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08 16:51:01
4月9日,美國計劃對印度實施26%的“對等關稅”,影響蘋果公司供應鏈。為規避高額關稅,據《印度時報》報道,3月27日至29日期間,5架滿載iPhone和其他產品的貨機從印度起飛,直抵美國。
每經編輯 段煉
遭到特朗普的所謂“對等關稅”當頭一棒,蘋果公司損失慘重。
自特朗普政府宣布實施所謂“對等關稅”以來,蘋果公司已連續三個交易日遭遇重挫,暴跌近20%,公司市值縮水638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68萬億元)。
派飛機從印度搶運iPhone回美國
蘋果供應鏈總監:與時間賽跑
4月8日,據《印度時報》報道,3月27日至29日期間,5架滿載iPhone和其他產品的貨機從印度起飛,直抵美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這是蘋果為規避特朗普所謂“對等關稅”而進行的緊急行動。蘋果供應鏈總監在內部會議上直言:“這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每延遲一天,美國倉庫就會損失800萬美元。”數據顯示,蘋果美國倉庫目前已儲備超150億美元的iPhone庫存,相當于去年第四季度美國市場銷量的3倍。
而隨著“對等關稅”政策落地,美國還將于4月9日對印度實施26%的對等關稅,印度產iPhone對美關稅將大幅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國宣布關稅政策之后,印度并未宣布對等反制,而是希望獲得美國關稅豁免。據《印度時報》透露,蘋果仍在評估新關稅對其全球供應鏈的長期影響,而價格調整可能會在全球范圍內實施,而不僅限于美國市場。
近年來,蘋果不斷加大在印度的生產布局,目前在印度主要專注于iPhone和AirPod的生產。過去五年,蘋果將印度的iPhone產能從0%提升至14%,并計劃2028年達到25%。不過印度市場存在明顯的供應鏈短板:印度本土零部件配套率不足30%,關鍵元件如A系列芯片、OLED屏幕仍依賴中國和韓國供應。
事實上,正是在特朗普第一個任期內,蘋果公司開始推動供應鏈多元化,包括將部分手機和耳機生產轉移至印度,將部分耳機、手表和電腦生產轉移至越南,并在馬來西亞和泰國增設電腦產品生產線。但特朗普政府計劃對東南亞國家普遍征收高額“對等關稅”,無疑將重創蘋果公司的供應鏈。
漲價不可避免?
美國消費者:不會買高價iPhone
美國媒體當地時間4月6日報道,美國推出的“對等關稅”可能導致蘋果公司在美國銷售的主要產品漲價。
據投行摩根士丹利的測算,美國加征關稅將使蘋果公司每年增加約85億美元的成本。路透社則援引分析人士的話稱,如果蘋果公司將關稅成本全部轉嫁給消費者,iPhone16 Pro Max的在美零售價將從現在的1599美元上漲到2300美元(約合16750元人民幣)。
不少美國消費者則表示,2300美元是個不能接受的價格。
美國消費者:無論如何,我不會花2300美元去買一部最新款蘋果手機,不會的。
美國消費者:我的蘋果手機已經使用大約三年了,再堅持兩年沒問題,我不會花2300美元去買一部蘋果手機。
而瑞銀分析師則估計,蘋果最高端iPhone的價格有可能漲價約30%。
巴克萊銀行分析師蒂姆·朗(Tim Long)預測,如果蘋果不提高價格,該公司每股收益可能下降15%。蘋果還可能重新安排供應鏈,尋求從其他關稅較低的國家進口到美國。
此外,還有分析認為,蘋果公司會與其供應鏈進行談判,讓這些供應鏈公司給予蘋果更低的定價。
彭博社報道認為,最新的關稅沖擊將是蘋果公司迄今面臨的最大考驗。即便蘋果加快多元化布局,進一步調整供應鏈,推動供應商降價,一旦關稅按計劃實施,蘋果仍將承受成本和利潤率壓力,將不得不考慮調整產品在美售價。
報道說,蘋果公司曾在歐洲和日本等地通過漲價應對稅收政策、匯率波動和通脹沖擊。蘋果公司理論上可以推遲到9月推出新一代手機時再調整價格,但這將使產品漲價而非硬件升級成為焦點。
彭博社認為,蘋果公司難以全面實現在美國制造產品,這需要至少5年時間才能啟動生產,且會使蘋果設備成本翻倍,極大推高蘋果產品價格,對公司和消費者來說都是災難性的。
美國資深股票分析師 丹?艾夫斯:在美國新建造一座工廠需要四到五年時間,就科技制造工廠和其他類型工廠而言,美國甚至沒有相應的基礎設施和勞動力基礎以支持建廠。
(聲明:文章內容和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編輯|||段煉 杜恒峰
校對|陳柯名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央視財經、界面新聞、公開資料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