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21 01:02:57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趙陽戈 曾劍 實習記者陳賢麗
每經記者 趙陽戈 曾劍 實習記者陳賢麗
下周末,英國倫敦當地時間7月27日晚上8點12分,第三十屆英國倫敦奧運會開幕。如此大的體育盛事對于市場來說,意味著什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A股的歷程中,市場共計經歷了5屆夏季奧運會,遺憾的是這5屆奧運會的時間段內,A股市場有4次都是下跌的。業內戲稱,奧運開幕宛如“魔咒”來襲。
但是,市場往往是不按常理出牌的地方。類似中國國旅(601888,收盤價30.25元)的相關個股,其走勢已經脫離大盤的拖累,顯得很活躍。那么,在市場資金積極尋找突破口的當下,奧運概念股的“魔咒”會又一次延續嗎?
A股的“奧運魔咒”
一直以來,奧運行情就是A股市場的熱門話題,每逢進入奧運時間,對“奧運板塊”的研究報告也是鋪天蓋地。不過,分析歷史數據發現,對“奧運板塊”行情的把握其實相當不容易。
據公開信息顯示,自A股市場1990年底誕生以來,共計經歷了5屆夏季奧運,分別為1992年7月25日~8月9日的第二十五屆西班牙巴塞羅那奧運會、1996年7月19日~8月4日的第二十六屆美國亞特蘭大奧運會、2000年9月15日~10月1日的第二十七屆澳大利亞悉尼奧運會、2004年8月13日~8月29日的第二十八屆希臘雅典奧運會,以及2008年由中國主辦的第二十九屆北京奧運會,召開時間為2008年8月8日~8月24日。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奧運時間”的A股市場表現后遺憾的發現,上述“奧運時間”中,A股市場的漲幅分別為-11.98%、2.55%、-3.5%、-3.48%和-11.82%。也就是說,除了第二十六屆奧運會期間A股市場略有小漲外,其他4次全部錄得下跌,也難怪市場中有奧運“魔咒”一說。
股民的“奧運情結”
不過,雖然頭頂“魔咒”之名,但奧運的到來,多多少少還是會在A股市場掀起風浪。
比如表現到極致的2008屆奧運,涉及的奧運概念股早在2007年就已經展開炒作,尤其是2007年11月~2008年1月期間,以中體產業 (600158,收盤價6.47元)、北京旅游(000802,收盤價8.86元)、首商股份(600723,收盤價8.12元)、全聚德 (002186,收盤價34.94元)等龍頭股均遭到市場的持續爆炒。尤其是中體產業,由于該股是國家體育總局控股的唯一上市公司,也是北京申奧的策劃主體之一,更是北京奧運會票務代理獨家供應商,并正式成為北京奧運會特許零售商。顯然該公司在奧運項目建設中享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而這些頭銜都是市場資金青睞的炒作由頭,中體產業當時的翻番行情也就順理成章地成了眾望所歸的事。
但當股民對2008年奧運行情滿懷期待時,2008年8月8日奧運會開幕當日,上證指數暴跌4.47%,奧運概念股炒作出現集體退潮。曾經炙手可熱的北京旅游、首商股份、中體產業、全聚德等奧運概念股,轉眼間成了市場領跌的“龍頭”。據統計,在北京奧運會期間(8月8日~8月24日),中體產業累計跌幅近50%,北京旅游、首商股份等累計跌幅也都超過了30%。事后有人直呼,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就等于A股奧運行情的閉幕。
實際上,除了2008年之外,在2004年、2000年兩屆奧運之際,A股市場曾在當年的1月~3月有過一季度的行情,不過那時候,涉及到的奧運概念股沒有現在這么豐富,整個A股市場也沒有如今的規模,參考性和可比性并不太大。
