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15 20:05:54
貨運數據公司Vizion報告顯示,美國進口訂單在激增后崩潰,預訂標準箱數量和整體進口數量環比大幅下跌。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在即將與美國舉行的關稅談判中,日本不打算以妥協換取盡快達成協議,強調要詳盡分析特朗普關稅政策意圖。
每經編輯 張錦河
據券商中國4月15日消息,受美國總統特朗普掀起的“關稅風暴”影響,美國海運貿易正面臨驟然中斷的風險。貨運數據公司Vizion最新發布報告顯示:美國進口訂單在第一季度激增后出現了崩潰的跡象。
貨運數據公司Vizion對比2025年3月24日~31日與隨后一周(4月1日~8日)的數據,全部的預訂標準箱數量環比大幅下跌49%,美國整體進口數量環比大幅下跌64%。
分析稱,關稅已引發巨大不確定性,托運人在條件發生變化時緊急踩剎車。
央視新聞報道,日本首相石破茂日前表示,在即將與美國舉行的關稅談判中,日本不打算以不斷妥協方式換取盡快達成協議。
據共同社、《日本經濟新聞》等當地媒體報道,石破茂14日在日本眾議院預算委員會會議上說,他不認為不斷妥協以盡快達成協議是個好做法。他強調,要對美國總統特朗普有關關稅政策的意圖做盡可能詳盡的分析。
據悉,負責與美國就關稅進行談判的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計劃從16日起訪美。
特朗普在本月初簽署的關于所謂“對等關稅”行政令中,將對日本的關稅稅率設定為24%,引發日本政府不滿。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表示,美方此舉令人非常遺憾。美國政府實施的大范圍貿易限制措施,不僅可能對日美經濟關系產生重大影響,還可能影響世界經濟及全球多邊貿易體系。
美國特朗普政府多次聲稱,加征關稅將帶來“制造業回流的繁榮”。然而,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近日對供應鏈進行的最新調查認為,美國制造業不會是關稅政策的主要受益者。
CNBC的調查問卷發給了美國商會、全國制造商協會、美國供應鏈管理專業協會、美國零售聯合會等行業協會的成員以及速客物流公司、ITS物流公司等企業。大多數受訪企業回答,制造業回流美國可能會使其成本翻倍。
超過半數(57%)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不愿將生產轉移回美國的首要原因是成本太高;還有21%的受訪者表示,不愿在美國生產的首要原因是難以找到熟練勞動力。
65%的受訪者估算,在美國建立新供應鏈的成本至少是當前成本的兩倍或以上;61%認為,與其將供應鏈遷回美國,不如將供應鏈遷移到關稅較低的國家更具成本效益。
除了關稅之外,消費者需求、原材料價格以及“現政府難以制定具有一致性的政策”也被認為是影響供應鏈的主要問題。
當被問及是否認為特朗普政府“正在欺負美國企業”時,大多數受訪者(61%)回答“是”。
而在表示有興趣重建美國供應鏈的受訪者中,41%認為至少需要三到五年時間,33%認為需要五年以上。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券商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