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人形機器人“開源大戰”:選擇“樂高式”生態,傅利葉N1能否打破行業技術壁壘?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11 20:47:02

          4月11日,通用機器人公司傅利葉宣布全面開源其小型人形機器人N1的硬件設計、控制代碼及算法模塊,并提供完整本體資源包。此舉旨在解決機器人行業跨學科開發難題,提高創新效率。傅利葉產品研發總監蔡宇圣表示,希望通過“樂高式”開源平臺,讓用戶快速上手并專注于自身擅長領域。

          每經記者 張梓桐    每經編輯 馬子卿    

          人形機器人風口熱潮下,行業玩家正在加速開源,以攻克技術難題。例如,NVIDIA(英偉達)于今年3月發布開源人形機器人基礎模型Isaac GR00T N1,并推出了加速機器人開發的仿真框架。

          4月11日,通用機器人公司傅利葉宣布全面開源其小型人形機器人N1的硬件設計、控制代碼及算法模塊,并同步開放涵蓋物料清單、設計圖紙、裝配指南、基礎操作軟件在內的完整本體資源包。在當日的媒體見面會上,談及傅利葉選擇開源的原因,傅利葉產品研發總監蔡宇圣對包括《每日經濟新聞》在內的媒體表示,機器人行業長期面臨跨學科、長鏈路的開發難題,許多研究者耗費大量時間在基礎硬件搭建上,導致創新效率低下。

          圖片來源:公司供圖

          蔡宇圣介紹道:“我們希望提供一個‘樂高式’的開源平臺,讓從業者、學生甚至愛好者都能快速上手,專注于自己擅長的領域。”在其看來,開源是現階段擴大生態的最優解,但企業必須同時證明自己跑通閉環的能力。在資本熱度與技術理想之間,如何平衡短期變現與長期投入,將是所有參賽者的共同課題。

          開源選擇“樂高式”生態:技術突破需要集體智慧

          蔡宇圣介紹,“樂高式”開源包含兩層含義:一是提供標準化模塊和詳細指南,幫助用戶從零搭建機器人;二是鼓勵基于基礎模塊的二次創新。蔡宇圣舉例稱,N1的開源顆粒度極細,用戶可自由改造機械結構或調整控制算法,“就像用樂高積木拼出全新模型”。

          據介紹,“Fourier N1”采用緊湊型硬件架構設計,身高1.3米,體重38公斤,全身擁有23個自由度。整機結構由鋁合金與工程塑料復合構成,在保證本體強度的同時保證關節靈活性。電池采用背部插拔式設計,單次連續運動續航2小時以上,滿足高頻測試與便捷部署需求。

          動力系統搭載傅利葉自研的“FSA 2.0”一體化執行器,結合自研控制系統,在提升運動穩定性與抗沖擊能力的同時,實現更高精度的位姿控制。實測最高穩定奔跑速度可達3.5米/秒,在保持輸出上限的同時兼備優越的動態響應能力。

          這一策略也與傅利葉此前開源的ActionNet靈巧手數據集形成互補。ActionNet面向具身智能算法開發者,而N1則瞄準硬件與系統集成領域,兩者共同構成“軟硬件協同開源”的生態基礎。傅利葉的開源戰略折射出人形機器人行業的階段性特征:技術突破需要集體智慧,但商業化落地仍需聚焦細分場景。

          從“炫技”到真實需求:社會對機器人技術的期待值在提升

          N1的構型與傅利葉此前發布的GRx系列有明顯差異——身高更矮、結構更緊湊,且經過超1000小時戶外復雜地形測試和72小時連續運行驗證。蔡宇圣坦言,N1定位為“開源試驗平臺”,而非直接商業化產品,其核心目標是技術驗證和社區孵化。

          對于近期行業頻發的“炫技式”演示視頻,蔡宇圣表示樂觀:“這說明社會對機器人技術的期待值在提升。”但他強調,傅利葉更關注實際場景需求。例如,N1的腳踝設計針對仿真與實際控制器的映射優化,長時序穩定性測試則解決了機械衰減等行業共性難題。他表示:“客戶需要的是能穩定運行數月甚至數年的產品,而非曇花一現的Demo(樣片)。”

          商業化方面,傅利葉堅持“核心零部件自研”策略。蔡宇圣透露,靈巧手、關節電機等關鍵部件均為自主開發,以確??焖夙憫蛻粜枨蟆M瑫r,開源生態有望成為人才與技術的外延儲備。“通過社區反饋,我們能更快迭代產品,甚至發掘潛在合作者。”

          蔡宇圣認為,開源與商業化并非對立。“企業競爭力在于執行效率和迭代速度,開源反而能加速技術驗證。”他舉例稱,N1未來可能通過定制化生產或高級功能模塊收費,而GRx系列將繼續聚焦行業客戶閉環需求。

          傅利葉將以企業身份牽頭社區建設、推動相關標準統一

          盡管開源模式備受關注,但蔡宇圣也坦言國內機器人開源社區仍存在碎片化問題。他認為:“目前多是單點研究項目的臨時開源,缺乏持續運營。”傅利葉計劃以企業身份牽頭社區建設,推動硬件接口、通信協議等標準的統一。

          對于近期AI領域熱議的MCP(模塊化兼容協議),蔡宇圣認為機器人行業可借鑒其思路,但需謹慎。“機器人系統復雜度高,接口標準化需充分驗證。”他透露,傅利葉已在內部嘗試模塊化設計,未來或推出行業通用方案。

          但值得注意的是,對于本體廠商而言,打造生態仍然具有重要意義。蔡宇圣認為,現階段打造生態能夠讓更多團隊近距離接觸傅利葉的產品、理念及開發思路,雙方相互交流反饋,達成合作共識,建立初期合作關系。這不僅有助于提升企業在人才吸引和社區影響力方面的競爭力,還能為新技術的論證提供良好的反饋渠道。

          然而,打造生態也面臨諸多挑戰,社區運營的重擔主要落在企業肩上,企業需要積極應對生態參與者和社區貢獻者的各類反饋、問詢及合作訴求。盡管初期投入巨大且任務艱巨,但從長遠來看,這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推動行業進步的必要之舉。

          那么,未來機器人開源一定是大勢所趨嗎?“在當下其實很難斷言開源就一定是正確且必然的走向,情況并非如此絕對。”在蔡宇圣看來,從歷史周期的視角來看,未來會出現開源與閉源呈現出交錯并存的狀態。

          傅利葉N1的發布只是開源進程中的一步。隨著更多企業加入開源,技術會不斷創新,產業生態會更完善,人形機器人有望在更多領域得到應用,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但也要看到,開源社區建設、技術標準統一、商業模式探索等方面還有很多挑戰,需要整個行業一起努力,才能開創人形機器人產業更好的未來。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45658956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開源 機器人 自動化設備 遼寧省 新型工業化 機器人概念 機器視覺 樂高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 亚洲国产一线免费观看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99视频 | 色综合综合久久88网色鬼 | 思思久久69视频 | 正在播放亚洲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