券商這次比較謹慎
需要指出的是,2008年那次奧運概念股的炒作,其背后的功臣離不開券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邁博匯金網站上可以看到,就2008年奧運主題投資機會,券商的價值股挖掘從2006年7月開始,至2010年3月橫跨了3個年頭又8個月,涉及到公司調研、投資策略、行業分析等的研究報告共計有317篇,屏幕上顯示了7頁之多。不可否認的是,這300多份研究報告中,精華與糟粕共存。因為寫得太早,沒人關注;因為寫得太晚,涉嫌忽悠人接盤。只有發布時間在2007年11月左右的研報,才可算得上是選準了時點。這些研究報告成為令市場投資者獲利最大的“錦囊”。
有了前車之鑒,在今年倫敦奧運即將開幕之際,券商反而集體禁口。截至目前,只有4篇關于奧運主題的研報,似乎券商的關注也隨著今年大盤的步步走跌,變得漫不經心,淡定了很多。
但市場往往不按常理出牌。從盤面上看,雖然涉及本屆奧運會的個股不比2008年多,但并不乏活躍的跡象。
比如,搞旅游的中國國旅,倫敦奧運外加暑假旅游高峰,股價走勢明顯強于大盤;再比如樂視網(300104,收盤價24.5元),這只為“宅”在家里看奧運的看客提供服務的新媒體品種,走勢也是獨立獨行,不在大盤左右范圍之內。
當上證指數2132點這一 “豆腐金剛底”觸手可及之時,跳出來說話的各路神仙也不少,中華老字號、新三板、寧波減負等概念層出不窮。那么,從歐債危機的中心——希臘傳遞過來的奧運圣火,對接下來的A股市場來說,到底影響幾何?是成為概念股輪動的一個契機,還是僅僅作為“魔咒”的延續,只有市場自己才能有正解了。
/五大受益板塊/
航空旅游
受益公司:中國國航、南方航空、中青旅、中國國旅受益指數:☆☆☆☆☆理由:雖然此次奧運會遠在千里之外的倫敦,但是隨著現代交通工具的發展,距離已經不是問題。愛好奧運的人們首選的交通工具自然是飛機,因此,航空公司也能從此次倫敦奧運中分得一杯羹。
毫無疑問,歷屆奧運會的舉辦城市都是旅游和商務活動的熱點。隨著7月27日倫敦奧運會開幕式的臨近,倫敦作為這屆奧運會的舉辦城市,備受各國公眾的關注。而這種關注,也給航空業帶來了大筆生意。而另一方面,此次倫敦奧運會的開幕時間,正是歐洲傳統的出游旺季和留學生暑期回國高峰,游客和學生客源進一步提升了倫敦航線的熱度。
實際上,國內各家航空公司已經未雨綢繆,提前做好了準備。6月6日,南方航空(600029,收盤價4.51元)開通了廣州至倫敦的直飛航班,每周3班,班期為每周三、周五和周日。5月2日,中國國航(601111,收盤價6.44元)也推出了北京至倫敦蓋特威克機場的直飛航線。加上之前已有的航班,中國國航目前運營的從北京到倫敦的直航航班每周就有11班。顯然,南方航空和中國國航都看中了倫敦奧運會帶來的巨大商機。
從目前情況來看,航空公司增加航線、加密航班的行為已經獲得收益。從5月中旬開始,國內各大城市至倫敦航線的機票價格就全面上漲,6月底的機票價格漲幅已達到5月初的60%;隨著奧運會開幕式的臨近,據悉,7月中旬從上海直飛倫敦的機票與上一季度同期相比上漲了2~3倍。可以預見的是,航空公司將從倫敦航線的運營中獲得較好的收益。
此外,各大旅行公司顯然也能搭上倫敦奧運會的順風車。
一般來講,歐洲游本從6月開始就開始進入旺季。這是因為,隨著高考、中考等考試的逐漸結束,暑期來臨,旅游主力軍之一的學生有了充足的時間。同時,6、7月也是歐洲天氣比較好的時節,這個時候前往歐洲的游客比較多。部分旅行社這段時間的營收竟占到全年份額的六成。加上倫敦奧運會的助力,對旅行社來講無疑是占盡天時、地利。而英國政府此前表態,在倫敦奧運會舉辦期間,其對中國公民簽發簽證的數量將不設上限。并從4月30日起,所有在中國提出的英國簽證申請,都將通過互聯網在線預約和提交,以減少申請者的等候時間。這無疑為中國游客游覽倫敦奧運會設置了便捷通道。
