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07 16:42:46
◎今年以來指數增強基金申報數量同比增長超兩倍,達到52只,涉及37家管理人,中小公募參與度顯著提升。
◎寧德時代超越貴州茅臺成為公募持倉第一股。
◎在基金經理變動方面,陳保國因業務調整離任西部利得研究精選混合基金經理,該基金將繼續由葛山管理。申萬菱信基金副總經理賈成東最新發聲表示,A股主動投資仍處于黃金時代,高分紅板塊、新能源車及寵物行業存在結構性機遇。
每經記者 肖芮冬 每經編輯 葉峰
|2025年4月8日星期二|
NO.1 指數增強基金申報數量同比增長超兩倍
今年以來,指數增強基金的申報與發行呈現爆發式增長。
從申報端看,2025年以來,已有52只指數增強基金上報,較2024年同期的17只同比增長逾兩倍,且參與主體從13家管理人擴展至37家,中小公募占比顯著提升。再對比更早之前,2019年~2023年同期分別有6只、8只、11只、12只、15只指數增強基金申報。
與此同時,2025年以來已有32只指數增強基金成立,合計發行規模達到170.88億元,遠超2024年同期的18億元。
NO.2 去年下半年22只基金均被自購超1000萬份
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2024年年末,超八成公募基金的持有人中,有基金公司自家員工的身影。值得關注的是,2024年下半年,有22只基金(份額合并計算)均被自家員工內部增持超過1000萬份。
具體來看,被自家員工持有份額最多的基金產品為易方達現金增利貨幣市場基金,截至2024年年末,易方達基金旗下員工持有該基金份額合計達到3.73億份。此外,易方達優勢領航六個月持有期混合(FOF)、中庚價值先鋒股票基金的“自家人”持有份額也位居前列,分別達到2.20億份和1.99億份。
NO.3 “含權”二級債基審批或提速
據業內人士透露,不同于傳統的股票倉位為0~20%的約定,若合同約定股票(不含可轉債)倉位在5%~20%的“新版”二級債基,審批有望“提速”。
二級債基屬于債券型基金,通常將80%以上的資產配置于國債、金融債、企業債等固定收益類產品,以獲取穩定利息收入,同時允許將部分資產主動投資于股票市場,股票倉位一般為0~20%。
而此次“提速”引發市場關注,不少基金公司打算上報這類產品,更有公司考慮將目前待批的二級債基修改成5%的最低股票倉位下限,以加快審核進度。部分銀行渠道也在與多家基金公司溝通,打算批量上架此類產品。
NO.4 公募基金持有科創板市值首次突破8000億元
從科技創新基金、科創主題基金,到主動權益類基金、股票ETF、“固收+”基金、公募FOF等各類型基金正在爭相布局科創板市場,公募投向科創板市場的規模持續攀升。
基金2024年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末,公募基金持有科創板市場總市值為8117.91億元,歷史上首次突破8000億元大關;在科創板總市值占比達12.8%,同比增長0.46個百分點,同樣創下歷史新高。
NO.5 寧德時代登頂公募第一股
近期,比亞迪市值時隔多年超過寧德時代,重新奪回深市市值第一寶座。比亞迪開年以來的強勢表現,正吸引更多配置資金進場。
不過,從公募基金的配置情況來看,在剛剛披露完畢的公募基金2024年年報中,寧德時代首次超過貴州茅臺,登頂公募持倉第一股。反觀比亞迪,配置其中的基金數量僅是寧德時代的一半,基金持股總市值甚至不足寧德時代的四分之一。
NO.6 賈成東:A股主動投資的黃金時代遠未結束
申萬菱信基金副總經理、基金經理賈成東近日公開表示,中國的主動權益基金仍是一個“長坡厚雪”的賽道,具備不可替代的生存空間與發展潛力,A股主動投資的黃金時代遠未結束。
展望2025年,在經濟穩步復蘇的態勢下,權益市場積極可為,結構性機會或大于系統性行情,而行業景氣度的分化有望成為超額收益的核心來源。
談及看好的細分領域,賈成東表示,高分紅板塊值得長期關注,在宏觀因素多變的情況下,高分紅板塊或將持續受到市場青睞。其次,新能源車領域也有不少優質標的值得挖掘。盡管該行業整體面臨產能過剩的問題,但隨著汽車成為中國家庭的“必選消費品”,部分走低價策略的車企因其獨特的生態屬性,有望分享行業紅利。此外,寵物板塊也存在結構性機遇。老齡化與單身經濟催生了“情感剛需”,相關調研顯示,不少消費者愿為寵物支付溢價。在這一趨勢下,不少國內寵物品牌在轉型進程中有望進一步打開市場空間。
NO.7 陳保國離任一只產品的基金經理
4月7日,西部利得基金發布公告稱,陳保國因業務調整,于4月7日離任西部利得研究精選混合基金的基金經理,該基金由此前共同管理基金的葛山繼續管理。
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西部利得研究精選混合A規模為0.04億元,西部利得研究精選混合C規模為0.54億元,陳保國管理該基金的時間為1年又12天,分別取得A份額21.06%、C份額21.55%的任職回報。
NO.8 4月7日ETF行情復盤
4月7日,市場全天低開低走,截至收盤,滬指跌7.34%,深成指跌9.66%,創業板指跌12.5%。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1.59萬億元,較上個交易日放量4502億元。板塊方面,電池、軟件開發、消費電子等板塊回調居前。
具體來看,創業板人工智能ETF、創業板200ETF回調居前,多只產品跌幅超15%。
上漲方面,農業股逆勢大漲,神農種業等漲停。養雞概念股一度沖高,湘佳股份漲停。兩只糧食ETF領漲,最高漲3.36%。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