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1-23 00:56:00
就技術形態看,大盤雖圖形較好,但這回創新高后的成交額與本月中旬是背離的,這暗示市場中拋壓在減輕,并非主動買盤在增加。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本周二A股繼續上沖,權重股中的保險股保持強勢,兩桶油、銀行、券商、黑色系等大多上漲。中小板、創業板表現稍弱,但午后創業板中數只權重股猛拉了一波,最終使得股指全線上行。截到收盤,上證綜指漲0.94%至3248.35點,深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三綜指漲幅分別為0.89%、0.61%和1.26%。
期貨方面,前期大跌的焦炭昨漲停,焦煤接近漲停。此外,還有熱卷、螺紋、鉛、鐵礦、玻璃等多個品種漲停,其余多數大宗商品期貨大漲。期貨市場的猛漲,直接刺激了A股中相關資源類股,對股指暫時起到推動作用。
昨人民幣中間價大升兩百多基點。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在美元指數并未調整多少的情況下發生的,所以信號意義很強,顯示官方并不樂見本幣過度貶值。人民幣大升應是A股重要利好,但商品期貨上漲過猛,極有可能誘發貨幣政策收緊。綜合來看,A股資金環境未來有可能變緊,漲勢維持的難度會有所增加。
由國內資金成本看,最近兩天拆借成本雖然仍呈上升態勢,但升速已開始趨緩,這應該是眾多大宗商品意外漲停的重要原因。在周二漲停的大宗商品中,真正有利好的微乎其微,多數品種甚至有些明顯的利空。因此,暫時只能用資金及通脹預期來解釋商品期貨的這種普漲現象。
經濟要維持中高速增長,融資成本就不宜提升過多,但同時我們又得設法縮小中美利差,以壓縮投機資金的套利空間并促進經濟去杠桿。個人認為,中短期看,解決上述矛盾的辦法就是擠出房價泡沫,因房價降低之后,實業經營的成本會相應降低,這對于維持經濟增長并促進去杠桿都有好處。
接下來投資者仍應謹慎,因管理層必然不會放任商品期貨暴漲。就技術形態看,大盤雖圖形較好,但這回創新高后的成交額與本月中旬是背離的,這暗示市場中拋壓在減輕,并非主動買盤在增加。
至于市場中拋壓為何會減輕,個人相信這與投資者多少“已習慣了上漲”相關。這個時候不能說股指一定會跌,但如果跌了,那也是合乎情理的。股市中有個鐵律,即多數人是逃不了頂的,因假如多數人能逃頂,作為一個分紅率有限的股市是很難維持下去的。
筆者已在微信平臺開辟專欄,讀者可以在每周日至周四晚間通過微信直接查看筆者的最新觀點,詳情請關注“每經投資寶”微信公眾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