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3-11-22 10:12:19
每經記者彭斐發自山東
事實上,在數據的誘惑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從東營、濟南等地回到灣頭村,通過電子商務形式,銷售草柳編工藝品。
胡偉發現,自郭樹清省長調研以來,村里網店數量開始了又一波的增長,“現在拿著相機拍照、向網上上傳照片的人增加了很多,如果以前有1000戶,現在得有2000戶。”
然而,店鋪的增多對于淘寶村的發展并不一定是好事。
邱澤奇曾設問:像灣頭這樣的淘寶村能走多遠?他說,除了手工藝傳承恐后繼無人外,更應讓人擔心的應是簡單的網店復制與盲目的規模擴張。
在胡偉的記憶中,他2005年在淘寶店賣貨的利潤平均能達到百分之百,而今,利潤率甚至不足20%。
方瑜分析稱,電商模式進駐農村,使農民考慮更多的是“怎么賣出、怎么運出”的問題,可以說,這一形勢下,農民開始自己掌握自己的產品銷售命運,直接對接市場。
不過,在與市場的對接中,作為供應商的賈小霞則認為,“因為都是通用貨,如果想要賣貨,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壓低價格。”
“壓到成本價以下,如何賺錢?”賈培曉擔心,未來博興縣的草編工藝品與低質低價畫上等號,“到時候大家可是一榮俱榮一毀俱毀了”。
邱澤奇也指出,村民在高利潤下的模仿熱情,一方面可能使同村店與店之間陷入價格戰,另一方面可能使單個村子的淘寶熱波及鎮域乃至縣域,使最本土的產品不再具有專有特色。
事實上,以素有中國“淘寶第一村”的浙江義烏市郊青巖劉村為例,隨著淘寶網等電子商務逐步走向規范、成熟,來了又去的小賣家已越來越多,當年“淘寶店開一家賺一家”的情形一去不復返。
為此,賈培曉曾到杭州阿里巴巴總部取經,并想推動建立一個行業協會并發揮作用,比如統一價格、遏制惡性競爭、充當政府和商家中間人的角色等等。
而賈培曉也有苦衷:“現在政府想的是發展壯大產業,增加稅收和就業,個人想的是多賺錢,這是兩種主流價值觀,我夾在中間。”
作為博興縣錦秋街道辦事處黨工委員,尹立新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我們已經準備成立一個草柳編協會,以行業自律的方式,對存在的惡意競爭進行限制。”
然而,賈小霞清晰記得,8月份的時候,有錦秋街道干部到她那兒調查成立協會事宜,但幾個月過去了,并沒有實質性東西。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