付。在交付前的這段時間,特斯拉需要通過促銷Model 3來維持市場熱度。另一方面,Model 3在國內市場的銷量近期有所下滑。懂車帝數據顯示,2024年12月小米SU7銷量為2.6萬輛,而Model 3為2.1萬輛,兩者相差近5000輛。
除了特斯拉,目前已有數十個品牌推出了“0息”購車方案。例如,吉利銀河E5推出最高價值1.5萬元的新春大禮包,包含保險、保養、貼膜及煥新等多項福利,同時可疊加24期0息,總體優惠接近2萬元。理想汽車則繼續提供全系車型3年免息、5年低息的方案。
與此同時,也有部分車企采用一口價或限時優惠等直接降價的方式促銷。例如,上汽智己L6推出限時限量優惠,起售價從20.49萬元降至18.99萬起;東風嵐圖知音提供現金直降1.8萬元,17.89萬元起售,并包含終身免費三電質保的政策;上汽大眾途岳新銳一口價7.99萬元起,帕薩特Pro一口價18.99萬元起;一汽-大眾邁騰眾享版一口價14.98萬元。
有觀點認為,蛇年開工首日的這波車企優惠舉措,既是2024年市場競爭的延續,也拉開了2025年行業格局重塑的序幕。對消費者而言,是絕佳的購車時機;對行業而言,則意味著市場競爭的淘汰賽將進一步加速。
價格戰沖擊行業利潤,車企轉向智能化競爭
事實上,在2024年,車企便紛紛通過推出免息貸款、零首付等金融政策來降低消費者購車門檻,優化購車體驗。這背后是全國乘用車市場價格戰的持續加劇。
根據乘聯分會數據,2024年全年降價車型達227款,大幅超過2023年全年的148款和2022年的95款。在降價幅度方面,新能源車新車降價車型的平均降價力度為1.8萬元,降價幅度達9.2%;常規燃油車新車降價車型的平均降價力度為1.3萬元,降價幅度為6.8%;總體乘用車市場新車降價車型的平均降價力度為1.6萬元,降價幅度為8.3%。
此起彼伏的價格戰,也引發了行業關注。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2023年,中國汽車行業銷售利潤率為5%,到2024年下滑到4.3%,12月僅有4.1%。國家統計數據也顯示,2024年我國汽車行業利潤率為4.3%,相對于下游工業企業利潤率6%的平均水平,汽車行業仍偏低。
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的持續發展,業內普遍認為未來3至5年將是淘汰賽的關鍵階段。在這一時期,“智能化”競爭將成為決定勝負的核心因素。近日,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在2024年開年內部信中也表示,缺乏智能化能力、研發實力和市場競爭力的車企,將逐漸失去發展機會。
從各大車企的智駕規劃來看,2025年車企競賽的重點已經駛向智駕賽道。例如,奇瑞計劃2025年搭載高階智駕的數款車型量產上市;長城則計劃在2025年實現高階自動駕駛前裝滲透率達到40%以上。另外,比亞迪將于2月10日召開智能化戰略發布會,推出“天神之眼”高階智駕系統,并計劃將智駕技術下放至更多入門級車型,包括海鷗、新款秦PLUS、新款元PLUS等。
在車企價格戰與智能化雙線齊發的背景下,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資深首席專家、中國汽車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總工程師吳松泉認為,2025年市場競爭將出現兩極分化的局面:頭部企業市場份額穩定后,將從單純的價格競爭轉向“技術戰”和“品牌戰”,追求產品力和價格的雙驅動增長;而尾部企業則會繼續以低價策略換取市場份額,維持企業存續,產品價格可能進一步下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