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3-30 19:29:28
3月29日,比亞迪宣布針對王朝網部分車型非智駕版本推出限時一口價活動,涉及宋L DM-i和秦L DM-i兩款車型,起售價分別降至11.98萬元和8.98萬元。此舉旨在清庫存并加速智能化轉型。此前,比亞迪已對海洋網、王朝網三款車型進行類似降價促銷。
公司計劃投入1000億元發展智能化技術,將高階智駕覆蓋至10萬元級別車型,目標2025年實現全年銷量550萬輛,其中海外市場超80萬輛。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多場合強調智能化為行業下半場關鍵,預計未來2~3年內通過智駕平權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每經記者 李星 每經編輯 孫磊
3月29日,比亞迪汽車在微博發布消息,宣布針對王朝網部分車型非智駕版本推出限時一口價活動。其中,宋L DM-i非智駕版起售價官降1.6萬元至11.98萬元;秦L DM-i非智駕版起售價官降1萬元至8.98萬元。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比亞迪汽車)
而就在前一天,比亞迪剛宣布對海洋網、王朝網三款車型推出限時“一口價”購車政策,均針對非智駕版本的入門車型。其中,宋PLUS DM-i官降1.6萬元至11.98萬元;海豹06 DM-i官降1萬元至8.98萬元;海豹07 DM-i官降1萬元至12.98萬元。
據悉,此次比亞迪品牌(王朝、海洋)推出的“一口價”活動均針對非智駕版車型。今年2月,比亞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曾宣布,比亞迪將通過全民智駕戰略,加速智駕普及,實現高階智駕全覆蓋。
2月10日,比亞迪“天神之眼”高階智駕系統正式發布,并同步上市了21款比亞迪(含王朝、海洋)旗下車型,最低價位探至7萬元級別。“在經銷端,我們會采取一個合理的價格差來對在售的非智駕版車型清庫存。”彼時,比亞迪王朝網銷售事業部總經理路天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就曾透露。
對于比亞迪“全民智駕戰略”的發布,中金公司汽車行業分析師李翔認為,比亞迪正在加速淘汰非智駕車型,為智能化產品騰出市場空間。
事實上,早在2024年1月舉行的“2024比亞迪夢想日”發布會上,王傳福就向外界釋放出比亞迪將重金投入智能化的信號。彼時王傳福表示,未來比亞迪20萬元以上車型將提供高階智駕的選裝,30萬元以上車型將實現全面標配。
時隔一年,比亞迪不僅將高階智駕搭載在了20萬元以上車型上,更是將智駕門檻下探到了10萬元以內。“我們很自信地說,普及高階智駕,比亞迪說到做到。”王傳福表示。
按照比亞迪的規劃,在智能化的下半場,比亞迪將投入1000億元,用于發展人工智能和汽車相結合的智能化技術,實現整車全面智能化進階。“比亞迪智能化發力后,有望補齊短板,鞏固他們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龍頭地位。”開源證券分析認為。
2025年前兩個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約62.3萬輛,同比增長92.52%。其中,比亞迪海外新能源乘用車合計銷售約13.34萬輛,同比增長124.27%。“在智駕性能提升且售價大體不變的情況下,我們預期比亞迪今年的汽車銷量將保持增長動能,有望達到550萬輛。”浦銀國際在其最新發布的研報中稱。
圖片來源:比亞迪公告
日前,記者從多位知情人士處了解到,王傳福在3月25日舉行的比亞迪業績會上透露,比亞迪2025年全年銷量目標為550萬輛,較去年的427萬輛實現30%增長。其中,海外市場全年銷量目標為超80萬輛。
東吳證券在其發布的研報中也分析稱,2025年,比亞迪推出超級e平臺、10C“兆瓦閃充”、疊加智駕平權+DM-i出海,預計其全年銷量為530萬~550萬輛,其中智駕車型占比為60%~80%。
3月30日,王傳福在2025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演講時表示,如果上半場的電動化是改善性的,那么下半場的智能化是顛覆性的。“智能化的下半場變革加快,可能也就2~3年,以前我用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來衡量行業的發展速度,從今年起還要用高階智駕來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王傳福稱。
在王傳??磥恚?ldquo;我國新能源汽車無論是技術產品,還是產業鏈應該說領先全球大概3~5年,我們要把握這個窗口期,堅持開放創新,以更高層次的綠色技術和產品推動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在優勢互補開發合作中出海又出彩。”
截至2024年年底,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已進入全球6大洲10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5年,比亞迪海外中心將繼續放在歐洲、南美及東南亞重點市場,尤其是英國、巴西、墨西哥和東南亞,目標是成為當地市場的主力品牌。
有消息稱,為拉動海外市場銷量,比亞迪預計2026年~2027年,將率先在海外市場推出“全民智駕”。
中信建投在其發布的最新研報中稱,比亞迪的智駕平權帶來基盤銷量擴大+估值上修,在規模效應下智駕成本端護城河深厚。其有望成為智駕從1~10普及者,通過成熟電動化+低成本智能化的降維打擊,實現對合資份額的進一步替代。“2025年,重視智駕平權、純電升級,出口放量將成為比亞迪三大增長點。”中信建投分析認為。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