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22 15:42:23
每經編輯 程鵬
今年春節,國產AI大模型DeepSeek橫空出世,表現出更低成本、更優效能和更廣泛的應用場景迅速火爆全球。作為一款免費的大模型,盡管還未實現盈利,一場AI淘金熱已經開始。
不過,在這場狂歡中,普通人既看到了賺錢門道,也面臨著成為“韭菜”的風險。不少打著“三天精通AI繪畫”“DeepSeek搞錢秘籍”等旗號的付費課程,正在利用信息差將其作為新型的“流量收割器”。
2月17日,用戶在DeepSeek手機客戶端上提問。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義烏老板用AI生成視頻
幫忙做跨國生意
近日,一段浙江義烏老板利用DeepSeek售貨的視頻沖上熱搜。視頻中,做襪子生意的傅江燕錄視頻只需念“12345”,借助DeepSeek和AI小程序,就能生成用多種外國語言介紹產品的視頻。
據北京青年報2月22日報道,義烏國際商貿城的商戶傅江燕是一名“80后”,做跨境生意已經10多年了。她告訴記者,在電商火爆之前,跨境生意主要是靠線下引流,遇到外國客戶,她就用英語簡單交流。后來,隨著Chinagoods等線上平臺的出現,她開始在網上做跨境貿易。
為了把產品銷售到更多海外地區,傅江燕開始在國際社交平臺上發布產品推廣視頻。她說,自己平時工作比較忙,就想省時省力,用最高效的方式做生意。
最近,在刷短視頻時,她經常看到DeepSeek的相關視頻,就嘗試借助它來進行視頻制作,“我只需要用平時說話的速度說‘12345’錄制視頻就行,文案就用DeepSeek生成,再通過小商AI視創小程序,結合自己錄制的視頻和文案,生成一段外語產品介紹視頻,整個過程只需要10分鐘左右。”
傅江燕向記者展示了生成視頻的過程,她在DeepSeek里輸入文案具體要求:幫我寫一個標題不超過20個字符、15秒之內的、用于微信視頻號的英文短視頻文案,符合社區發布規范,沒有硬性推廣嫌疑,能夠上熱門。感謝新老顧客的下單,對2025年充滿希望,希望可以和更多的顧客結緣,共同創造美好的2025,一起合作共贏。
傅江燕說,DeepSeek生成的視頻文案還是不錯的,“很穩定、也很方便,利用DeepSeek生成文案的視頻,瀏覽量都在1000以上。”
與此同時,傅江燕也遇到了不少挑戰,“有時DeepSeek生成的方案,我也不太滿意,關鍵在于怎么去精準提出問題、描述我的要求,我還在不斷探索,得不斷地去嘗試不同的方式提問。”
目前,她和丈夫經營的襪子小店每年能銷售2000萬雙,主要出口到中東、南美、南非。
付費課熱銷
有人靠賣課進賬數十萬元
綜合廣州日報、上游新聞報道,知識博主通過售賣AI教程,4天收入20萬;
獨立開發者利用DeepSeek快速開發爆款App,2小時便登上付費下載榜前列;
AI視頻創作者利用DeepSeek生成喜慶蛇年主題的短視頻,掙到了六位數的推廣費;
甚至有人靠DeepSeek炒股,一周賺了15萬……
隨著DeepSeek的爆火,近期各大社交平臺上的“DeepSeek致富秘籍”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不少博主都在網上分享自己用DeepSeek搞錢的門道,一時間圈粉無數, 網友紛紛留言“羨慕”“求提示詞”。
和之前火熱的ChatGPT一樣,這次DeepSeek面世后,反應最快的仍然是賣教程的人。在各大社交品臺上,從幾分錢的學習資料,到幾十上百元的線上教學,甚至高達幾千元的線下實操課程隨處可見。
“AI寫作變現、智能選股秘籍、DeepSeek本地部署教程”等各類付費教程均十分火爆。例如,某些薦股達人宣傳只要將炒股軟件和DeepSeek接入,就能全自動分析、優選股票,輕松達到賺錢目的,并且號召大家用100萬來驗證是否可行。
“DeepSeek+數字人,去做視頻、做自媒體,簡直就是王炸!不露臉每日產200條!”同樣類似極富煽動性的付費教學視頻下面,跟了一堆“想要”。但也有網友評論:“當有人說帶你掙錢的時候,大概率是在掙你的錢。”
