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3-12 16:20:29
◎近日,證監會上海監管局發布公告,催告張亮繳納3000多萬元罰沒款。
◎張亮曾是華安基金經理,因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證券市場禁入規定》,被責令改正,并被沒收違法所得1566.26萬元,以及被處以1566.26萬元罰款,同時,還被采取10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每經記者 黃小聰 每經編輯 葉峰
近日,證監會上海監管局發布了一則《行政處罰罰沒款催告書》送達公告,其中指出,張亮未按規定繳納3000多萬元的罰沒款。
記者注意到,在去年8月份時,證監會上海監管局曾披露了一則關于張某“老鼠倉”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彼時的罰沒款金額正是此次被催繳的金額。這也直接對應了張某即是張亮,曾是華安基金的基金經理。
張亮被監管催告繳款
3月10日,證監會上海監管局(以下簡稱上海證監局)發布了一則《行政處罰罰沒款催告書》送達公告。
公告顯示,張亮因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證券市場禁入規定》,被責令改正,并被沒收違法所得1566.26萬元,以及被處以1566.26萬元罰款,同時,還被采取10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上海證監局表示,上述處罰決定書已經送達生效。但張亮至今未按規定繳納罰沒款,因其他方式無法送達,上海證監局現依法向其公告送達《行政處罰罰款催告書》。
張亮需自該公告發出之日起30日內到上海證監局領取前述《行政處罰罰沒款催告書》,逾期則視為送達。
記者注意到,在去年8月份時,上海證監局曾披露了一則行政處罰決定書,其中對張某的“老鼠倉”處罰措施,正是“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1566.26萬元,并處以1566.26萬元罰款。以及采取10年市場禁入措施。”
前后對應來看,張某即是張亮。
曾在新基金發行期間傳離職
進一步結合行政處罰決定書的相關信息,還可以發現,張亮即是原華安基金的基金經理。
此前披露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張某自2018年10月31日起,擔任上海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所管理的A證券投資基金的基金經理,負責該基金產品的投資決策等工作。2022年8月5日,張某卸任A基金的基金經理并從公司離職。
而張亮在華安基金擔任基金經理期間,管理的第一只公募產品為華安國企改革主題靈活配置混合,任職基金經理的起始時間正是2018年10月31日。
到了2022年8月5日,張亮同時卸任華安價值驅動一年持有混合、華安品質領先混合、華安品質甄選混合的基金經理,其中張亮擔任華安品質甄選混合基金經理的時間僅有16天。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華安品質甄選混合在發行時,就從渠道傳出基金經理張亮可能發生變更。不過彼時,華安基金并沒有給出回應,而是快速公告該基金提前結束募集。
在該基金提前結束募集之后,華安基金披露了該基金合同生效的公告,同時還公告該基金將增聘基金經理劉暢暢,隨后過了約半個月時間,就公告了張亮離任的信息。
當時,對于張亮突然離職的原因,業內存在多種說法,而其中一種說法就是可能涉及“老鼠倉”。而在離任2年多之后,其“老鼠倉”行為被曝光。
2018年10月31日至2022年8月5日期間,張亮控制“閆某”廣發證券賬戶,指揮其配偶劉某具體操作“閆某”廣發證券賬戶進行相關下單交易。
在上述時間段,“閆某”廣發證券賬戶買入滬深兩市股票共656只,與A基金趨同買入股票393只,趨同買入股票只數占比59.91%,趨同買入金額66566.53萬元,趨同買入金額占比59.80%,賬戶趨同買入盈利金額1566.26萬元。
沒想到的是,距離處罰公告披露僅半年多時間,張亮又因被催告繳款受到關注,且稱呼從行政處罰決定書上的“張某”,變成了催告公告上的“張亮”。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