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13 12:08:05
每經編輯 陳柯名
2月13日,市場早盤震蕩調整,三大指數小幅下跌。滬深兩市半日成交額1.17萬億,較上個交易日放量1488億。截至收盤,滬指跌0.12%,深成指跌0.47%,創業板指跌0.3%。
盤面上個股跌多漲少。從板塊來看,白酒、豬肉等防御類板塊展開反彈,正虹科技漲停。影視股再度大漲,光線傳媒續創歷史新高。AI應用股表現活躍,傳媒等方向領漲,福石控股漲停。下跌方面,機器人概念股展開調整,兆威機電等多股跌超5%。板塊方面,影視、白酒、豬肉、Sora概念等板塊漲幅居前,電機、AI眼鏡、機器人、半導體等板塊跌幅居前。
機器人概念股集體下挫 ,兆威機電跌超8%,臥龍電驅、雙飛集團、禾川科技、長盛軸承、柯力傳感、拓斯達等多股跌超5%。
光線傳媒漲超18%,節后7個交易日漲超190%,總市值突破800億元,續創歷史新高。博納影業漲超10%,華策影視、唐德影視、橫店影視、中國電影等沖高。消息面上,據網絡平臺數據,截至目前,《哪吒之魔童鬧海》總票房(含預售及海外票房)超越《死侍與金剛狼》,進入全球影史票房榜前20名,成為首部進入全球票房榜前20的亞洲電影。
中信證券研報認為,醫療垂類大模型憑借更強的理解、生成、多模態能力,從提質、增效兩條路徑拓展了更復雜情境下的AI+醫療市場空間。海外企業商業化進展迅速,已在B端市場取得穩定收入并積極布局C端產品。經測算,2025—2029年國內大模型智能診療產品B端、G端累計市場空間近200億元,C端年理論市場空間超700億元。擁有底層模型、數據壁壘以及產品客戶積累的企業有望率先受益。圍繞兩條主線挖掘AI+醫療受益標的:1)從技術壁壘角度,挖掘具備模型能力、稀缺數據競爭壁壘的企業。2)從商業化落地角度,挖掘B端客戶基礎扎實,在電子病歷臨床決策、電子病歷、語音識別等領域和場景有成熟產品的企業。
(聲明:文章內容和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編輯|陳柯名 蓋源源
校對|段煉
封面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文無關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市場公開消息、財聯社、證券時報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