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04-20 01:12:31
對上市公司來說,B股市場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已經基本喪失了股市融資的功能,B股市場的股票逐漸轉向A股和H股市場是大勢所趨。
每經編輯 葉檀
◎每經評論員 葉檀
本輪股市瘋狂是內資重新配置資產的象征——炒熱A股;炒熱港股市場內地人比較熟悉、容易把握的中資股;還炒熱了B股。
B股最近的表現堪稱“瘋狂”。4月10日收盤時,B股指數報346.87點,大漲9.06%,刷新了7年新高,86只未停牌的個股全部漲停;進入4月13日的交易日,B股指數一字漲停;至4月17日收盤,B股指數已從3月初的295點附近上漲約30%,至392.71。
B股市場是個僵化萎縮、前途難明的市場。1991年創立之初,更多地背負起打通境內外資本市場的重任,讓上市公司得到更多的美元、港幣。但隨著人民幣匯率上升,企業對融資獲得外幣興趣不大。
在人民幣上升階段,投資者面臨匯兌風險,投資獲得的美元、港幣拿到手里換成人民幣可能會縮水。
近年來境外資本市場的逐漸開放,更多的企業選擇去港股或美股這樣具有更完善、更成熟制度的股票市場進行上市融資,B股從2005年以后就不再有新股發行,市場規模停滯不前,加上上市公司老化、交易量低,B股逐步被邊緣化。由于T+3交易等諸多的限制和過于僵化的“游戲規則”,使B股逐漸走向沒落。
但如今B股不顧一切地漲了起來。
估值洼地是個明顯優勢。大同證券投資顧問表示,本輪B股井噴行情的主要推手就是投資者對B股市場的改革預期和AB股之間巨大的價差博弈。B股市場目前估值僅相當于A股市場的一半。隨著A股牛市大風吹來,低估值的B股也成為資金關注風口。AB股目前折價率數據顯示,滬B折價較高,已超過50%;深市B股也到了30%以上。
B股公司老舊,要想不成為“雞肋”,必須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來解決這一難題。
長城證券認為,隨著金融領域各項改革力度不斷加大,預計B股將迎來一場自上而下的改革,相關公司也將迎來系統性的投資機會。
AB股合并是解救B股投資者最大的機會。2012年年末,中集集團B轉H,拉開了B股改革的大幕,包括麗珠B、萬科B等“A+B”公司紛紛選擇B轉H方案來解決B股問題。
在滬市B股板塊中,大多是老牌國有本地股,國企改革熱點必將炒熱這些板塊,且已經有多只股票宣布重大事項停牌,相信B股高燒將持續一段時間。
不僅如此,由于美元走勢看漲,投資B股相當于擁有美元計價資產,可以獲得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上升的溢價。與2007年相同,投資者在A股和H股已經漲至高位時,看到了回調和釋放泡沫的風險,開始尋求更安全、估值更低的尚未被過度開墾的良田,B股市場由此成為一方沃土。
一方面,AB股的價差以及B股的低估值讓一部分資金可以暫時找到避險又可以盈利的渠道;另一方面,由于美元指數的長期看漲,B股外幣認購的特點又可以讓投資者配置一些美元資產,可謂一舉兩得。
歷史上B股市場大幅上漲都是政策推動的產物:2001年B股向境內投資者開放,2001年2月12日,滬市B股指數收盤77.62,同年6月1日最高達到241.61,內地投資者站在了高崗上;另外幾次大漲就是市場傳聞AB股合并,這樣的傳言綿延幾年還未成真,這次如果不成真,B股還是會掉下來。
對上市公司來說,B股市場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已經基本喪失了股市融資的功能,B股市場的股票逐漸轉向A股和H股市場是大勢所趨,它作為資本項目國際化的敲門磚,已經完成了歷史任務。
正因為B股前途不明,因為不可能出現國際板進入B股成為新鮮血液,因為美元指數上升,投資者開始追捧,希望收獲并軌溢價、匯率溢價。
不管B股市場還是H股市場,套利空間確實存在,一切套利行為都會隨著價值趨向統一而逐漸消失,現在套利空間還在,但正在逐漸收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