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0-10-15 15:20:25
商務部發言人:人民幣匯率不能成為美方國內問題的“替罪羊”和“避雷針”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15日表示,美方以中國在中美貿易中存在順差為由認定人民幣低估,并試圖以此對中國產品采取歧視性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嚴重違反世貿規則,是無理和錯誤的。他說,人民幣不能成為美方國內問題的“替罪羊”和“避雷針”。
如不出現延期,美國財政部將于當地時間15日向國會提交今年下半年的《國際經濟和匯率政策報告》,報告中是否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受到廣泛關注。
姚堅在此間舉行的商務部例行記者會上就相關問題回答提問時表示,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過程中,中國堅持擴大進口政策,不刻意追求順差,從主要貿易伙伴的進口持續加快。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從日本、歐盟、美國的進口增速分別達38.4%、33.4%和33.8%。與此同時,中國貿易平衡狀況繼續改善,9月份順差降至5個月以來的最低點。姚堅認為,下一步中國順差減少的趨勢不會改變。
他表示,按照經濟學界的通常概念,一國經常項目占GDP的比重在正負5%的區間內都是恰當的。中國今年上半年貿易順差和經常項目分別占GDP的2.6%和5.3%,基本在正常區間內。
姚堅說,美國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之前曾有過長達93年的貿易順差歷史,而中國迄今順差只有十余年。他說,受到貿易結構的影響,2010年前3季度中國一般貿易逆差364.1億美元,加工貿易則出現順差2256.6億美元,其中大部分由包括美企在內的外資企業獲得。
“拿順差問題做借口強壓人民幣升值完全是無理的,錯誤的。”姚堅說,美國不能以匯率問題為借口轉移其國內就業和增長的矛盾。
雙邊貨物貿易只占中美兩國經貿規模的四分之一,只是中美經貿關系一個方面,姚堅說,在服務貿易方面,美國每年對中國的出口額在200億美元以上,5萬多家在華運營的美資企業每年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達2200多億美元。
據姚堅介紹,自中國人民銀行今年6月重申匯改以來,人民幣已升值了2.4%。他表示,中國外貿企業在參與國際化的過程中,結構發生變化,外商投資企業和民營企業成為出口的主要動力。這些企業的應變能力強,將通過改進產品質量和設計提升競爭力以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但對于盈利率只有2%-3%的一些行業而言,大的匯率波動會影響其出口,進而影響就業。
這不僅會對中國自身經濟造成影響,他分析說,2009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達50%,中國已經成為美國的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如果中國國內經濟增速下降,必將會對全球復蘇造成影響,也不利于美國出口的發展。
他說,在匯率問題上,中國下一步會繼續按照本國的發展水平、國際收支狀況、企業經營和就業情況做出自主選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