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國藥股東權益(凈資產)變化圖
*ST國藥(600421,SH)在2006年大股東以3924萬元用于對山西云中制藥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山西云中)增資,增資后所持股份卻由非關聯方某公司持有。2006年6月,又向山西云中提供1900萬元擔保。
2006年底,國藥科技將其旗下最賺錢的子公司湖北春天醫藥有限公司,附帶著大塊的鄭店街土地使用權,最終在被*ST國藥在未走法定程序的情況下轉讓,轉讓價格僅為7130萬元。而在2006年初,*ST國藥在春天醫藥的權益價值已達1.09億元,粗略估算春天藥業其土地價值就達6億。
由此導致的結果是,公司股票自2008年5月5日起,被上交所實行其它特別處理警示,并改簡稱為“ST國藥”。從此踏上了四年多的漫漫ST之路。
縱觀*ST國藥虧損黑洞的形成過程,令人嘆為觀止,特別是在湖北證監局立案稽查后,莊家的資本運作仍在向前推進,最終以“金蟬脫殼”的形式勝利出逃。如今,武漢東湖新區財政局拿著納稅人的錢,來填莊家留下的黑洞,那么這到底是在為誰買單呢?[詳細]
*ST國藥股東權益(凈資產)變化圖
7億資產的消亡
2004年,*ST國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時名“春天股份”),募資2.65億元,到2006年底,凈資產達到4.76億元。最盛時的*ST國藥,擁有多家子公司,和在武漢、鄂州的多塊土地使用權。
2007年,*ST國藥凈資產由2006年末的4.76億下降到2867.17萬元,2008年凈資產變為負的2.5億元。短短兩年間,凈資產由正轉負,下降幅度達到7.26億元。[詳細]
優質資產被掏走:僅土地就值3個億
2007年以前,春天醫藥是*ST國藥最大的收入和利潤來源。
得注意的是,春天醫藥旗下有一塊土地,與春天醫藥一同被轉讓,該地塊為武漢市江夏區鄭店街的一塊工業用地,使用年限50年,面積約20.29萬平方米。以上述地塊作為對比粗略估算,鄭店街土地到如今轉讓總價應可以超過6個億,即使按轉讓后僅能獲得50%的土地補償款計算,*ST國藥賬面收益仍能超過3個億![詳細]
分外明顯的賠本生意
和賣掉春天醫藥的種種暗箱操作相比,*ST國藥對山西云中的“投資失誤”則分外明顯。
2006年1月,*ST國藥出資3924萬元,認購山西云中制藥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按出資比例,國藥科技應占到山西云中54.5%的股權。但*ST國藥方面稱,自2006年5月25日起,將持有山西云中的54.5%股權交由北京新奧特集團有限公司代持。“代持”的結果,就是這份3924萬元的股權投資如今仍未拿回來。同樣不翼而飛的,還有位于武漢市洪山區卓刀泉小河村85號的另一塊工業用地。[詳細]
2007年7月,時任*ST國藥董事長廉弘、總經理周雪華、財務負責人惠忠、前任董事長閆作利、前任董事張躍偉受到上海證券交易所公開譴責。
被譴責事由為:2006年,*ST國藥以3924萬元用于對山西云中制藥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山西云中)增資,增資后,對山西云中應有的54.5%權益卻轉由非關聯方某公司持有。2006年6月,又向山西云中提供1900萬元擔保。以上情況均未經董事會審議,也未及時披露。
2009年年報中顯示,到2008年中,證監會武漢稽查局對*ST國藥的調查工作尚未結束。2008年年報中,上述立案調查工作仍是“尚未結束”。
而在2010年中公布的2009年年報中,再無對此項立案調查的進度提示,*ST國藥同時聲明:本年度公司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公司股東、實際控制人均未受中國證監會的稽查、行政處罰、通報批評及證券交易所的公開譴責。
兩樁金額巨大的股權交易未走法定流程,證監會調查無果而終,但本網發現,*ST國藥的巨額資產流失,正是發生在以上過程中。[詳細]
2012年最后一個交易日,上市公司*ST國藥連續發布兩則公告,宣稱2012年最后5天實現了兩筆巨額收益。首先是12月26日,*ST國藥收到一筆約1.2億元的土地補償款。系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財政局為某房地產開發公司“代為支付”。接著在12月27日,*ST國藥又收到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財政局下撥的2012年度財政補貼款,合計7438萬元人民幣。如果年前未能獲得這兩筆收入,那么*ST國藥將以凈資產為負、連續三年凈利潤為負的狀態, 迎接退市的命運。
武漢東湖新區財政局一擲數億,將從退市懸崖邊緣拉回,同時也等于是為某位資本玩家掏空上市公司資產留下的窟窿買了單。[詳細]
土地拍賣利好消息也無法阻擋新進大股東大幅減持
對于土地拍賣帶來的扭虧利好,最不買賬的是*ST國藥2009年新進的大股東。從2012年8月31日起,直到2012年11月20日,*ST國藥的大股東武漢新一代科技有限公司連續發布減持公司股份公告,稱通過二級市場和大宗交易減持股票。
仰帆投資是在2009年4月份,通過股權受讓的方式控股武漢新一代科技有限公司,進而成為*ST國藥的實際控制人。成為*ST國藥的實際控制人之后,仰帆投資一直謀求將旗下以上海凱迪(集團)有限公司為核心的房地產業務以23億元估值注入*ST國藥,實現借殼上市,卻因證監會暫停審批地產企業借殼上市重組事宜而遇阻。[詳細]
每經網特別策劃 編輯:吳永久 制圖:劉煜 時間:2013年01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