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17 14:27:29
每經編輯 陳楠
在全球積極推動能源轉型,大力倡導綠色發展的時代浪潮中,浙江晨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晨豐科技”)以其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果敢的戰略決策,精準布局電力行業,在綠色節能領域踏出堅實且深刻的發展軌跡。
晨豐科技在電力行業的布局廣泛且深入,增量配電網運營是其重要業務板塊之一。在增量配電網運營方面,公司精心打造“發配售一體化”的創新業務模式,將發電、配電及售電環節緊密整合。公司積極參與增量配電業務改革項目,深度布局多個區域。例如,公司運營的“奈曼旗工業園區增量配電試點項目”已于2021年4月取得電力業務許可證(供電類),2022年9月投入運營,是內蒙古東部地區首個供電運營的增量配電網項目。“赤峰高新區東山產業園區增量配電試點項目”及“通遼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增量配電業務試點項目”均已取得電力業務許可證(供電類)并開工建設。公司通過在增量配電網內直接接入新能源項目,能夠快速、有效、大幅降低企業用電價格,同時提高企業綠色用電量占比,提升配電網內企業市場競爭力,實現園區綠色、低碳發展。
在風力電站和光伏電站開發運營方面,公司充分利用內蒙古地區豐富的風能和太陽能資源,大力發展新能源發電項目。公司建成投運的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為121.41兆瓦(其中風電裝機容量為117兆瓦);公司擁有在建及擬建風電機組裝機容量為247.85兆瓦、光伏機組裝機容量為498.75兆瓦;已取得項目建設指標尚未完成項目核準備案的風電機組裝機容量為125.50兆瓦。這些項目的順利推進,不僅為公司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更在推動清潔能源的廣泛應用、優化能源結構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電力行業,晨豐科技擁有諸多核心優勢。例如,公司新能源電站所處的內蒙古地區,擁有豐富的風能和太陽能資源,這使得公司在發電成本上具有明顯優勢,發電效率更高,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公司創新的就近消納、降本增效的良性循環模式,將發電側與用電側緊密相連,不僅大幅降低了企業用電成本,還顯著提升了園區的綠色發展水平,構建起電源側、配網側、用戶側相互協同的良性循環綠電應用新生態。增量配電網業務“發配售一體化”模式成熟且可復制性強,能夠快速在不同地區進行推廣應用,為公司業務的全國性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憑借這一模式,公司可以迅速在新的區域建立起高效的能源供應體系,滿足當地企業和居民的用電需求。為公司業務在全國范圍內的拓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晨豐科技打造的綠色能源新生態,核心在于實現電源側、配網側、用戶側的相互協同。在電源側,公司通過不斷加大風力發電和光伏發電項目的開發力度,提高清潔能源的供應能力。在內蒙古地區,公司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風能和太陽能資源,建設了多個風力電站和光伏電站,實現了清潔能源的大規模生產。在配網側,公司積極推進增量配電網的建設和運營,優化電網布局,提高電網的智能化水平和供電可靠性。通過將新能源場站接入增量配電網,實現了電力的高效配送和就地消納,降低了輸電損耗。在用戶側,公司通過提供優質的供電服務和綜合能源解決方案,滿足了不同用戶的用電需求,同時積極推動用戶側的節能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通過這種相互協同的模式,晨豐科技實現了新能源的就近消納,降低了企業用電成本,提高了企業綠色用電量占比,提升了配電網內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為地方政府招商引資提供了有力支撐,吸引了眾多“電價敏感型、綠電偏好型、出口依賴型”企業落地投資,形成了新增用電負荷,進一步刺激了新能源發電側加大裝機規模,從而構建起了一個良性循環的綠電應用新生態。
展望未來,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持續推進,新能源發電市場需求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的趨勢,晨豐科技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晨豐科技將緊緊抓住這一歷史機遇,持續加大在新能源發電領域的投資和建設力度,不斷創新進取,為推動電力行業的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多的智慧與力量。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