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2-21 13:13:31
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秘書長吳震表示,發現涉嫌違規互聯網金融網站2420家,互聯網金融網頁漏洞950個,APP漏洞大概有150多個,互聯網金融仿冒網頁4.32個,受害用戶7.5萬人次。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朱丹丹
每經記者 朱丹丹
站在“互聯網+”風口之上,我國互聯網金融高速發展的同時,也給金融市場監管以及安全技術等帶來了新挑戰。
12月21日,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秘書長吳震在鳳凰WEMONEY(2016)“NF+”峰會上透露,目前正在籌備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聯盟。
“聯盟主要面向互金企業,我們創建聯盟的初衷是想為企業提供一個安全技術交流合作的平臺,包括反貸款欺詐技術、網絡安全技術、標準新技術,同時實現信息共享,包括中心部分技術資源的共享。”他進一步表示。
據了解,目前已經有數百家企業申請加入上述聯盟。
對此,吳震坦言,申請聯盟需滿足以下兩個條件:一是數據已經進入其數據平臺;二是網站APP能夠經過一定網絡安全監測和檢驗,符合標準,如果發現聯盟企業有違規行為將按自動退出處理。
與此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早前由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還牽頭成立了互聯網金融風險分析技術平臺(以下簡稱技術平臺),主要對互聯網金融進行風險技術分析。
“這套系統完全依托于中心的數據和技術,緊緊圍繞互聯網金融、信息采集、風險分析,實現了從互聯網金融的事前摸底到事中監測,再到事后跟蹤的風險應對的閉環體系。”吳震分析指出。
他還進一步介紹,比如對于出現問題的互聯網金融平臺,及時發現可能出現的一些群體性事件,進行監測并配合處置。“互聯網金融企業一旦出事,涉及人數眾多,資金量大,容易引發社會的不穩定。通過我中心系統數據可對互聯網金融進行預警,并對事后情況進行分析,用于相關部門的研判分析和處理。”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2月20日,系統監測到的互聯網金融發展情況如下,累計發現互聯網金融網站11173家,但是其中在運營的互聯網金融平臺有6928家,自系統建設以來,發現互聯網金融的活躍用戶6.27億人,發現涉嫌違規互聯網金融網站2420家,系統預警過的高危網站381家,發現互聯網支付累計交易額約44萬億元,網絡借貸超3萬億元,互聯網眾籌約400億元,發現互聯網金融網頁漏洞950個,APP漏洞大概有150多個,發現互聯網金融網站攻擊75.8萬次,互聯網金融仿冒網頁4.32萬個,受害用戶7.5萬人次。
吳震表示,未來,一方面要做好監管技術支撐工作,加大精細化支持力度,加大企業接入力度,提高接入質量和風險分析能力。另一方面,積極做好行業的安全技術支撐,目前正在規劃、研發一系列產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