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02 21:28:17
2024年4月2日晚間,西王食品發布2024年年報,實現營收49.72億元,同比下降9.43%,歸母凈利潤虧損4.44億元。而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還實現了6258.84萬元的歸母凈利潤,公司業績在去年第四季度反轉,主要源于重要子公司西王青島的7.17億元虧損,系無形資產及商譽減值所致。
每經記者 彭斐 每經編輯 陳俊杰
雖然雙賽道布局,但因運動營養業務的商譽減值,西王食品(000639.SZ,股價2.76元,市值29.79億元)在2024年交出虧損成績單。
4月2日晚間,西王食品發布2024年年報,公司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49.72億元,同比下降9.43%,歸母凈利潤虧損4.44 億元,較2023年的1686.58萬元虧損,擴大了2530%。而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還實現了6258.84萬元的歸母凈利潤,全年業績坐上“過山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西王食品業績在去年第四季度反轉,主要源于其重要子公司西王食品(青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王青島”)2024年7.17億元的虧損,西王青島報告期凈利潤虧損7.17億元,主要則是因為無形資產及商譽減值所致。
圖片來源:由每經財報智能體一鍵生成
對西王食品來說,2024年,曾經寄予厚望的跨國并購成為業績拖累,傳統主業在成本與需求的夾縫中艱難求生。
從季度數據看,西王食品2024年第三季度單季凈利潤2193.68萬元,同比下降61.89%,四季度則是“斷崖式”虧損超5.06億元,直接吞噬前三季度全部盈利。歸母扣非凈利潤全年虧損4.33億元,較2023年的盈利2677.75萬元逆轉,顯示主營業務盈利能力惡化。
記者注意到,從主營業務來看,西王食品的業務主要涉及食用油業務與運動營養業務兩大板塊。作為公司第二增長曲線的運動營養板塊,成為此次業績大跌的核心拖累項。
在2024年年報中,對于虧損原因,西王食品并沒有直接做出解釋,但在此前發布的2024年業績預告中,西王食品表示,報告期內,運動營養板塊受成本端不利以及體重管理品類競爭態勢變化的影響業績未達預期。
西王食品稱,本著謹慎性原則,公司預計計提商譽及無形資產減值損失約7.1億元至9.3億元。
作為西王食品三個控股參股公司之一,西王青島在2024年的巨額虧損,成為上市公司2024年業績反轉的主要原因。公告顯示,西王青島報告期凈利潤虧損7.17億元,同比下降518%,主要是因為無形資產及商譽減值所致。
在4月2日晚間發布的關于2024年度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公告中,西王食品表示,2024年度,公司運動營養品及體重管理相關的營養補給品業務由于競爭加劇、原材料價格波動及公司業績未達預期等因素導致毛利下降。公司于2024年對該資產組及資產組組合內,商標權及商譽分別計提資產減值準備7.15億元及1.48億元。
商譽減值后續可能仍將對上市公司業績產生影響。在2024年年報中,西王食品就“商譽及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的潛在減值”做出提醒。
公告顯示,2024年12月31日,因西王青島于2016年收購Kerr產生的商譽原值為20.22億元,減值準備余額為20.22億元;收購中識別的商標原值為32.76億元,減值準備余額為14.45 億元,管理層將無法預見未來經濟利益期限的商標權視為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
雖然帶來巨額商譽,但運動營養業務曾被視為西王食品 “雙輪驅動” 的關鍵。
2018年該板塊營收達29.64億元峰值,在西王食品的營收中占比一度超過食用油板塊。但該板塊此后陷入增長停滯,2021年—2023年營收增速為5.4%、2.64%、1.75%,毛利率從37.37%降至26.9%。
值得注意的是,公告顯示,西王食品控股的Iovate公司為全球最大的運動營養及體重管理公司,擁有全球性的銷售渠道,其產品銷往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100余項全球專利,熟悉國際市場環境和行情,主打品牌競爭力強。
Iovate旗下品牌MuscleTech為行業標桿性產品的代表,為全球健身愛好者及運動員提供補給食品,SixStar在北美運動營養市場高端運動保健品的占有率排名前列,Hydroxycut是美國市場排名第一的體重管理類保健品,PurelyInspired 在北美市場是高速成長的植物基營養品品牌。
在運動營養板塊表現不景氣的背景下,面對困局,西王食品計劃在2025年樹立“大成本”控制理念,優化組織架構、強化人才培養,計劃在新品研發、供應鏈升級等方面加大投入,但短期內難見成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一方面,西王食品運動營養業務收入仍依賴海外市場,中國市場拓展多年未形成規模;另一方面,植物油作為細分品類,2024年銷量僅18.88萬噸,與金龍魚、魯花等巨頭的規模差距懸殊。
西王食品在市場競爭風險中提到,玉米油和運動營養、體重管理產業的前景呈現出積極的發展趨勢,市場長期存在巨大的新增需求,這將吸引更多資本進入市場競爭,新進入者的加入及消費者偏好的變化都可能對現有企業的市場地位造成影響。
此外,西王食品還提到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原料采購價格的波動將對產品毛利率產生一定影響,公司通過儲備多家供應商、合理把握采購節奏,加強生產管理控制等方式滿足公司原料需求,并通過簽署遠期鎖價等方式盡量控制原料價格上漲帶來的風險,但仍不能排除未來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