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11 07:36:10
每經AI快訊,中國銀河02月10日發布研報,給予公用環保行業推薦評級。
美國退出《巴黎協定》造成全球氣候治理的四大赤字。《巴黎協定》于2015年達成,是全球氣候治理領域的關鍵協議,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與國際影響力。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之一,全球碳排放第二大國,在《巴黎協定》框架下承擔著重要責任與義務,然而,特朗普政府于2017年首次宣布退出《巴黎協定》,后拜登政府于2021年重新加入協定,近期特朗普上臺后再次簽署退出行政命令。我們認為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對全球氣候治理及相關領域造成了全方位沖擊, 具體表現在四個方面,即國際氣候治理受阻、氣候資金缺口擴大、能源市場加劇分化、產業轉型壓力加劇。
中國在綠色轉型方面堅定前行,全球領導力有望強化。中國承諾 2030 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基本確立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2024 年以來,綠色轉型政策體系初步成型,通過"十四五"規劃、碳達峰行動方案等,系統推進綠色轉型。中國在全球氣候治理中彰顯領導力,有望填補美國退出后的領導力空白,具體表現在:1)與歐盟等主要經濟體合作,推動建立對話機制,形成綠色聯盟;2)中國與發展中國家共建綠色合作機制;3)積極推動全球綠色技術共享,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綠色技術支持;4)在國際標準制定方面,企業氣候信息披露逐步與國際接軌,并積極參與碳足跡國際綠色標準制定。
泛能源行業是碳排放主要來源,新能源發電舉起能源轉型大旗。2021年,我國能源行業、電力/熱力行業的碳排放量占全部碳排放量的47%、26%。基于此,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進程中,泛能源行業脫碳成為重要抓手。得益于上網電價補貼政策和設備制造產業鏈的日漸成熟,我國新能源發電行業實現后來居上,于 2020年前后趕超歐美領跑全球。目前,新能源已成為我國發電新增裝機主力,2024 年新增裝機 357GW,同比增長 22%,占同期全部新增裝機的 83%。截至 2024年末,國內新能源累計裝機1407GW,占同期累計裝機的42%。展望未來,短期來看,預計2025年我國新能源新增裝機將超過 300GW;長期來看,2030年末新能源累計裝機將超過 28 億千瓦,較2024 年末實現翻倍增長。在量增邏輯確定的基礎上,目前消納和電價問題對我國新能源發電行業的高質量發展產生一定擾動。但我們認為,2024 年以來利好因素呈現不斷累積趨勢,行業拐點漸行漸近,具體表現在:1)針對消納壓力,電網建設提速,容量電價、輔助服務政策的持續出臺有助于提升電力系統在空間和時間上的靈活性,增強對新能源發電的接納能力;2)針對電價壓力,一方面, 政府授權合約機制未來有望在更多的省份推廣,帶來穩電價預期;另一方面,碳市場擴容、碳配額收緊,疊加綠電消納責任權重向重點用能單位分解有望激發終端用戶綠電消費積極性,未來綠電環境溢價有望持續走闊,部分對沖電價下行壓力。
節能環保產業快速發展,產值仍有提升空間。過去十多年來,我國持續對環境污染治理進行投資,2023年投資規模為8723億元,其中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建設項目竣工驗收環保投資占據大頭,2023年分別為 5668、2693億元,占比 65%、31%;剩余為老工業污染源治理投資。展望未來,受美麗中國建設和雙碳目標驅動,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產值仍有提升空間, 預計到 2030年將達到 15 萬億元左右,2023-2030 年復合增速約為 7%,我們預計環保行業的主要受益方向包括火電、鋼鐵、石化、化工等傳統產業綠色低碳轉型衍生出的排放監測設備/系統需求(含碳監測),以及環境污染治理、資源回收再利用、合同能源/節水管理、環衛等服務需求。
投資建議:國內新能源裝機增長空間廣闊,且當前面臨的消納、電價問題隨著政策頻繁出臺有望迎來邊際改善,看好綠電企業左側布局機會。建議關注三峽能源、龍源電力、中綠電等。此外,新能源的長期發展有賴于電力系統調節能力的不斷增強,傳統火電機組的可靠性價值、靈活性價值在未來有望得到充分定價,看好火電企業收益結構、估值重塑機遇。建議關注華能國際、皖能電力、浙能電力、申能股份等。
風險提示:全社會用電需求不及預期的風險,風、光等自然資源條件不及預期的風險,政策推進不及預期的風險等。
每經頭條(nbdtoutiao)——短短幾天,美國海關堆滿包裹,特朗普又變卦了!有中國賣家稱:要加稅就漲價,讓美國消費者負擔
(記者 王曉波)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