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這家陜企凈利跌66.05%,“收廢品”不香了?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17 15:10:39

          2024年,中再資環發布年報,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66.05%,扣非凈利潤同比下降80.21%。公司營業總收入上升8.75%,但增收不增利。

          業績下滑主要因廢電回收補貼退坡,2021年補貼大幅減少30%,2024年處理基金變為專項資金支持模式。公司應收賬款高達52.15億元,是凈利潤的232倍。中再資環作為廢電回收處理頭部企業,面臨補貼斷供和應收賬款風險,未來盈利底線或受進一步挑戰。

          每經記者 張靜    西安    每經編輯 賀娟娟

          站在谷底和山頂的巨大落差,估計也只有這家陜企感受過了。

          主業為回收拆解“家電廢品”的陜西上市公司,中再資環(600217)近日發布了2024年年報,歸母凈利潤2247.24萬元,同比下降66.05%;扣非凈利潤1116.7萬元,同比下降80.21%。

          分季度來看,這家公司凈利潤的下滑更是驚人,公司三四季度歸母凈利潤和扣非凈利潤均大幅下跌,其中第四季度歸母凈利潤-4084.26萬元,同比跌433.01%;扣非凈利潤-4337.32萬元,同比暴跌709.32%;

          時間往前推一年,2023年第三季度,中再資環的歸母凈利潤則同比暴增3607.22%,為4186.05萬元。

          短時間內,如此大的業績反轉,發生了什么?

          增收不增利

          這里有必要再簡單介紹下中再資環,畢竟很多人對這家公司比較陌生,但如果提起秦嶺水泥,估計大家會很熟悉。

          沒錯,中再資環的前身是秦嶺水泥,早在1999年便掛牌上市,后因秦嶺水泥經營不善,巨額債務等原因,宣布破產重整,瀕臨退市。

          2014年,中國再生資源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借殼”秦嶺水泥上市,公司的主業也由水泥變更為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業務,此后廢電拆解物業務常年占到公司營收70%以上,2016年秦嶺水泥改名為中再資環。

          而“收廢品”這項業務,讓公司業績走出了谷底和山頂的巨大落差走勢。

          據2024年年報,公司營業總收入達到40.24億元,同比上升8.75%。歸母凈利潤僅為2247.24萬元,同比下降66.05%,扣非凈利潤更是降至1116.7萬元,同比下降80.21%。

          來源:中再資環公告

          將時間線拉長,回看重組后中再資環的業績曲線,2017年—2020年,公司的營收和凈利潤均逐年上升,在2020年達到頂峰。

          轉折發生在2021年,此后直到2023年公司整體增收不增利,歸母凈利潤從2021年的3.09億元,跌至2023年的6618.35萬元,已經“腰斬”。

          2024年的最新數據,中再資環繼續經營疲軟,營收達40.24億元,同比上升8.75%,但凈利潤繼續下滑。

          如果從單季度數據來看,這種下滑趨勢尤為明顯,三季度歸母凈利潤為-9889.37萬元,扣非凈利潤為-1.02億元,第四季度歸母凈利潤卻錄得-4084.26萬元,同比下降433.01%,扣非凈利潤為-4337.32萬元,同比下降709.32%。

          除了營收和凈利,中再環資毛利率也是一降再降,公司的2024年的毛利率為7.93%,同比減少了48.03%。

          具體到主業廢電拆解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年度拆解處理廢電2590多萬臺(套),同比增長19.6%,年度廢電拆解處理量再創歷史新高,拆解處理白電占比同比提高1.1%,廢電拆解物產出量60.93 萬噸,同比增長12.23%。

          然而,細究成本端,營業成本增速18.15%遠超營收增速8.75,廢電拆解物的毛利率僅為8.61%,同比減少8.39個百分點。

          可謂拆得越多,虧得越狠。

          補貼“斷奶”后

          當潮水退去,才發現大多數都是裸泳者。

          中再資環所處行業為廢電回收,主業為廢電拆解物,從行業前景坦白講,其實行業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據有關數據,電子廢棄物正以每年近20%的速度增長,成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固體廢棄物。

          而電子廢棄物中一些稀貴金屬蘊含可觀的回收價值,國內針對電子廢棄物回收利用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資源化產業發展已有十余年,中再資環算是電子廢棄物處理的頭部企業。

          但問題在于,參與電子廢棄物處理的企業,很多都是靠政策補貼驅動的“紙面繁榮”,一旦補貼退坡將其拋入市場,企業很難通過市場化手段消化成本。

          2021年,廢電回收行業廢電回收補貼大幅退坡,普遍下降30%左右,此后2024年處理基金變為專項資金支持模式,中再資環業績下滑的時間點恰遇與補貼退坡的時間耦合。

          來源:VCG41N2200827479(圖文無關)

          公司年報披露,廢電年拆解能力3578萬臺(套),年拆解量占納入廢電處理基金補貼企業總拆解量的30%左右。

          在年報中,公司坦誠,盡管公司做大了規模,但因國家對廢電處理行業獎補資金政策的影響,相比2023年,公司當期可獲取的廢電處理專項資金減少了1.08億元。

          而補貼資金減少,是公司主要財務指標同比出現較大幅度下滑的最主要原因。

          此外,拆解基金補貼到位周期較長,據公開查詢,經歷企業申報,相關部門審核、確認、核定,到最終支付,整體周期1至3年,直接推高公司的應收賬款,導致公司出現現金流周轉困難。

          據年報信息,中再資環應收賬款為52.15億元,占歸母凈利潤的比例高達23206.1%,即應收賬款是凈利潤的232倍,這一比例異常高,在A股屬于罕見記錄了。

          隨著政策補貼進一步退坡,需要拷問的是,其會不會進一步擊穿公司的盈利底線,受補貼影響,應收賬款風險有沒有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對此,記者致電采訪了中再資環,對方董秘辦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其無權接受采訪,董秘出差亦無法給記者提供聯系方式。隨后,記者發去采訪提綱,但截至發稿,亦未收到對方回復。圖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中再資環 環境治理 陜西省 供銷社 垃圾分類 節能環保 補貼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一级中文字幕免费乱码专区 | 一级a爱视频日本免费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 午夜国产人人精品一区 | 亚洲色大成网\站久久久 | 先锋每日更新在线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