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19 07:49:46
每經記者 宋欣悅 每經編輯 高涵
|2025年2月19日星期三|
NO.1 梁文鋒帶實習生發論文!DeepSeek降本新招來了
2月18日,DeepSeek在海外社交平臺發布了一篇純技術論文報告,論文主要關于原生稀疏注意力(NSA)。據介紹,NSA專為長文本訓練與推理設計,能利用動態分層稀疏策略等方法,顯著優化傳統AI模型在訓練和推理過程中的表現,特別是提升長上下文的推理能力,在保證性能的同時提升推理速度,并有效降低預訓練成本。在論文署名中,DeepSeek創始人兼CEO梁文鋒也作為共創在列。而第一作者袁景陽是在DeepSeek實習期間完成的這項研究。
點評:DeepSeek新論文發布,梁文鋒共創,揭示原生稀疏注意力技術,旨在優化AI模型訓練與推理,提升長文本處理能力。此進展或增強市場對AI領域公司的信心,預示技術革新將推動行業向前。相關企業股價穩定性與成長性有望得到正面審視,而AI板塊的整體吸引力料將因此增強,對股市整體的技術創新氛圍產生積極影響。
NO.2 Meta宣布將召開首屆AI開發者大會
當地時間2月18日,Meta宣布將在今年4月29日舉行首屆LlamaCon——專門面向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開發者大會。大會的名字源于Meta的開源AI模型Llama系列。公司宣布,在4月底的大會上將分享開源AI發展的最新動態,來幫助開發者構建“令人驚嘆的應用和產品”。目前,Meta尚未公布LlamaCon的具體議程、演講嘉賓以及可能展示的產品和技術細節。在接下來的幾周里,公司也將公布更多與LlamaCon有關的信息。
點評:Meta首屆AI開發者大會LlamaCon即將召開,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此舉可能提升市場對Meta在AI領域領導力的認可。相關技術分享有望激發創新應用開發,對AI板塊產生積極效應。整體而言,此事件或增強投資者對高科技股的關注度,為股市注入技術創新動力,有利于提升市場對前沿技術企業的整體評價。
NO.3 OpenAI前高管聯手創立新AI公司,瞄準“人機協作”
2月19日,據外媒報道,OpenAI前首席技術官Mira Murati宣布成立一家名為Thinking Machines Lab的創業公司,旨在構建支持“人機協作”的AI模型和產品。除擔任新公司創始人兼CEO的Mira Murati外,公司還匯聚了多位OpenAI前高管,包括新公司首席科學家、OpenAI聯合創始人John Schulman,新公司首席技術官、OpenAI前研究副總裁Barret Zoph,新公司安全負責人、OpenAI前安全副總裁Lilian Weng。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公開的近30名員工中,有超過12人曾在OpenAI工作。
點評:OpenAI前高管聯手創辦Thinking Machines Lab,專注人機協作AI領域,此消息可能增強市場對AI行業創新潛力的信心。新公司集結行業精英,預示AI板塊將迎來新的競爭格局。此舉或提升投資者對AI企業長期價值的評估,對整個股市的技術創新氛圍產生積極推動,特別是在人機協作這一前沿領域的探索可能激發更多行業應用和投資機會。
NO.4 Silver Lake Management就收購英特爾子公司Altera的多數股權進行談判
當地時間2月18日,據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私募股權投資公司Silver Lake Management正在就收購英特爾子公司——可編程邏輯器件(PLD)生產商Altera的多數股權進行獨家談判。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已接近達成協議,但具體交易規模尚未確定。去年9月英特爾CEO基辛格表示,公司領導層認為Altera是英特爾未來的核心部分。不過此后英特爾就透露考慮出售部分Altera的股份,作為公司“自救”的部分計劃。
點評:Silver Lake Management或即將收購Altera的多數股權,標志著半導體行業資本運作的新動向。此交易若完成,將影響英特爾業務布局,可能增強市場對其戰略調整的信心。對PLD行業而言,此舉或引發市場對行業競爭格局的重新評估。整體來看,此事件可能提升股市對高科技領域并購活動的關注度,為市場帶來新的活力和投資機會。
NO.5 OpenAI謀劃開源,CEO在線征集方案
2月18日,OpenAI首席執行官薩姆·奧爾特曼在X平臺發文稱:“對于我們的下一個開源項目,我們應當選擇開發一個雖然體積小但仍然需要借助GPU運行的o3 mini層級模型,還是應當致力于開發一個尺寸適合手機且表現最佳的模型呢?”奧爾特曼還發起了投票,目前端側模型的投票率大幅領先。奧爾特曼曾在本月初公開承認OpenAI在開源AI軟件方面“一直站在歷史的錯誤一邊”。
點評:OpenAI CEO薩姆·奧爾特曼征詢開源項目方向,顯示公司對社區意見的重視。此舉可能增強市場對OpenAI技術創新的期待,對AI行業板塊產生正面影響。若選擇端側模型,或將推動移動端AI應用的發展,影響相關硬件和軟件公司的市場定位。總體而言,此動態可能提升股市對AI領域創新潛力的認識,為整體市場情緒帶來積極影響。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