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27 01:41:59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每經記者 鄭步春
周二A股大跌,收盤滬綜指跌1.25%報2297.67點,深綜指跌0.68%報953.36點,成交稍有放大。盤面看,石化、石油、銀行、券商、煤炭等權重股為壓制股指重要力量,這造成權重股比例稍高的滬綜指跌幅領先。表現強勁的個股雖然也有,但不帶指數,如4G、旅游類股。
“兩桶油”及銀行、券商等權重股壓制亦為昨股指回落原因。中石化送轉公告出臺后,出現“見光死”走勢,連帶拖累中石油走勢,這兩股對股指影響不小。
本周為銀行股業績公布高峰期,整體喜憂參半。喜的是業績仍然增長,憂的是增速顯著放緩。證券市場愛炒預期,加上銀行股前幾個月上漲過大,如今更多地消化業績增速放緩因素。
昨筆者提到可能形成變盤的三個因素,一為央行是否繼續回籠資金,二為IPO相關消息,三為“國五條”細則落地。
周二央行顯然繼續在回收流動性,表明連續幾周的緊縮政策未變,即使臨近月末、季末時也是如此。IPO相關消息具體上倒沒什么,但媒體渲染太過厲害,什么復印店排隊,酒店客滿啥的。地方版“國五條”細則的推出漸行漸近,廣東細則可視之為試探,不如市場預期般嚴厲,因其在征20%所得稅方面相當模糊。接下來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北京細則。
筆者認為,如果“國五條”細則有所弱化,反而對股市不利,原因如下:樓市泡沫對實體經濟的殺傷力太大,所以國家這回是非得把樓市壓下去不可的。從最近的輿情看,市場比較抵觸,出現了突擊過戶、突擊離婚等情況,有關部門不可能無動于衷,在實際執行中軟化一些,就完全可以理解。
但是,當某一方面措施軟化時,一定會通過其他途徑彌補,要不然樓市又會漲。途徑之一就是少用行政化手段,更多動用包括減少貨幣供應在內的市場手段,或簡單說就是抽緊銀根,而這勢必對股市形成聯帶壓力。
反而是非市場化壓制樓市手段對股市沒太多影響,某種情況下還可能轉為利好。也就是說,假如管理層并不回收流動性,只是實行行政性限購,充沛的流動性將無所釋放,多少會有一部分資金流入股市。
大盤既然向下變盤,操作上宜順勢而為,不宜主觀地視為洗盤。大盤在這個位置實際上也沒啥可“洗”的,該買的都買了,不想買的始終興趣不大,市場處于存量資金主導的格局。
筆者對股指中線格局并不很看好,沒太多上升空間,這并非僅僅是因為IPO,事實上筆者認為IPO方式如果合理,不排除變成利好的可能。最主要原因是貨幣寬松的空間已被樓市壓制得極窄,管理層已不太可能既保證發行更多貨幣來稀釋債務,又同時通過行政手段硬生生地壓住樓市、普通商品、勞務等的漲價。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