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21 00:36:25
每經記者 陳榮浩 每經編輯 陳柯名 陳夢妤
2025年,土地收儲迎來明顯加速。
2月18日,北京發行了一批地方政府債券,其中包括462.9億元新增專項債券,募集資金主要用于棚戶區改造、城中村改造、土地儲備、園區基礎設施、環境整治、新型基礎設施等領域。
而以廣東為代表的部分省份是推進專項債收回收購存量閑置土地工作的“主力軍”,春節過后,廣東省內至少15城先后發布有關公示。
“收儲會是2025年土地市場的一大看點,主要是目前土地庫存規模較大,很多多年前出讓的地塊,由于規劃條件不適應新形勢,或地價下跌,或開發商沒有開發能力,土地庫存大導致地價穩定的壓力大,不利于開發商資金鏈好轉和房企風險防范,也不利于保交付。此外,土地去庫存,從源頭上降低庫存,有利于促進市場止跌回穩。”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北京率先重啟百億規模土儲專項債
市場對土儲專項債的關注度持續升溫。
2月18日,北京率先重啟土儲專項債發行,募資投向土儲項目規模超百億元。
企業預警通數據顯示,這批專項債中,用于土地儲備的資金規模為116.87億元,主要將用于舊宮鎮綠隔地區環境整治土地一級開發項目、房山區良鄉大學城拓展東區土地一級開發項目等25個項目。
來源:北京市專項債信息披露文件
而廣東2025年開年就有多個城市集中收儲。據中指研究院數據,截至2月11日,廣州、佛山、惠州等15座城市發布土地收儲公告,范圍之廣、力度之大,為全國其他省份樹立了榜樣。
廣東土地收儲工作的推進,也給市場帶來了不少期待。
每經記者注意到,此次收儲的土地類型主要以房地產強關聯地塊為主,住宅用地和商辦用地合計占比近九成。從出讓時間看,80%的擬收儲存量地塊是在2020—2024年間出讓的。
而在收儲對象上,雖然以國央企地塊為主,但也涵蓋了部分民營房企手中的閑置存量地塊。
據中指研究院數據,近期出爐的收儲案例中,約70%的地塊擬收購價格與成交價的比值在80%—100%,超40%的地塊比值在90%—100%,13%的地塊比值在70%—80%。
廣東的土地收儲工作不僅范圍廣,而且在執行過程中注重細節,充分考慮了企業利益,使得政策能夠順利推進。這種模式不僅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寶貴經驗,也為房地產市場的穩定發展注入了信心。
“客觀上需要加大收儲力度,但負面清單制下專項債用途廣泛,能率先形成實物工作量的項目可能最先獲得申請,土地如果不馬上開發,能否申請到還待估量。”李宇嘉提到,收儲以后,如果區域內商品房庫存大,可能無法開發,但債務要償還,這是個大問題。用作保障房、公共用途,怎么解決長債資金,也需要考慮。”
有望帶動更多城市一二手房市場
土儲專項債的重啟發行,對房地產市場和宏觀經濟都有著深遠影響。
東吳證券在研報中提到,土儲專項債曾于2017—2019年發行,用途是為新增土儲前期開發提供資金,后于2019年叫停,要求專項債資金不得用于土地儲備和房地產相關領域。
地方債“自審自發”試點省份 來源:東吳證券
方正證券表示,專項債回收閑置用地的可行性較高,落地速度有望在全國范圍內加快。被回收的土地可經過調規(提高容積率、商轉住等)再度出讓,并非僅能用作保障房開發建設,地方政府較大程度上可以不被租金收益率與回收成本之間的矛盾影響。
從廣東首批次收儲案例看,回收折扣基本在80%以上,房企接受程度同樣較高,更好的資金平衡意味著專項債回收閑置用地可行性較高。
“隨著更多低成本增量資金將進入市場,將有效緩解房企資金壓力,受益房企傳導路徑或為地方城投→地方國企→央企→民企。”方正證券提到。
此外,從土地資源利用角度,專項債收儲有利于盤活低效利用土地。無論是住宅用地、商辦用地還是老舊工業區,收儲后都可通過改造優化用途,為城市土地的集約化利用騰挪空間。例如,頭部城市的回籠地塊可改造為戰略性產業的科技園區或研發基地,弱二線及三四線城市的地塊可定向改造為適合本地戰略發展的工業用地,推動產業升級與新型城鎮化進程。
專項債收儲、城中村改造示意圖 來源:中國銀河證券
銀河證券在闡述土儲專項債的戰略意義時提出,去年先后推出的多項房地產和土地政策之間并非孤立存在,土儲專項債、城中村改造、商品房收儲有望實現地方資源調控閉環,以時間換空間解決住房供需問題。
市場對土儲專項債規模也有諸多預測。
國海證券預計,2025年土儲專項債規模在10000億元左右,銀河證券則認為未來2—3年內每年資金規模在5000億—7000億元。隨著專項債收儲工作的推進,土地市場已經顯現出止跌企穩征兆,未來有望帶動更多城市的土地市場乃至一二手房市場加速修復。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總監陳文靜提到,專項債收儲土地是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的關鍵舉措,它不僅解決了當前土地庫存和企業資金壓力等問題,后續打通各個收儲堵點,加快收儲節奏,也或將是未來中央與地方政府政策的重要著力點。
記者|陳榮浩?編輯|陳柯名?陳夢妤 杜波
校對|金冥羽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