體育開發
受益公司:中體產業、小商品城受益指數:☆☆☆理由:奧運激情有望促進體育產品的熱銷。
想要進入奧運會比賽場館需要什么?門票。2011年1月,中體產業聯手凱撒旅游成為2009年~2012年中國奧委會票務及接待服務類供應商,在中國轄區內獨家提供倫敦奧運會的門票銷售及接待服務。
比較有意思的是,奧運會等體育賽事的舉行,體育彩票也將受益。奧運期間精彩的足球、籃球賽事有望刺激相關體彩的熱銷。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每一屆大賽,中國體育彩票都將推出與之相關的體育彩票。此次也不例外,據悉,為迎接倫敦奧運會的到來,中國體育彩票將獨家限量發行“頂呱刮”奧運主題即開票“中國奧運軍團”和“攜手奧運”。巧合的是,中體產業前不久收購了從事體育彩票終端機銷售業務和即開型體育彩票代銷業務的北京英特達公司,正式涉足體彩業務。
而重大體育賽事,總會帶動相關產業,與之最密切相關的體育產業無疑是較為直接的受影響。奧運會對體育活動的推廣有著顯著影響力,有望激發國人的體育熱情,刺激體育器材,以及醫藥、保健品等體育輔助用品的銷量。
贊助商
受益公司:伊利股份、安凱客車、浪莎股份受益指數:☆☆☆☆理由:貼上奧運標簽的產品沒有理由拒絕。
奧運會四年一屆,是高端賽事,有其特殊的傳播效果。僅16天的奧運會體育賽事,吸引了全球的媒體和220多個國家和地區數十億觀眾的廣泛關注。顯然,奧運會是贊助商的香餑餑。2008年,眾多中國企業趁著天時、地利、人和等有利條件,爭先恐后地進行奧運贊助。不過4年之后,倫敦奧運會中國企業攜手奧運的數量和熱潮大大減退。不過,伊利股份等對奧運會的熱情仍在延續。
伊利股份的奧運營銷已經在三月開始全面啟動,奧運期間將與國內營銷形成內外聯動。公司一方面打造“滋養生命活力”的主題,通過簽約劉翔、孫楊、李娜等世界冠軍,將伊利品牌與奧運冠軍緊密聯系在一起。另外,公司還在倫敦鋪設了部分廣告。有細心的網友發現,伊利牛奶的廣告竟已經印刷在了倫敦街頭的公交車之上。同時,伊利作為中國奧委會的伙伴,將為中國體育代表團提供唯一專用乳制品。
另外,浪莎股份(600137,收盤價11.21元)則簽約成為中國奧委會的供應商,將為2012年中國體育代表團提供襪子和內衣。
除去在外圍贊助奧運會的公司外,安凱客車(000868,收盤價7.74元)更是直接服務于倫敦奧運。
2011年,一則“安凱客車將登陸倫敦奧運會”的消息讓安凱客車聲名大振。當年9月29日,安凱客車與世界知名的雙層車運營商BIGBUS公司簽訂合約,將向對方提供34臺雙層敞篷觀光客車。這些客車將服務于倫敦奧運會,承擔奧運會期間世界客人游覽倫敦的任務。
食品飲料
受益公司:青島啤酒、洽洽食品、燕京啤酒受益指數:☆☆理由:運動激情自然少不了啤酒做伴,尤其是奧運所在的炎炎夏季更是啤酒消費的旺季。瓜子水果等休閑食品邏輯上也會受益于賽事期間的消費刺激。
縱觀國內外市場,體育營銷是許多酒類產品的主要營銷手段之一,而啤酒更是重大體育賽事的寵兒。世界杯、歐洲杯、奧運會,運動員在場上廝殺,而在場外加油助威的FANS們也是興奮異常,這自然少不了酒精的助興。
同時,夏季是每年啤酒產業最值得期待的消費旺季,在今年夏季眾多的大型體育賽事的拉動之下,啤酒銷量有保證。而伴隨著啤酒的熱銷,作為啤酒原料的進口啤酒大麥價格卻出現回落,將有利于啤酒企業緩解成本壓力,提升盈利能力。
傳媒娛樂
受益公司:樂視網、百視通、海信電器受益指數:☆☆理由:如何在漫漫長夜中等待奧運節目?觀看網絡節目是個不錯的選擇。
能夠現場看奧運自然是件美好的事情,不過,此次倫敦奧運會在英國舉辦,面對動輒上萬的費用,大多數人還是難以承擔這筆巨大的開銷。因此,待在電視機、電腦旁收看奧運節目才是多數人的選擇。
