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3-29 10:00:20
每經記者 黃辛旭 每經編輯 孫磊
“無人駕駛的CHATGPT時刻什么時候可以到來?如果Waymo在美國落地順利,百度、文遠知行、小馬智行在國內做得順利,那么今年就可以達到這一時刻。但是要想實現規模化,還需要更多的時間。我認為,10%的新車在2030年就會有L4的能力,那個時候,(無人駕駛)的deepseek時刻也會來臨了。”3月28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AIR)院長張亞勤在2025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表示。
張亞勤也從技術可行性、用戶需求、產業生態、商業模式等多方面提出了無人駕駛實現的諸多關鍵問題。比如,在技術上,無人駕駛是以視覺方案為主還是應該采取多模態方案?在路線上,無人駕駛應該采取漸進式還是跳躍式發展等。
“沒有人工智能的話,就沒有無人駕駛,AI是無人駕駛里面最關鍵的一個技術。(無人駕駛的實現)有很多挑戰,安全性、實時性。解決了無人駕駛,特別是在復雜城市里面大規模無人駕駛的(落地),那么很多的問題就迎刃而解。”張亞勤認為,無人駕駛落地之后,出行的成本會大約下降1/2~1/3,整個安全度會有大幅度的跳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