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12 13:17:28
每經編輯 金冥羽
當地時間2月11日,為期兩天的人工智能行動峰會在法國閉幕。
包括中國、法國和印度在內的數十個國家在峰會結束之際共同發布《關于發展包容、可持續的人工智能造福人類與地球的聲明》。
據法國BFM電視臺報道,美國未簽署相關聲明。美國副總統萬斯(JD Vance)在峰會演講中表明了美國的立場,他警告歐洲不要對人工智能進行“過度監管”,并稱這“可能會扼殺蓬勃發展的行業”。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峰會上,法國總統馬克龍承諾制定一項人工智能“戰略”——法國AI的私人投資將達到1090億歐元,目標是加快法國專用于人工智能技術的基礎設施建設。法國總統馬克龍宣稱:“我們不應該害怕創新。”
“法國會禁用中國的AI模型嗎?”有媒體記者在峰會專訪中向馬克龍提問。
“我們不會因為某個技術來自特定國家和地區就去禁用它,這很荒謬,我們不會采用美國的做法。”馬克龍回應道,“但是,對于那些歐洲以外的技術,如果它會影響歐洲國家的主權安全,我們會謹慎對待。我們會關注非歐洲的技術、公司在歐洲關鍵領域的應用,比如通訊行業等。”
“DeepSeek的出現對我們來說是好消息,我希望下一代這樣的模型會出現在歐洲。”馬克龍說道。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據新華社,歐洲多家媒體近日發表文章說,中國人工智能企業深度求索(DeepSeek)發布最新開源模型DeepSeek-R1表明,DeepSeek的經驗為歐洲以有限算力和較低成本研發先進的人工智能模型提供了一條可借鑒之路。
瑞士《新蘇黎世報》刊發題為《DeepSeek作為轉折點:中國AI或許恰好能給歐洲帶來關鍵優勢》的文章說,長期以來,歐洲自認在人工智能競賽中毫無勝算,因為歐洲無法像美國科技巨頭那樣籌集到巨額資金以建立強大算力。但歐洲和瑞士擁有在人工智能熱潮中真正發揮作用所需的最重要資源:智力、訓練有素的人才。DeepSeek模型表明,即使資金和計算能力有限,也能開發出優秀的人工智能模型,這為歐洲研究人員開辟了一條道路。
德國《世界報》以《這場AI地震始料未及——DeepSeek為何能改變一切》為題報道說,DeepSeek成功打破了人工智能行業此前的一種模式:如果想參與人工智能競賽,就必須預先投入數十億美元建設數據中心。美國企業試圖用巨額投資構筑“護城河”,但與傳統行業不同,人工智能領域的先發優勢并不絕對。
德國《經濟周刊》發表文章指出,美國的科技制裁是一條錯誤的道路。DeepSeek的程序員沒有頂級芯片,但他們用創造力彌補了這一劣勢。
英國《衛報》網站刊文說,DeepSeek-R1可以免費使用,并且是開源的。低成本與開放性的強強聯合可能有助于普及人工智能技術,讓其他國家(尤其是美國以外)的開發者能夠入局。
德國《南德意志報》的評論文章認為,在人工智能領域,DeepSeek找到了一種更高效構建人工智能模型的方法,節省了資金和能源。
編輯|金冥羽 蓋源源
校對|陳柯名
封面圖片:視覺中國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新華網、中國新聞網、第一財經、21世紀經濟報道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