記者近日在某知識付費APP看到,占據暢銷周榜榜首的是一個分享DeepSeek副業技能的社群。支付50元加入該社群后,群主會定期發布主題課程,例如“用AI數字人制作口播短視頻”“用DeepSeek一鍵生成PPT”等,此外還配套微信群和直播答疑。截至當天,該社群付費成員已突破6000人,這意味著社群發起人已進賬30余萬元。
此外,在該APP平臺上與DeepSeek相關的社群多達數百個,入群價格從十幾元到300多元不等。這些教程主要包含DeepSeek基礎操作方法、在具體場景下的使用技巧、DeepSeek本地部署方法等內容,并邀請AI從業者現身說法。
在部分付費課程的售后評價中,有用戶覺得課程很實用,但也有用戶覺得課程質量參差不一,內容雞肋。一位該課程的使用者告訴記者:“如果你是對大模型一無所知看看還行,但現在大部分的內容能在網上搜得到,而且很多免費教,不必花錢來學這個。”
記者發現,不乏一些付費課程和社群獲得了好評,但也有很多課程純粹是在蹭流量、割韭菜。例如,一份《DeepSeek實操教程》售價25元,其中卻摻雜著大量其他AI工具相關的內容,評論區有人表示“完全是大雜燴”。?
另據上游新聞,市民王女士是一名數字產業行業總監,DeepSeek火爆之初,她在某平臺花100多元進入社群,準備聽一下老師的講解。然而結果讓她很失望。“教授的內容非常基礎,所謂爆款技巧都很籠統,根本沒什么參考性,老師一直在讓你升級其他高階課程,有一種上當的感覺!”王女士坦言,進去不久后她就退出了,還是老老實實地從基礎開始學。
而市民陶先生剛剛大學畢業,進入了一家廣告公司工作。為了提升自己,他花費199元在某平臺購買了一名“專家”的AI繪畫課程,并加入了群組。然而,之前宣傳得“高大上”的課程,其實就是在對方提供的軟件上,進行簡單的參數設置。但如果要長期使用該軟件,則需要支付上千元才可以。“完全就是低價把你誘導進來,然后再收割一把大的!”陶先生告訴記者,他根本不教你底層邏輯,只是套用公式。如果離開了對方的軟件,那些參數設置就毫無意義。上了幾節課后,陶先生就放棄了。
記者調查發現,許多所謂“DeepSeek培訓課程”大多是由互聯網上的公開信息拼湊而成,并沒有達到權威性和專業性的標準。部分商家利用DeepSeek等AI應用的熱度,制造焦慮,釋放出只要學會就能實現“業績翻番”“財富自由”等噱頭,吸引不懂AI但又想學習的用戶掏錢買課。
事實上,不少發布者正是利用這些培訓課從中牟利。評論區不少學員表示,課程內容粗淺、承諾難兌現,所謂“高階秘籍”很多只是將官網指南重新包裝。業內人士也表示,這就是把基礎操作吹噓為“核心算法”,很多其真正目的是銷售產品,而這種偷換概念正在消耗公眾對AI的信任。
當心“AI速成班”
成新型流量收割器
2月初,針對利用DeepSeek牟利的投機者,DeepSeek官方已經發表聲明,該公司目前僅在微信公眾號、小紅書等三個社交媒體平臺擁有唯一官方賬號且DeepSeek官方網頁端與官方正版App內不包含任何廣告和付費項目。
《說明》指出,除以上官方賬號外,其他任何以DeepSeek或相關負責人名義對外發布公司相關信息的,均為仿冒賬號。與DeepSeek有關的一切信息以官方賬號發布為準,任何非官方賬號、個人賬號發布的信息均不代表DeepSeek觀點。
此外,DeepSeek還強調,除官方用戶交流微信群外,該公司從未在國內其他平臺設立任何群組,一切聲稱與DeepSeek官方群組有關的收費行為均系假冒,請大家仔細辨別,避免財產損失。
據上游新聞,面對Deepseek等各類人工智能培訓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的現象,西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劉建新提醒公眾需保持理性,并審慎甄別,以防受騙。他強調,ChatGPT、Deepseek等大語言模型及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正對傳統行業和工作模式構成前所未有的挑戰。因此,積極學習并適應這些新技術新方法,做到居安思危、與時俱進,是大家更好地適應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
