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在華制造的產品都是“中國造”
2010-09-14 01:35:37
每經記者 湯白露 李卓 發自天津
溫家寶致辭要點
◆一攬子計劃適時必要,財政和金融風險處于可控
◆中國改革已到攻堅階段,深化經濟政治體制改革
◆進一步穩房價,抑制國內房地產投資投機性需求
◆推進收入分配改革,提高居民初次分配收入比重
◆外企享國民待遇,政府采購對中外企業一視同仁
9月13日,第四屆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天津開幕。來自88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多名代表參會的盛況,讓世界再次矚目中國。
除了各項既定程序之外,本屆達沃斯論壇的開幕式讓人記憶深刻。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懷著一顆敬畏之心,接連向溫家寶總理提問。
“我想問的第一個問題是,‘十二五’規劃將重點發展哪些產業,哪些是政府重點推廣的領域?”緊接著施瓦布提出了更加尖銳的第二個問題。
他頗為謹慎地問道,最近有跨國公司指出,中國的經商環境似乎在惡化,這種觀點是否誤解了中國政府相繼出臺的有關政府采購和自主創新的有關文件?
而國家總理溫家寶在接下來的致辭中對上述提問進行了精彩回應。溫家寶說,“所有依照中國法律在中國注冊的企業都是中國企業,它們制造的產品都是中國制造,它們研發的創新產品也都是中國創造。在中國境內注冊的外資企業都享受國民待遇?!?br/>
施瓦布向中國“提問”
有關與會人士認為,施瓦布此次提出的這兩個問題,其歸結點在于,跨國公司如何適應新的經濟環境與競爭格局?
在回答施瓦布的第一個問題時,溫家寶總理說,“我們正在制訂十二五規劃,從大的方面,是促進第一、二、三產業平衡發展;第二,在加快推進工業化與城鎮化的進程中,加強發展農業?!?br/>
溫家寶同時指出,“在推進工業化中,要特別重視與人口、資源、環境有關的產業以及節能環保產業。因此我們提出,要把節能環保、信息技術、高端制造、航天航空等產業作為戰略新興產業?!?br/>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施瓦布的第二個問題很明顯是部分跨國公司誤解了中國政府相繼出臺的有關政府采購和自主創新的有關文件。
就在9月13日上午,梅江會展中心舉辦了一場電視辯論會,主題為《在中國的跨國公司:未來之路》。通用電氣國際總裁兼首席執行官FerdinandoBeccalli-Falco認為,毋庸置疑,中國肯定會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所以需要跟中國打好交道。但是他還表示,在中國的成本肯定會上升。
可口可樂太平洋集團總裁GlennJordan表示,中國市場演變得非???,作為跨國企業,必須緊密監控跟蹤市場的變化,分析變化帶來的影響。他還表示,可口可樂在中國發展非常好,并承諾將繼續對中國進行投資,可口可樂和中國的未來發展將融為一體。
羅森總裁兼首席執行官TakeshiNiinami則說,“中國很多城市有很好的合作誠意,紛紛邀請前去開店,只是還存在一些壁壘,某些領域跨國公司尚不能介入?!?br/>
對于上述種種疑問,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表示,外企在中國面臨的市場環境不停地在發展,但是在中國,市場和政府的引導是良性的。他說,中國的稅收制度越來越規范,外資企業與內資稅收拉平,原來的優惠政策被取消。這些新的環境變化,都讓原來享受超國民待遇的跨國公司感覺到了巨大的經營壓力。
針對敏感的政府采購,賈康指出,中國要加入政府采購的談判,現在各種觀點還處于磨合階段,對發展中國家,要給予一些特別條款,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把本土的產品擺在優先地位,談判過程大概是5~10年。
平等對待外商投資企業
在上述跨國公司的電視辯論會之后,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把辯論會上的問題帶進了開幕式上。
對于施瓦布的提問,溫家寶總理給予了耐心解答。他說,外國企業在中國投資的增長,已經說明外國企業對中國的信心并沒有失去。但是最近議論比較多的是關于自主創新、知識產權和政府采購,這個問題不完全是外國公司的誤解,同政策不夠明確也有關。
溫總理說,“最關鍵的是兩句話,一句話是所有在中國的外資企業都享受國民待遇;第二句話就是在自主創新、政府采購和知識產權保護上,我們將一視同仁、平等對待。我們將完善政府的有關規定和法規,同時我們將積極地參與國際政府采購協定?!?br/>
目前,中國是世界上吸收外資最多的國家之一,全球500強企業中已經有470多家在中國落戶,截至今年7月底,中國已累計吸收外資1.05萬億美元,連續18年居發展中國家首位。
今年1~7月,我國吸收外商投資同比增長了20.7%,外商投資企業在中國總體運營情況良好,取得豐厚的回報,不少企業已經成為其母公司全球業務增長的亮點和利潤的中心。
“在這里,我要重申,所有依照中國法律在中國注冊的企業都是中國企業,他們制造的產品都是中國制造,他們研發的創新產品也都是中國創造,在中國境內注冊的外資企業都享受國民待遇?!睖乜偫斫忉屨f。
溫家寶指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將保護知識產權提高為國家戰略。更為關鍵的措施在于,我國將繼續完善涉外經濟法律法規和政策,改善外商投資興業的環境,也希望各類企業嚴格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在中國依法經營,共享中國繁榮進步帶來的機遇和成果。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