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12 22:34:31
2月12日晚間,融捷股份發布公告稱,收到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的《股東質詢建議函》,針對公司擬為控股子公司東莞德瑞提供2025年度財務資助額度提出三大問題:其他股東未同比例提供資助的原因、東莞德瑞的償債能力及資助利率合理性。融捷股份解釋,公司有能力單方面提供資助,這有助于提高決策和經營效率。
每經記者 黃海 每經編輯 魏官紅
控股子公司其他股東為何未同比例提供資助?
財務資助對象是否具有償債能力?
財務資助利率是否合理?
2月12日晚間,融捷股份(002192.SZ,股價32.89元,市值85.4億元)公告稱,公司于近日收到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投服中心”)的《股東質詢建議函》。函件中,投服中心對公司擬為控股子公司東莞市德瑞精密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莞德瑞”)提供2025年度財務資助額度一連提出三大問題。
針對東莞德瑞其他股東為何未同比例提供資助,融捷股份回應稱,主要因東莞德瑞系公司控股子公司,其日常經營決策由公司獨立負責,其他股東未參與東莞德瑞的日常經營決策。公司有能力提供資助,且單方面提供財務資助有利于東莞德瑞提高效率等。
至于東莞德瑞償債能力以及財務資助利率等問題,融捷股份回應稱,東莞德瑞具備較強的償還財務資助款項的履約能力;資助利率的確定不存在損害公司利益的情形。
公開資料顯示,東莞德瑞為融捷股份的控股子公司,東莞德瑞其他股東為融捷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2.5%,以下簡稱融捷集團)和廣州德瑞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股比例12.5%,以下簡稱廣州德瑞),其中融捷集團也是融捷股份的控股股東,廣州德瑞為融捷股份實際控制人呂向陽控制的企業,均為公司關聯方。
據相應規定,上市公司對控股子公司、參股公司提供財務資助的,該公司的其他股東原則上應當按出資比例提供同等條件的財務資助。如其他股東未能以同等條件或者出資比例向該公司提供財務資助的,應當說明原因以及上市公司利益未受到損害的理由,上市公司是否已要求上述其他股東提供相應擔保。
基于此,融捷股份被要求進一步解釋東莞德瑞其他股東不提供同比例資助的原因。
融捷股份回應稱,東莞德瑞為公司控股子公司,其日常經營決策由公司獨立負責,其他股東未參與東莞德瑞的日常經營決策。公司對東莞德瑞生產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有充分的控制權和監督權,能夠確保資助資金用于指定用途并及時回收財務資助資金。
此外,融捷股份表示,公司近幾年持續盈利,積累了較多的自有資金,公司有能力單方面對控股子公司提供財務資助。“公司會根據東莞德瑞的需求分批多次向其提供財務資助,公司單方面對其提供財務資助更便利于東莞德瑞快速獲得資金,從而提高決策效率和經營效率,有助于實現母子公司之間的資金協同,有利于公司主營業務發展,符合公司戰略定位。”
投服中心同樣關注東莞德瑞自身的經營情況以及償債能力。
公開資料顯示,東莞德瑞2023年凈利潤為-3056萬元,2024年半年度凈利潤為-1865萬元,均為虧損,根據公開數據未見明顯扭虧跡象。截至2024年6月30日,東莞德瑞凈資產為1.28億元,無法覆蓋本次財務資助額度1.5億元。
對此,融捷股份解釋稱,從經營情況看,最近兩年因受到國內動力電池企業投資擴產規模收縮,行業產能短期供求錯配等市場因素影響,東莞德瑞主營業務的訂單量以及發貨金額同比減少,導致營業收入與凈利潤有所下降,同時因為鋰電池設備是專用設備,其從獲取訂單、設備生產、安裝、調試以及到驗收的周期時間很長,使得東莞德瑞的現金流受到較大影響。
據融捷股份預估,鋰電池設備有望迎來海外動力鋰電池、國內儲能鋰電池領域新增需求的窗口期,未來鋰電池設備行業仍有較樂觀的行業空間。
“東莞德瑞2024年度已經減少虧損。另外,東莞德瑞現金流情況也得到了持續改善,但因行業特性設備企業分階段收款導致應收賬款回收周期較長,為支持東莞德瑞大力拓展業務,公司通過財務資助方式滿足其臨時或短期資金需求。”融捷股份補充稱。
資產質量方面,據融捷股份披露,東莞德瑞2024年6月末的總資產金額為3.14億元,其中流動資產金額為2.78億元,應收賬款金額為2.34億元,應收賬款金額占總資產的比例為74.52%。
從應收賬款對象來看,東莞德瑞的應收賬款主要單位為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合并范圍內的子公司(統稱“比亞迪”)。2024年6月末,東莞德瑞的應收賬款余額為2.34億元,其中對比亞迪的應收賬款為2億元,占比85.47%。
據了解,2024年上半年東莞德瑞收回應收賬款0.75億元,全年收回應收賬款2.27億元。
結合多方面因素,融捷股份表示,東莞德瑞具備較強的償還財務資助款項的履約能力。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46803674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