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2-08-10 15:18:48
□本報記者 周少杰
2012年已過大半,大起大落的A股不僅讓散戶丟盔棄甲,也讓昔日的“金牌私募”折戟沉沙。從羅偉廣的新價值系列集體墊底,到常士杉的兩只產品被強制清盤,再到芮崑的呈瑞系列產品銳氣漸失,歷屆私募冠軍無一例外不在這一年遭遇“滑鐵盧”。
“私募冠軍魔咒”一再應驗,究竟為哪般?有人說,他們風格過于激進;有人說,他們投資方法只能用于一時;也有人說,規模是業績殺手。私募“狀元”們反思道:在市場面前應該更謙卑。
一些私募冠軍“倒下”了,另一些曾經“倒下”的私募冠軍卻有重新崛起的勢頭。這些老將似乎要 以業績告訴那些沉淪的“狀元”: 投資就是一個不斷修正、 不斷反思的過程,堅持正確的 理念或許能夠帶來勝利。
冠軍自省投資策略
說來也奇怪,“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一兩年”的私募冠軍“魔咒”總是一再應驗,那些曾經的私募領跑者在“金榜題名”第二年往往就“名落孫山”。
2009年,羅偉廣的崛起讓人眼前一亮。這一年,新價值2號以192.57%的年度收益率奪冠,不僅跑贏了市場,還將當時的炙手可熱的“公募一哥”王亞偉遠遠拋在身后,其執掌下的數只私募產品也都名列排行榜前茅。憑借著私募冠軍的光環,羅偉廣隨后發行了27只產品,一時間熱賣。然而,新價值的業績不僅沒有遍地開花,反而是遍體鱗傷。以累計凈值計算,27只產品中目前有8只跌破0.5元,僅有一只產品凈值在0.8元以上。
羅偉廣以挖掘一些不被市場廣泛關注的黑馬股著稱。“買入高成長性中小盤股,幾乎滿倉操作。”2009年羅偉廣稱冠時,正是以“暴利拐點法”挖掘到當時的牛股黔輪胎A(5.11,-0.09,-1.73%),其股價從3.85元一路飆升至最高的19.75元,類似的還有穗恒運、德豪潤達(6.17,0.01,0.16%)等。然而,這兩年來,這一選股方法頻頻失效,重倉股愛施德、光電股份、凱美特氣無一例外地成為新價值的“重傷股”。
“流年不利。”羅偉廣接受中國證券報(微博)記者采訪時,總不時把這句話掛在嘴邊,他將這兩年的失利歸咎于市場環境的變化。在他看來,以往奏效的“暴利拐點法”在這一兩年的市場環境下“暫時”失靈了。“我喜歡那些市場錯判的個股,而市場氛圍已經轉變,更偏好那些業績確定的股票,喜歡抱團,結果這些股票成為冷門股。”羅偉廣反思道,自己對于宏觀經濟形勢的研判能力不足,“雖然看中了智能手機的投資機會,但沒有準確預測到電子信息行業整體變化。以后要加大調研力度,更加注重估值安全邊際。”
同樣的故事總在A股重復上演。2010年,常士杉一戰成名,其掌管唯一的私募產品世通1期獲得了96.16%的驚人年收益率,奪得私募“一哥”的寶座。當時的他似有一種“先知先覺”的能耐,重倉高鐵板塊,隨后高鐵相關政策推出,基金凈值扶搖直上。但是,去年一場動車事故就讓世通一年來一蹶不振。“這次失敗,讓我學會了向市場低頭。”常士杉十分誠懇地表示,“我們以后一定做好風險控制,以凈值管理為主。在資產配比上,注重高成長性公司的同時也要配置一些成熟型藍籌公司,未來還會考慮加入股指期貨,以對沖系統性風險。”
風水輪流轉,2011年私募冠軍花落呈瑞投資。這一年,在整個私募基金界滿目瘡痍的情況下,芮昆的呈瑞1期以42.61%的收率遙遙領先。然而,冠軍的“光環”似乎也沒有維持多長時間。今年年初,呈瑞旗下產品整體仍現頹勢,呈瑞1期收益率已經掉到20名以外,其他幾只產品凈值均在1元下方,有兩只產品一度瀕臨清盤。對于上半年的失利,呈瑞投資歸因于較嚴的風險控制。呈瑞投資在年初表示看好超級本、優勢資源等板塊,今年隨著超級本、頁巖氣概念的熱炒,呈瑞投資年初推薦的個股也隨著高漲,但其產品凈值卻波瀾不驚。“配置少了。”該公司投資總監李世全坦言,基于對經濟形勢的研判,同時為保持去年的戰果,今年采取相對保守的投資策略,風控部門對倉位的控制保持較低位置,“下半年可能會有些機會,在風格上可能采取偏激進的策略。”李世全說。
利益鏈斷裂的思考
其實,除了投資策略之外,更值得反思的是陽光私募這根利益鏈條本身。在嚴打內幕交易和操縱股價的背景下,這根利益鏈條已現裂縫,隨之而來的則是傳統盈利模式的覆滅。2011年結構化陽光私募產品冠軍張超,就是其中一例。
