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水十條”可拉動GDP增長5.7萬億

    2015-04-17 00:57:59

    預計可拉動GDP增長約5.7萬億元,累計增加非農就業約390萬人,使服務業占GDP的比重增加2.3%。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彪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李彪 發自北京

    江湖傳言已久的“水十條”,千呼萬喚終露真面目。即便是此前已經有部分內容被“劇透”,但是,業界仍然普遍感到振奮。一方面,整個治水行業會因為這個文件的宏大規劃而享受到萬億投資“大蛋糕”,另一方面,它也將緩解經濟下行加大趨勢下治水行業自身發展的壓力。不過,對于更多普通讀者而言,更想知道的是“水十條”有哪些亮點?它將給我們未來的生活環境尤其是水環境帶來怎樣的改變……

    《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水十條”)終于揭開神秘面紗。

    這部包含十項三十五條舉措的文件,在七大重點流域、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下水等多領域都提出了較為嚴格的污染防治目標,針對當前的水污染問題,提出了系統全面的政策措施。

    “水十條”的出爐,無疑將對中國未來5~15年的污水治理起到指引性作用。這部文件有哪些亮點,對未來水領域的發展有哪些利好?針對以上問題,《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專訪了曾參與“水十條”起草工作的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秘書長駱建華。

    談治污

    水環境質量“拐點”未到來

    NBD:您曾參與過“水十條”的起草,對于“水十條”的內容,您有什么評價?

    駱建華:這次發布的“水十條”,加之此前發布的“大氣十條”,無疑是中國版本的《清潔水計劃》和《清潔空氣計劃》,彰顯了本屆政府向環境污染宣戰的決心和勇氣!

    “水十條”提出的目標是,到2020年,七大重點流域水質優良比例總體達到70%以上,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均控制在10%以內。到2030年,全國七大重點流域水質優良比例總體達到75%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總體得到消除。這個屬于跳一跳就能夠得著的目標,比較穩健,但若要完成也不易。原先我們提出的目標,即到2030年,消滅劣五類水質,消滅藍藻,大部分河流湖泊適宜游泳釣魚的目標。很遺憾沒有寫進去,用的還是一些定性而非感性詞語,與老百姓直接感知有距離。

    NBD:我國水污染防治的任務較重,主要的問題在哪?

    駱建華:我國開展大規模的水污染治理,起始于1994年淮河流域治理。經過21年的不懈努力,主要流域干流的水質有了一定改善,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加快,城鎮污水處理率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水環境質量的“拐點”依然沒有到來,與老百姓的愿望相差甚遠。

    問題主要有幾方面:在流域干流水質有所改善的同時,支流水質改善尚不明顯,有的污染還相當嚴重,劣五類水質占比較高;城市景觀河段有所改觀,但部分河段特別是城鄉接合部河段黑臭現象十分明顯;地表水治理著力較大,但地下水治理才剛剛起步;三大污染源治理不平衡,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力度較大,但工業污染源和農業面源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工業企業偷排漏排現象嚴重等。

    談利好

    環境、經濟、社會效益多贏

    NBD:針對這些問題,“水十條”提出了哪些新的措施,有哪些亮點呢?

    駱建華:這個計劃與以往計劃不同的是,過去實施計劃只強調政府的作用,這次強調依靠三個方面的作用,即政府、市場和公眾,把政府管制、市場刺激和公眾參與有機結合起來,共同推動水污染治理目標的實現。“水十條”中有兩個政策亮點:一是主要污染物排放減量置換(第六條);二是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這兩條屬于政策創新。將來對于未達標流域或地區,新上項目新增污染物,必須通過淘汰落后產能、新上治理設施等手段削減的污染物,按照1:2或1:3的比例進行倍量置換;對于已達標流域或地區,則可以進行等量置換。第三方治理文件已出。

    NBD:對于行業來說,“水十條”將會帶來哪些利好呢?

    駱建華:據原先估計,近期內需要2萬億的投資,投資方向包括城鎮管網建設和改造、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改造、工業企業和園區治理設施建設、流域水綜合整治、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湖泊周圍濕地建設等。

    實施“水十條”,預計可拉動GDP增長約5.7萬億元,累計增加非農就業約390萬人,使服務業占GDP的比重增加2.3%,實現環境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多贏。“水十條”通過加大治污投資力度,大幅提升污染治理科技、環保裝備研制和產業化水平等措施,將帶動環保產業新增產值約1.9萬億元,其中直接購買環保產業產品和服務約1.4萬億元,間接帶動約5000億元,使環保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隨著投融資、建設管理等模式創新,將持續提升相關環保產業發展水平,創造更大的經濟社會效益。

    談改革

    應建水價形成與調整機制

    NBD:對于“水十條”的落實以及未來水污染防治工作推進,您有什么建議?

    駱建華:談幾點政策方面的意見。關于水價改革,我認為改革方向不是建立居民階梯水價制度,而是建立水價形成與調整機制,這應作為水價改革的目標和核心。

    理由包括三個方面:首先,目前居民用水量僅占12%,而工業用水占23%,農業用水占63%,余下為生態用水??梢娺\用價格杠桿推動節水的重點理應不在居民(節水潛力?。?,而在工農業生產。所以,建立非居民用水累進加價制度尤為重要;其次,現在城市居民有的一戶擁有幾套住房,如何統計每戶用水總量是個難題,且行政成本高;最后,水務行業推行PPP模式之特許經營已有十余年,現在影響這個模式推進的核心問題就是水價。

    水價調整機制的建立和完善,是水務行業健康發展的關鍵。因此,建議將水價形成和調整機制(類似于油價機制),作為今后一段時期水價改革的重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