有統計機構預計,對于即將到來的倫敦奧運會,僅開閉幕式電視觀眾人數預計就將超過40億。其中,我國高達數億的電視觀眾、網絡用戶將撐起一片天。此次,中央電視臺購買了倫敦奧運會的3D播出版權,屆時將通過3D試驗頻道對倫敦奧運會提供實況轉播信號。面對幾億的信息受眾,各大視頻、門戶網站自然是摩拳擦掌,想著如何利用這個機會賺足眼球,拉攏人氣。
為了更好地觀看賽事,體育迷們往往會在開賽前購置一臺視覺效果最好的電視機,在家欣賞精彩賽事及相關體育節目。再有,比賽信息傳播的新方式,如商業化應用的手機電視業務將會受益于重大體育賽事,將使得相關企業受益。
/四大關注個股/
中國國旅:
倫敦奧運受益最大的旅游股
中國國旅作為“根正苗紅”的奧運概念股,身上天然有奧運的旅游概念和觀賽概念,無疑會成為股民關注的重點。
對于奧運概念,中國國旅有兩大利好重疊,其一是奧運游本身,其二是倫敦奧運會恰逢旅游高峰,是歐洲航空市場的傳統旺季,奧運期間赴英旅游的游客將會有不小的增幅。而作為國內旅游行業的龍頭企業,中國國旅將是7月28日英國倫敦奧運受益最大的旅游股。
安凱客車:
簽下中國客車服務奧運會第一單
安凱客車受益是因為其簽下了中國客車服務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第一單。
2011年9月29日,安凱客車與世界知名的雙層車運營商BIGBUS公司簽訂合約,將向對方提供34臺雙層敞篷觀光客車。據悉,這批訂單是中國雙層車首次進入歐洲的核心地區——英國,它們將服務于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承擔奧運會期間世界客人游覽倫敦的任務。
雖然安凱客車第一季度的凈利潤出現下滑,只實現凈利潤1310萬元,同比下降了2.35%。也是因為業績下滑,安凱客車在第二季度開始出現長時間的股價調整,“目前似乎有觸底上揚的趨勢,7月18日至今已經連漲四天,也不排除由于奧運概念而追漲。”某北京大型券商分析師說。
小商品城:
分享“中國制造”100億蛋糕
紀念品雖小,但是卻帶來不可小覷的經濟收益。小商品城(600415,收盤價7.63元)就得益于此。
2012年倫敦奧運65%的紀念品都是“中國制造”。根據大智慧主題投資庫數據顯示,中國承接倫敦奧運部分商品包攬了從服裝、毛巾、床單被罩、裝飾品到鑰匙圈等種類。其中倫敦奧運服裝共128類,中國占23類;毛巾、床上用品共7類,中國占5類;杯子共19類,全部由中國制造;玩具車共11類,全部由中國制造;別針共190類,全部由中國制造;毛絨玩偶、吉祥物共4類,全部由中國制造;徽章、腕帶和手環共18類,全部由中國制造。其中還包括堪稱倫敦標志的黑色出租制作車頂標識。倫敦奧運會和殘奧會組委會預計,“中國制造”將從奧運會這些商品中獲得10億英鎊(將近100億元)的收入。
中體產業:
敲定倫敦奧運會門票銷售權
無疑,奧運會的直接受益者是“售票員”中體產業。
中體產業作為國家體育總局控股的唯一上市公司,中體產業是體育產業中的“國家隊”。2012年倫敦奧運會門票銷售權敲定,中體產業聯手凱撒旅游成為2009年~2012年中國奧委會票務及接待服務類供應商,在中國轄區內獨家提供倫敦奧運會的門票銷售及接待服務,此舉在中國體育旅游產業的歷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雖然中體產業的業績平平,沒有大的增長,但是近期也往彩票進軍。近日中體產業并購北京英特達系統技術有限公司。此舉標志著中體產業正式進軍體育彩票業務,為未來在體育產業領域的加速發展增添了新的業務板塊和成長空間。
據了解,英特達公司1998年成立專注于彩票業,已經成為在中國具有行業領先地位的智能電腦彩票終端設備系列產品、彩票計算機交易系統系列產品、彩票市場運營管理服務產品的供應商與服務商。中體產業通過收購英特達公司實現中體產業快速進軍體育彩票業務。 每經實習記者 陳賢麗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