“張超出事之后,我們手頭上準備的好幾個項目都已經停了,不敢再弄。”一位業績還算不錯的私募告訴記者,昔日私募冠軍張超出事源自一位研究員。當時,西藏發展(16.65,0.16,0.97%)收了某上市公司一座礦。該研究員在獲知此事之后,以郵件的形式發給了張超。張超隨即和一幫資金合謀拉升西藏發展獲利豐厚,其產品凈值可能正是因為這筆交易得以飆升。但上述研究員東窗事發,把張超給抖了出來,整個利益鏈就此崩潰。“以后,這種事是干不了啦,但也還沒想出別的盈利模式。股市賺幾個錢不容易,不確定的東西不敢搞,現在確定性沒保障,所以只有干歇著了。”
如果仔細觀察昔日表現較好的私募,可以發現一個共同點:他們的第一只產品通常都做得非常好,接下來的產品凈值表現就乏善可陳了。業內很多投資人士認為,第一只產品的業績是“做”出來的,無法真正體現這些私募的水平。隨著規模的擴大,他們的駕馭資金的能力和真實的投資水平就會慢慢浮現。在這種高凈值背后,或許也有一條類似的利益鏈,即在發行第一只產品時,通過某種事件驅動和幫忙資金的努力,將凈值打上去,以吸引很多資金發行更多產品,但這根利益鏈很快就斷裂了,而且重塑的機率越來越低。
“如今,也有一些私募產品想通過某種途徑‘起死回升’,但沒人敢越界造次,張超、李旭利、鄭拓等人的事讓整個私募界對內幕交易和操縱股價充滿了警惕,整個傳統的利益鏈條目前都已經斷裂?,F在,我們要思考的是以后怎么辦。”上述私募人士說,“說什么控制風險、加大價值挖掘力度,都是臺面上的話。其實,控制風險和發現價值都是強調信息的準確性,但有些信息現在不能用。”
“還是要在行業信息上多做些文章,很多個股信息容易觸及內幕交易,但行業和板塊的還可以,比如浙江東日(11.16,-0.09,-0.80%)和沙河股份(8.50,-0.19,-2.19%),拉那么多個漲停板也沒人查,炒的就是‘金改’。多在這些方面做點文章,或許會有超額收益。”某業績不錯的私募說,“其實時下熱炒的超級本概念也是這個路子。”
堅守者的勝利
當然,資本市場的成功者并非走的全是“灰色通道”。一直堅守白馬股的價值投資者曾經倒下,現在又有重新崛起的勢頭。今年以來,隨著白酒、醫藥等板塊的龍頭股受到市場青睞,但斌(微博)、林園等一批昔日明星再度煥發出光芒來。
“我認為我堅持了正確的投資方法,選擇了長期成長的企業并且堅持了下來。”但斌將成功歸因于堅持價值投資。然而,他的價值投資之路并非一帆風順。2008年,但斌高喊砸鍋賣鐵買中國平安(微博)(44.84,0.18,0.40%)的余音還猶在耳邊,金融海嘯卻刺穿了A股的泡沫,也讓但斌的基金凈值大跳水。隨后的日子,但斌沉寂了很長一段時間。
“那段時間,我一直在反思。”但斌“面壁”的結果是,“在國內,周期性股票波動大,用價值投資的基本原則雖然也適用,但要準確把握宏觀經濟形勢才能做好投資。”但斌修正了自己的投資,將平安、招行、萬科這些優秀公司剔除,繼續堅守貴州茅臺(248.21,-12.71,-4.87%)、同仁堂(18.44,-0.12,-0.65%)等被他稱之為“穿越周期的偉大公司”。
堅守的還有林園。今年上半年,林園旗下的幾只產品業績異常奪目,排名躋身前十。林園毫不避諱地宣稱:“我一直滿倉操作,投資標的也沒有變化,白酒、醫藥等品牌消費,這段時間漲勢比較好,因此排名靠前。”
與但斌、林園堅守價值投資理念的起起伏伏不同,星石、展博始終在追求穩定的“絕對回報”。“盡管我們發現了債市的機會,也有部分大客戶提議我們發行債券型產品,但我們仍堅持只做權益類投資,雖然上半年二級市場并沒有太多的機會。”星石投資總裁楊玲表示,這幾年星石面對的“誘惑”很多,“港股、定向增發、股指期貨,這些領域的投資機會我們都曾經注意到,但最終我們還是抵制了誘惑。”星石“五年如一日”,堅持專注“絕對回報”的目標,專注于A股投資。
“當然,有人可能說我們星石在牛市中漲幅不靠前,在熊市中收益也有點‘面’,但是,我們的理念就是為客戶帶來絕對回報。”楊玲坦言,星石可能不能成為某一年的冠軍,但是從更長時間維度來看,收益率是比較可觀的,“我們要做長跑冠軍”。
在市場面前,沒有人是常勝將軍。還是巴菲特的那句老話——“退潮之后,才知誰是真正的裸泳者。”堅持正確理念,且能夠戰勝自我的人,最終獲得成功的機率可能更大。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