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09 08:15:23
中國版平準基金來了,釋放穩市強信號!
央企密集表態,宣布增持、回購,增強市場信心;
量子計算新突破,“悟空”首次運行十億級AI微調大模型;
工信部推進低空信息基礎設施等標準研究,低空經濟產業加速;
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馬4月13日將舉行,機器人在北京街頭開啟首次路測;
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編輯 彭水萍
(一)重要市場新聞
1、4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央匯金公司重磅發聲。中央匯金明確了自己是資本市場上的“國家隊”,發揮著類“平準基金”作用。央行表示,必要時向中央匯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貸款支持。匯金負責投資,央行承諾給錢,中國版平準基金浮出水面,這有助于緩解市場擔憂情緒,提振市場信心。
2、4月8日,多家央企密集表態,宣布增持、回購,增強市場信心。中國誠通擬使用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資金1000億元,用于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國投集團正以更大力度開展股份增持、回購等市值管理工作。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加快實施旗下上市公司的增持計劃。中國電子通過加快回購、增持、并購重組等手段,促進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據不完全統計,從4月7日盤后至8日晚22點,超80家上市公司發布回購或增持公告,投入資金總額超百億元。本輪有不少上市公司回購增持行動使用了央行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
3、美股沖高回落,三大指數集體收跌,納指跌2.15%,道指跌0.84%,標普500指數跌1.57%錄得四連跌,道指盤中最高漲近4%,一度從高位跌超2300點;納指、標普500指數盤中一度漲超4%;蘋果、特斯拉跌近5%。中概股普遍下挫,百度跌超3%,京東跌超2%。富時A50中國指數期貨夜盤收跌1.59%,報12320點。離岸人民幣兌美元跌829個基點,報7.4278。
4、國際油價大幅下跌,美油5月合約跌4.07%,報58.23美元/桶;布油6月合約跌4.11%,報61.57美元/桶。黃金小幅上漲,現貨黃金漲0.03%,報2982.47美元/盎司;COMEX黃金期貨漲0.83%,報2998.3美元/盎司;COMEX白銀期貨漲0.49%報29.75美元/盎司。歐洲三大股指集體收漲,德國DAX指數漲2.48%報20280.26點,法國CAC40指數漲2.5%報7100.42點,英國富時100指數漲2.71%報7910.53點。
(二)行業掘金
1、據央視報道,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賽將于4月13日在北京亦莊舉行。隨著比賽臨近,相應參賽機器人于3月28日晚在跑道上進行了首次路測。據悉,有6家機器人隊伍參與本次路測,占到了所有參賽隊伍的近四分之一,包含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的天工機器人、來自北京昌平的松延人形機器人等。據介紹,要完成21公里的半馬,基本上每個機器人都要在途中進行幾次換電操作。人形機器人將與運動員在起點同時鳴槍起跑,共跑同一路線,但擁有單獨賽道,全程采用鐵馬隔離或綠化帶隔離的方式保障人機安全。
點評:具身智能是指將人工智能融入機器人等物理實體,賦予它們感知、學習和與環境動態交互的能力,是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方向之一。人形機器人作為具身智能的典型代表,被視為實現具身智能的最佳載體之一。具身智能作為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正逐步走向產業應用,推動專用機器人向通用機器人發展。隨著AI大模型加速驅動及科技公司研發積極推動,具身智能市場規模加速打開。預計未來五年,具身智能的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有望在2026年突破萬億規模。概念股包括漢威科技、漢宇集團、東土科技等。
2、據安徽省量子計算工程研究中心透露,本源量子、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機構聯合攻關,在中國第三代自主超導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真機上,全球首次運行十億參數AI大模型微調任務。實驗結果顯示,在參數量減少76%的前提下,訓練效果反而提升8.4%。這一成果不僅驗證了量子計算助力實現大模型輕量化的可行性,更為破解大模型“算力焦慮”開辟了新路徑。量子計算產業正處于“技術驅動向應用牽引”的關鍵轉折期,2025-2030年將是商業化落地的黃金窗口。
點評:量子計算作為下一代信息技術的核心驅動力,正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應用。技術突破、政策支持與市場需求共同驅動產業快速發展,其應用場景從專用計算(如優化問題)向通用計算拓展,推動金融、醫藥、能源等領域深度變革。中國“十四五”規劃將量子科技列為核心戰略。憑借政策支持與工程化能力,中國有望在量子通信、光量子計算等領域實現局部突破。概念股包括科大國創、國盾量子、迪普科技等。
3、4月8日,工信部印發2025年工業和信息化標準工作要點的通知,提出加快構建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標準體系,推進低空信息基礎設施等標準研究。開展低空產業等民用航空標準體系建設,加快基礎共性、關鍵技術、先進工藝、試驗方法、重點產品、典型應用、安全等標準研制。
2024年低空經濟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伴隨政策持續發布及完善,eVTOL技術進步及城市空中交通需求逐步提升,eVTOL航空器行業持續發展。3月28日,全球首張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運營證落戶合肥,中國低空飛行開啟載人時代。
點評:作為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低空經濟正逐步成長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新引擎。隨著政策紅利持續釋放與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速,低空經濟正從試點探索階段邁向全域落地新周期。在政策、基建與市場合力推動下,低空經濟萬億級市場規模將加速成型,成為城市經濟新增長極與全球消費市場新變量。參考地方低空經濟行動方案規劃節點,主要集中在2025-2027年,低空運輸類eVTOL預計在2026-2027年取證。無人機和eVTOL作為低空經濟的核心載體,未來10年市場規模空間廣闊。概念股包括天銀機電、蘇交科、商洛電子等。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