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25 08:19:07
每經編輯 段煉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2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過社交媒體表示,正在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就結束俄烏沖突以及美國和俄羅斯之間將進行的重大經濟發展交易進行認真討論,談判進展順利。
他還表示,他當日與法國總統馬克龍一同向七國集團峰會發表講話。他表示,各方都表達了希望沖突結束的目標。他強調美國和烏克蘭之間“關鍵礦產和稀土協議”的重要性,并表示希望該協議能盡快簽署。
當地時間2月24日,一位烏克蘭消息人士稱,美烏資源協議的最終草案已提交給美國,該協議以烏克蘭重建基金框架為中心,而將包括安全保障在內的棘手技術細節留待以后討論。消息人士表示,美方非常抵觸在協議中加入安全保障相關內容,烏克蘭希望在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和美國總統特朗普未來的會晤中會討論這些內容。
當地時間2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俄羅斯的稀土儲量多于烏克蘭,俄方愿同相關伙伴開展合作,其中包括同美國的合作。他特別強調,美國與烏克蘭可能達成的礦產資源協議與俄方無關。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資料圖)
特朗普:由歐洲承擔俄烏沖突的成本與負擔
愿在適當時候前往莫斯科
當地時間24日,赴美訪問的法國總統馬克龍與美國總統特朗普舉行會晤。會晤后,馬克龍與特朗普對媒體就俄烏沖突相關情況進行情況說明。此外,雙方還在之后舉行了聯合記者會。
美烏礦產協議即將簽署 馬克龍對美強勢參與表示歡迎
針對與烏克蘭的礦產協議及俄烏沖突相關問題,特朗普表示,將會見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可能在本周或下周簽署礦產協議。特朗普還表示,目前正在制定的協議已非常接近最終協議。
馬克龍則表示,特朗普將與澤連斯基簽署稀土協議,法國對美國的強勢參與表示歡迎。歐洲也準備以各種方式支持烏克蘭,包括軍事支持。
特朗普:愿在適當時候前往莫斯科
此外,有關與俄合作及同俄總統普京的會面相關問題,特朗普表示說,俄羅斯有我們想要的東西,比如稀土。特朗普表示,正努力與俄羅斯合作促進經濟發展。特朗普還表示,他將在“某個時候”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他還稱,他愿意在適當的時候前往莫斯科。但特朗普也表示,5月9日訪問莫斯科可能“有點早”。
特朗普:或在數周內結束俄烏沖突
而針對有關結束俄烏沖突時,烏克蘭是否應放棄領土的相關問題,特朗普說,“我們拭目以待”,并表示,烏克蘭收回他們失去的土地“并不容易”。此外,美國總統特朗普稱可能在數周內結束俄烏沖突。
馬克龍:法國方面準備向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
而針對烏方持續要求的,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相關問題,馬克龍表示,法國方面準備向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馬克龍說,我們必須確保擁有威懾力。俄羅斯凍結資產將成為討論內容之一。可從凍結的俄羅斯資產中獲取資金。他還表示,威懾首先有助于在烏克蘭達成“停火”,其次有助于達成和平協議。歐洲方面提供的安全保障可能包括派遣歐洲軍隊參與維和行動。但馬克龍也表示,歐洲軍隊不會駐扎在前線,但會在烏克蘭駐扎軍隊作為保證。
特朗普則表示,歐洲軍隊可能會以和平締造者的身份進入烏克蘭,俄羅斯總統普京將接受歐洲維和部隊駐扎在烏克蘭,作為結束俄羅斯在俄烏沖突的潛在協議的一部分。
特朗普稱對歐盟施加的是對等關稅 馬克龍期望公平競爭
除俄烏沖突相關問題,美國總統特朗普還就其針對歐盟的關稅措施進行了說明。特朗普表示,對歐盟的關稅不是增加,而是對等的。即,他們向我們征收多少關稅,我們就回應多少。這適用于歐盟,但實際上這對所有人都是如此。
而在隨后舉行的聯合記者會上,馬克龍則表示,其當天與特朗普的會談中,雙方重點討論的是貿易中的“公平競爭”,這一宗旨旨在讓歐盟國家免于特朗普政府的關稅威脅。馬克龍提到,希望真誠地致力于公平競爭,實現貿易順暢和投資增加。
特朗普:馬克龍同意由歐洲承擔俄烏沖突的成本與負擔
24日稍晚時,美國總統特朗普與法國總統馬克龍舉行聯合記者會。特朗普在會上表示,關于結束俄烏沖突,美國與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國家進行了很好的對話。與法國總統馬克龍的會晤是朝著結束戰爭邁出的又一步。特朗普表示,雙方重點是盡快實現停火并最終實現永久和平。他表示,馬克龍同意這是結束烏克蘭戰爭的正確時機,也可能是唯一時機。歐洲必須在確保烏克蘭長期安全方面發揮核心作用。馬克龍同意俄烏沖突的成本和負擔必須由歐洲承擔。特朗普還表示,在烏克蘭礦產協議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
馬克龍:俄烏沖突若達成協議 需確保烏克蘭的主權
法國總統馬克龍則在聯合記者會上強調,俄烏沖突若達成協議,需要保證烏克蘭不會投降、確保烏克蘭的主權。
普京:烏克蘭不應成為反俄基地
俄羅斯稀土儲量多于烏克蘭
