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12 01:11:18
每經編輯 王雅潔 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王雅潔 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日前,國資委召開中央企業采購管理提升專題培訓。國資委副主任邵寧發表講話時要求中央企業加大集中采購,通過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向供應鏈管理轉變、加強懲防體系建設及不斷創新采購管理等方法和手段,準確把握采購管理發展方向,盡快建立集中、高效、透明的采購管理體系。
邵寧表示,從采購管理體制上來看,絕大部分中央企業通過建立健全制度,優化改進流程,實施權力分置,開展激勵約束等措施,實現了采購管理中“隱蔽的權力公開化,集中的權力分散化”和“責任明確,獎懲嚴明”。從采購理念上來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為訂單而采購成了一條重要規律,得到中央企業的普遍認同。
采購管理作為供應鏈管理的重要環節,不僅在根本上影響著企業的經營成本,更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也一直是國有企業管理的難點和重點,被稱為企業管理領域的“黑箱”。上世紀90年代,一些國有企業采購工作只看誰給的好處多、回扣多,或者只看誰的關系硬,導致“人情物資”、“關系物資”、“高價物資”和“假冒偽劣物資”的泛濫。
邵寧說,經過十多年的改革發展,中央企業的采購管理正從粗放式逐步向集約化轉變,成效十分顯著,許多央企的采購管理工作都取得了明顯的進步,探索出了一套具有鮮明國企特色、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比如,國家電網的集中招投標、武鋼的鐵礦石跨國采購等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許多做法已經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接軌,為這些企業邁向世界一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邵寧指出,雖然中央企業采購管理工作成效顯著,但仍存在采購管理水平參差不齊、部分企業對采購管理提升的認識不夠到位、信息化手段利用率不高、跨國采購管理經驗不足、采購專業人員不足等問題。
目前,相當一部分中央企業擁有較大規模的海外業務,時常要進行跨國采購。但是海外市場風險高、外部環境復雜,且中央企業的業務大多分布在經濟欠發達國家和政治風險較大的區域,所在國工業基礎比較薄弱,生產作業裝備和物資供應等可用資源不足,同時,各國的政治、法律環境也不相同。而中央企業跨國采購的經驗又不夠,很多時候容易吃虧上當。
針對這些問題,國資委要求中央企業要加大集中采購力度。邵寧指出,無論對于國外企業還是國內企業,集中采購都是企業采購管理的大勢所趨。將全集團的需求整合起來,通過集中采購,形成合力,不僅提高企業的議價能力,降低采購成本,更能通過集中化的統談統簽、統談分簽等靈活的采夠手段,不斷提高采購工作效率,節約企業經營成本。同時,集中化的采購,還利于統一的監督把控,預防腐敗等行為的出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