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07 01:19:17
每經記者 程元輝 發自上海
丁磊認為,目前整個別克品牌已經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全球科技、全新別克,更在產品和品牌服務上有了一個提升。別克豪華商務車GL8的誕生也是全球科技全新別克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今后5年和10年別克將按照這個思路發展。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觀察,在別克品牌上攻的同時,雪佛蘭也將上探到更高的價格區間。
分析人士認為,別克品牌和雪佛蘭的品牌上攻策略或給寶駿品牌騰出市場空間,上海通用與上汽通用五菱完成品牌再分工,從而完成通用品牌在中國的矩陣。不過,上海通用副總經理蔡賓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否認了這一說法。
但伴隨別克品牌上攻計劃的實施,包括別克、雪佛蘭和寶駿在內的通用系品牌將重新分配市場和品牌定位,通用在中國市場的品牌勢必進行一個變陣的過程。
企業精神推動上海通用發展
NBD:上海通用1%的股權轉給上汽集團之后,上海通用有哪些變化?
丁磊:1%對上海通用的管理沒有實質性的影響,是上汽和通用之間的一種安排。近來上汽和通用戰略上的合作更加緊密,為合資企業上海通用的可持續發展營造了非常好的外部環境,這些都會促進上海通用未來的健康發展。
通用汽車在IPO之前轉讓過上海通用1%的股權給上汽,上汽占51%,通用汽車占49%,這是一個概念。這一次通用汽車IPO以后,上汽又去購買新通用的0.97%股權,這次上汽購買是普通股,和合資企業的股份管理沒有關系。
NBD:2008年上海通用稱進入“第二次創業”,您怎么評價上海通用目前所處的階段?
丁磊:大家記得2008年的金融危機,在金融危機這一大背景下上海通用做不好可以找種種借口,但是上海通用沒有受到這樣一種影響,是因為企業精神的推動。經歷了金融危機這樣一種考驗,應該說沒有什么力量能夠阻止上海通用前進了。
上海通用已經發展到這樣一個程度:從過去低谷恢復到良好的狀況。上海通用對現在的境界已經非常自信,企業本身的推動力能夠讓企業不斷戰勝挑戰和困難,也會推動這個企業做很長遠的規劃。
NBD:上海通用未來還有哪些規劃?
丁磊:關于上海通用今后的發展,無論是別克品牌還是上海通用,我們都持“從零開始”的態度,雖然經過了2008年到2010年的考驗,雖然經過了12年從行業看來比較輝煌的發展,我們現在的心態就是從零開始。因為時代不一樣了,過去的成績或者過去的經驗都沒有用的,今天就是考慮明天,考慮明年。大家把心態調整到第一年的心態,始終保持創業開拓的精神,這樣的企業才有生命力。
明年市場保持20%的增長
NBD:上海通用近幾個月都保持10萬輛的銷量,有沒有“拉傷”跡象?怎么看明年市場的增長?
丁磊:拉傷?絕對沒有這種情況。我認為現在這種狀態是非常自如的,我相信后面幾個月單月銷量也不會低,我們連續兩個月單月銷量超過10萬輛,這是自然而然發生的,企業已經擁有平常心了。
長期來看,中國市場在未來5年甚至10年里保持一個快速增長的大勢是不會變的,每個年份會有一些上下的波動,我認為2011年大概是20%左右的增速,其中上半年會高一點。
NBD:您怎么看通脹壓力對汽車市場的影響?
丁磊:在我看來目前中國的通脹應該說還是比較溫和的,這樣情況對汽車銷售心理上不會產生很嚴重的影響,但如果通脹繼續持續會有些影響。倒是交通能源這些問題,如果國家采取比較強硬的措施會抑制消費。但是國家從拉動內需,保持經濟持續發展角度考慮,除了房地產以外汽車消費也是一個重點的領域。所以說,我認為整個宏觀政策和環境不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增速有所放緩的主要原因是這兩年的連續高速增長,我們估計明年乘用車產銷大概在1350萬輛到1400萬輛。
NBD:上海通用跟通用汽車合作一直講歐美技術、全球平臺,那么對于什么時候與通用進行全球銷售渠道合作等問題有沒有做一些規劃?
丁磊:過去我們是將通用的產品在中國裝配之后出口。這次賽歐是我們自主研發、自行生產然后出口,這是很大的跨越,包括上海通用的GL8和豪華商務車,還有我們還在開發的產品,出口機會都很大。
我們高級代表團也會訪問智利,因為智利今年一個季度就買我們四五千輛車,智利的市場不大,也就10來萬,一個季度就買我們四五千輛車,明年要的量更大,明年是萬級的數量。賽歐出口智利沒有客戶抱怨,客戶對于這部車非常滿意。通過GM這個渠道,我們這次出口非常理想。我想今后上海通用出口也會走這樣的道路,我們爭取多開發多制造中國的產品,然后依托通用和上汽國際的經營渠道,逐步做大我們的出口。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