劉建新教授指出,在學習Deepseek或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時,應秉持“努力才是學習的最佳捷徑”的態度。學習應遵循規律,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循序漸進地系統學習,切勿心存僥幸或尋求“捷徑”。
同時,他提醒大家,面對網絡上琳瑯滿目的Deepseek或人工智能培訓班,要具備敏銳的洞察力,深思明辨,見微知著。對于那些打著“低價”“速成”“包會”等旗號的宣傳廣告,更應保持高度警惕。這些往往是商家為吸引眼球或誘導消費而采取的營銷策略,選擇時需格外謹慎,以免落入陷阱。
另據廣州日報,廣東諾臣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鄭子殷表示,AI熱潮推動下,許多自媒體和網絡平臺看到知識付費的巨大商機,通過包裝AI課程、制造焦慮情緒等手段吸引消費者購買;部分消費者對AI技術的了解不夠深入,容易被夸大其詞的宣傳所誤導。
“淘金”熱潮背后
賺錢新門路頻出
春節以來,圍繞“DeepSeek賺錢”的內容和商品越來越多,從個人創業者到中小企業主,從自由職業者到傳統行業從業者,一場圍繞DeepSeek的“淘金熱”正席卷而來。
“博主Yapie程序員哥”近日使用DeepSeek、MakeBestMusic等AI工具制作了一首歌曲,在網絡上引發關注。而這首歌曲也為他帶來了日均150元的收益。
Yapie發布在某音樂平臺的作品數據。圖源/受訪者供圖?廣州日報
一位在廣州的跨境電商賣家表示,原本主營服裝出口,但受限于語言和文化差異,商品描述和廣告文案始終不夠精準。后來她學習使用DeepSeek生成多語種產品文案和社交媒體推廣內容,沒想到大大提高了效率,而且文案內容還能自動適配不同地區的用語習慣,她的店鋪轉化率因此明顯得到了提升。
除了利用DeepSeek賺錢,已經有不少掘金者借此涌入AI創作賽道,例如AI畫師、AI視頻剪輯、AI文案創作等新興職業如同雨后春筍一般出現。
此外,DeepSeek爆火讓大模型人才在節后春招季炙手可熱。2月18日,記者在深圳的一場大型招聘會上看到,人工智能崗位成為了頂流,現場就有不少企業放出了“DeepSeek高級專員”的崗位,還有AI銷售助理、各種算法工程師等等,有一家企業的展板上,給AIGC算法研究員崗位開出100W+的年薪。
企業給AIGC算法研究員崗位開出100W+的年薪。?圖片來源:廣州日報
據智聯招聘日前發布的《2025年春招市場行業周報(第一期)》,春招首周,人工智能行業求職人數同比增速達33.4%,位居行業第一;人工智能工程師的求職增速達69.6%,位居職業榜首,平均招聘月薪超過2萬元。
據獵聘大數據研究院日前發布的《2025AI技術人才供需洞察報告》(下稱《報告》),近一年最稀缺的AI技術人才崗位是算法工程師,人才需求占比超67%;其次是圖像算法、機器視覺、深度學習和機器學習。在所有招聘崗位中,年薪50萬元以上的崗位占比最高,約31.0%。
麥肯錫在2023年7月的研究中指出,預計到2030年,AI為中國帶來的潛在價值有望超過1萬億美元,隨著各大企業競相挖掘這一價值,中國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將增至600萬;同時,國內外大學及現有頂尖人才儲備只能提供約200萬,人才缺口將達400萬。“即便市場出現收縮,人才招募仍會越來越難。”麥肯錫指出。
編輯|程鵬?易啟江
校對|孫志成
封面圖片來源:截圖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上游新聞、廣州日報、北京青年報、中國新聞周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