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7-10-31 08:28:46
在宏觀經濟環境向好、金融去杠桿持續推進的背景下,五大行第三季度業績持續增長。今年前三季度,五大行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排序依次是工行、建行、農行、中行和交行,業內分析,銀行之所以盈利表現相對穩定,與自上半年開始的凈息差企穩有關。五大行前三季度貸款規模均呈現較快增長,普惠金融和民生領域成為五大行信貸投向重點。
上海證券報記者 金嘉捷 見習記者 魏倩 編輯 陳羽
截至10月30日,五大行第三季度報告披露完畢。在宏觀經濟環境向好、金融去杠桿持續推進的背景下,五大行無論是經營業績還是資產質量都表現穩健。
據上證報記者統計,今年前三季度,五大行合計實現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達7891.76億元。其中,中國銀行的凈利潤同比增速一馬當先,達到7.93%,其余4家銀行同比增速均保持在2%至4%之間??傮w來看,各家銀行總資產和信貸規模較年初均保持增長,資產質量延續二季度的改善趨勢,不良率呈現不同程度的下降。
今年前三季度,五大行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排序依次是工行、建行、農行、中行和交行,分別實現凈利潤2279.99億元、2012.42億元、1600.1億元、1455.06億元和544.19億元,工行依舊居首。
若單從盈利增速來論,五大行中表現最好的是中國銀行,凈利潤同比增長7.93%,而工行、建行、農行和交行同比增長分別為2.34%、3.82%、3.79%和3.50%。
從營業收入表現看,前三季度工行、建行、農行、中行和交行分別為5357.73億元、4719.94億元、4083.9億元、3640.72億元和1497.16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3.48%、-0.12%、5.76%、-1.35%和1.64%。
在前三季度五大行的收入結構中,作為主要來源的凈利息收入,除交行增速同比下降5.88%外,建行稍微遜色,同比增長為5.55%,工行、農行、中行表現均不錯,同比增長分別為9.33%、8.77%、9.69%,且中國銀行增速創近年新高。
業內分析,銀行之所以盈利表現相對穩定,與自上半年開始的凈息差企穩有關。以交行和建行為例,據機構測算,這兩家銀行的凈息差環比都有所改善。招商證券測算,交行第三季度凈息差為1.57%,單季度環比微增0.5個基點。太平洋證券認為,截至三季度末建行的凈息差為2.16%,較二季度末提高了2個基點,已是連續兩個季度改善。
“主要是金融去杠桿成效開始顯現,銀行前期資產結構調整的負面影響不斷降低,正面因素開始顯現,促使銀行加大資產端資產配置和定價力度,整體資產收益率水平提高。”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趙亞蕊向記者分析,隨著金融去杠桿導致的資金端成本增加告一段落,負債端的成本相比前兩個季度有所下降。
在倡導金融回歸本源、服務實體經濟的大背景下,五大行前三季度貸款規模均呈現較快增長。截至2017年9月末,農業銀行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10.64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9.52%。該行前三季度實體貸款增量更是創下1.3萬億元的歷史新高。
從信貸結構和投向來看,普惠金融及民生領域成為五大行信貸投向重點,去產能等領域信貸則出現壓縮。中國銀行的小微企業貸款余額達1.41萬億元,較年初增長9.61%;戰略新興產業貸款余額達4964億元,較年初增長11.7%。
依照去產能政策,農業銀行在13個設限行業共壓降授信1279億元。與此同時,縣域金融業務呈現增長,該集團縣域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3.54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1.51%。
第三季度的資產質量延續了第二季度的改善趨勢,不良貸款率持續下降。農業銀行三季報顯示,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貸款率實現“雙降”。截至9月末,該集團不良貸款余額2098.34億元,比上年末減少210.00億元;不良貸款率1.97%,比上年末下降0.4個百分點。
其他銀行雖然不良貸款絕對值仍略有增加,但相對值均呈現下降。工商銀行三季報顯示,不良貸款余額為2200.43億元,比上年末增加82.42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56%,比上年末下降0.06個百分點。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不良率分別為1.41%和1.50%,分別較上年末下降0.05個百分點和0.02個百分點。
不良貸款的前瞻性指標——關注類貸款和逾期貸款,也出現向好態勢。截至9月末,農業銀行新發生不良金額、不良發生率同比“雙降”;逾期余額、逾期率均實現“雙降”。交通銀行逾期貸款和逾期90天以上貸款余額和占比持續保持“雙降”。
“不良貸款的絕對值短時間內不會下降,但是暴露程度會明顯降低。”趙亞蕊表示,一方面銀行主動加大核銷,降低存量不良,同時加強風險管控,降低增量不良;另一方面宏觀環境向好,去杠桿逐漸顯現成效,銀行經營環境也在變好。
她預期,如果宏觀環境不斷向好,銀行自身風險管控也在加強,今年四季度和明年銀行資產質量向好的趨勢或將延續。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