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21 01:02:55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韓海龍 發自深圳
每經記者 韓海龍 發自深圳
“中小企業、科技創新、金融創新將成為未來30年中國經濟和持續發展的三大主題詞。”在2012產業金融創新與發展高峰壇的主題演講中,全球中小企業聯盟執行主席王家卓以此結尾。
中小企業科技創新生力軍
中國經濟經過30年發展,已經面臨一個重要轉折點,傳統的經濟增長模式不可持續,已經是全國上下一個普遍的共識。
“我們需要作出三方面的改變,一是從出口拉動和投資拉動向內需拉動的轉變,二是從能源耗費和環境破壞向能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轉變,三是從以低勞動力成本為主打向以品牌競爭、科技創新為主要競爭力轉變。”王家卓表示,未來中國經濟要可持續發展必須轉變為以品牌競爭的戰略,所以科技創新在未來中國經濟發展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王家卓看來,科技創新的關鍵正是中小企業。
經過30年發展,中國的中小企業已經到了讓人不得不關注的地步,世界其他國家中小企業數量一般占比在95%以上,在中國這個比例則達到99%以上,對GDP增長貢獻也在50%以上,利稅方面貢獻度也超過了60%,對就業貢獻更是在75%以上。
“最關鍵的是,中小企業具有許多大型企業,尤其是壟斷型大型企業所不具備的迫切性和商業動機。”王家卓道出了為何中小企業會在科技創新中地位舉足輕重的原因。
金融創新助力科技創新
長久以來,中小企業在獲得外源性資金支持方面一直存在困境。
“其中原因有很多,包括金融市場信息不對稱、企業財務信息不規范、貸款抵押資產不充分、信貸歷史無記錄、風險程度多變性、規模效應考量不經濟等。”王家卓認為充分了解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根源是金融創新的前提條件。
需要注意的是,一個企業在不同階段對于資金數量以及來源的要求也會有所不同。
以美國的情況為例,從股權資金來源角度看,來自企業家自有資金約為31%,天使基金占比不到4%,風險投資占比不到2%,其他資金來源大概占比在12%;從債務資金來源角度看,商業銀行大概占18%的比例,財務公司不到5%,其他金融機構3%,非金融機構貿易信用16%,其他商業不到2%,政府不到0.5%。
王家卓稱,“三大資金來源主要是自有資金、商業貸款、風險投資。”
在綜合考慮上述因素后,王家卓認為,應該從政府制度安排、風險控制技術與盈利模式、中小企業財務信息規范化等三方面來解決問題。
“政府方面,需要協調各部門信息,完善中小企業征信體系,開放金融市場,準予民間資本進入,增加合法可貸資金機構樂觀數量并建立多層次融資體系。”王家卓強調,“中小企業信貸機構應該大力開發適合中小企業特點的風險控制技術和盈利模式,只有符合一定條件的企業才有資格獲得資源支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