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20 01:12:30
◎熊錦秋
4月17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等機構聯合發布通知,支持專業機構投資者參與融券交易,并擴大融券券源;而在此前一天,證監會還通報了融資融券業務開展情況,并提出規范傘形信托等七項要求。
上述舉動隨即引發市場猜測,認為或意在限制融資業務發展,同時鼓勵賣空,將打壓股市。17日,新加坡A50指數聞風下挫。
很快,證監會發言人上周六出面表態,稱以上舉措是為了促進融資融券業務平衡發展,不是所謂鼓勵賣空,更非打壓股市。
在進行股市投資時,投資者既要關心政策,但更要關注和尊重市場,而不能患上政策依賴癥。
A股市場政策市的味道還比較濃。在很多情況下,如果沒有“政策暗示”,部分投資者甚至都不知道該怎么作出投資抉擇了。一旦有什么風吹草動,投資者往往會浮想聯翩,進而去揣測政府的心思到底是想讓股市漲還是讓股市跌。實際上完全沒有這個必要。
正因為患上“政策依賴癥”,導致投資者容易對政策過度解讀。不過好在證監會此次及時澄清,看來也將消除掉市場的恐慌。
有人認為本輪牛市就是看政府臉色起來的,但在筆者看來,本輪牛市之所以興起,更多是市場內因起了決定作用。比如去年一些藍籌股市盈率跌至4~5倍,投資價值凸顯,因此在去年底由藍籌股率先掀起了股價上漲風暴。另外,本輪牛市也被稱為“改革?!?,盡管短期內經濟仍面臨下行壓力,但投資者對改革紅利有強烈預期,這都有助于增強對股市的信心。
當然,今年初以來一些機構假借政策支持之名、拉大旗作虎皮,導致“互聯網+”等題材概念炒作之風盛行;而有些政策一出臺,也會有散戶聽風就是雨,根本沒有深入研究政策對上市公司有多大影響,相關個股就被瘋狂熱炒,導致市場局部有過度投機甚至操縱之嫌。
市場存在“跟政策”之風其實是庸俗的炒作風,事實上,既然公司上市,多數都是政府支持發展的產業,多少都會有政策支持,但部分市場主力借一些政策出臺之際借題發揮,很可能給散戶挖個“政策坑”,導致散戶因追炒政策而被高位套牢。
政府對市場漲跌應該不會有太多偏好,其出發點在于希望股市平穩健康地運行,希望股市有健全的價格發現功能,希望通過股市優化資源配置,希望投資者分享經濟發展或者上市公司發展的成果。
反過來,政府也不希望投資者過度投機,不希望股市暴漲暴跌,不希望股市形成財富在不公平基礎上的再分配。
基于此,投資者如果盲目追炒政策、過度解讀揣測政府意思,最終產生虧損也只能自負其責。投資者關注政策是應該的,但不宜患上政策依賴癥,更不能唯政府臉色行事,而要將關注點更多放在上市公司上面,放在對市場的研究上面,要尊重市場、敬畏市場,堅持價值投資,這才是在亂市之中立于不敗之地的法寶。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