當地時間2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正在避免開啟和談,因為和談將導致烏方出現取消戰時狀態的必要性并進行選舉。但現階段澤連斯基的支持率只有烏武裝力量前任總司令、現駐英國大使扎盧日內的一半。他說,澤連斯基簽署的有關禁止與俄羅斯談判的法令將其自己逼進了死胡同。
普京還指出,俄羅斯并不反對保留烏克蘭的國家性,但其領土不應該用于作為反對俄羅斯的敵對基地。
普京還表示,歐洲國家應該參與與烏克蘭問題相關的談判進程。他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并未就解決烏克蘭沖突進行實質性的討論。他還透露,俄美兩國可以就削減50%軍備達成一致。
普京還說,俄美兩國的公司已經開始討論合作項目,俄羅斯計劃恢復對美出口鋁制品,出口量為200萬噸,這將有利于穩定這一產品的價格。
普京強調,為了解決與烏克蘭相關的問題,俄美兩國應該在提升信任水平方面邁出第一步。
當地時間2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主持召開了稀土行業發展會議。他表示,發展稀土行業是提升俄羅斯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以及發展最重要經濟行業的必要條件,應該實現稀土產品產量的倍增。在2030年之前,俄羅斯應打造加工稀土資源的全產業鏈條,這是發展經濟與國防工業所必需的。
普京還指出,俄羅斯的稀土儲量多于烏克蘭,俄方愿同相關伙伴開展合作,其中包括同美國的合作。他特別強調,美國與烏克蘭可能達成的礦產資源協議與俄方無關。
澤連斯基:希望年內結束俄烏沖突
“沖突的結束可以從恢復信任開始”
當地時間2月24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基輔召開的 “支持烏克蘭”國際會議全會會議結束后的新聞發布會上發表聲明。澤連斯基表示,希望在2025年結束俄烏沖突,而不是3年后。
當地時間24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支持烏克蘭”國際會議全會上表示,2025年應成為真正持久和平的開端,和平并非來自俄羅斯方面的贈予,而是必須通過實力來贏得。
此外,澤連斯基還就結束俄烏沖突的路徑給出了新的提議。澤連斯基當天在會議上表示,烏克蘭愿意在“全部交換”的基礎上與俄羅斯交換被扣押人員,俄方需釋放自2014年至2022年間被關押的烏克蘭人。
他指出,沖突的結束可以從恢復信任開始,交換被扣押人員可以成為恢復信任關系的一個步驟。
聯大通過烏方所提決議
美俄反對,中國棄權
當地時間2月24日中午,北京時間今天(2月25日)凌晨,第79屆聯合國大會當天恢復召開關于烏克蘭局勢的第11次緊急特別會議,先后表決烏克蘭提出、獲得歐洲多國支持的決議草案,和美國提出的決議草案,以及針對該決議草案由俄羅斯和歐洲多國分別提出的4個修正案。
烏克蘭提出的、獲歐洲多國支持的題為《推進實現烏克蘭全面、公正和持久和平》的決議草案以93票贊成、18票反對、65票棄權獲得通過。美國、俄羅斯、白俄羅斯、以色列和匈牙利等國投了反對票,中國、印度、巴基斯坦和南非等65個國家投了棄權票。
針對美國提交決議草案的4個修正案中,俄羅斯提出的修正案未獲通過,歐洲多國提出的3個修正案則均獲通過。聯大對修正后的美國提交決議草案的表決結果為93票贊成、8票反對、73票棄權。中國投下棄權票。此前美國提案中包括“俄烏沖突”等提法,修正案獲通過后,該提法被重新修正為“俄羅斯聯邦全面入侵烏克蘭”。美國因此投棄權票。
24日當天,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在投票前表示,中方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清晰明確,一以貫之。當前談判解決烏克蘭問題的呼聲不斷上升,和平窗口正在開啟。中方支持一切致力于和平的努力,包括美俄達成的關于啟動和談的共識。中方期待各當事方和利益攸關方都能參與到和談進程中來,找到照顧彼此關切、公正、持久的解決方案,達成有約束力、所有當事方都能接受的和平協議,希望歐洲為和平發揮作用,共同解決危機的根源性問題,實現歐洲大陸的長治久安。在這一關鍵時間節點,期待國際社會為推動危機政治解決創造有利氛圍,期待聯大為凝聚會員國和平共識發揮推動作用,中方將繼續為危機政治解決做出不懈努力。
安理會通過美方所提涉烏決議
中美俄投贊成票
當地時間2月24日,聯合國安理會對美國提出的關于烏克蘭問題的決議草案進行表決。表決中,中國、美國與俄羅斯在內的10個國家投贊成票,5票棄權,決議獲得通過。
據了解,美國在安理會提出的決議與早些時候在聯大提出的決議草案一致,即呼吁迅速結束沖突,并進一步敦促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實現持久和平。
表決前,法國、英國和希臘要求安理會推遲表決美國提出的關于烏克蘭問題的決議草案到2月25日下午。美國表示堅決反對推遲表決。隨后安理會就歐洲國家提出的動議進行表決,中國等6國同意,美國等3國反對,俄羅斯等6國棄權。由于未能達到最低要求9票支持票數,因此歐洲國家提出的動議未能通過,投票繼續。
歐洲國家隨后提出三項修正案,要求將“俄烏沖突”改為“俄羅斯全面侵略”,序言部分插入“重申對烏克蘭在其國際公認邊界、包括其領水內的主權、獨立、統一和領土完整的承諾,”執行部分段落中,將“烏克蘭和俄羅斯聯邦之間實現持久和平”等字改為“烏克蘭和俄羅斯聯邦之間按照《聯合國憲章》以及各國主權平等和領土完整的原則,實現公正、持久、全面的和平”。
序言部分第一個修正案獲得6票贊成,1票反對,8票棄權,未能達到足夠贊成票數,未能通過。另外兩個修正案遭到俄羅斯否決,未能通過。
俄羅斯隨后也提出兩項修正案,加入包括“處理沖突根源問題”等段落。但未能達到足夠票數,未能通過。
編輯|段煉 蓋源源
校對|湯亞文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