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1-03 19:17:18
北京時間周三,據荷蘭公布的監管備案文件顯示,Alphabet旗下的谷歌公司在2016年通過轉移資產,成功避稅數十億美元。根據了解,目前谷歌主要利用兩種比較復雜的方式規避大部分國際收益所產生的稅務,一種稱為“雙愛爾蘭”,一種稱為“荷蘭三明治”。眾所周知,各大跨國公司利用各國稅率漏洞進行避稅已經屢見不鮮了。而現在歐盟也正在“查漏補缺”,追繳這些跨國公司過去所逃避的稅款。
每經編輯 胡曉蕊 蔡鼎
每經實習記者 胡曉蕊 每經記者 蔡鼎 每經編輯 張楊運
近年來,各大跨國公司利用各國稅率差異進行避稅已是屢見不鮮了,尤其是歐洲,已經成為美國科技巨頭避稅的“重地”。而每次看到這些科技巨頭的巨額罰單時,都會瞬間驚呆。不過當看到他們逃稅的數額之大,恐怕也就能理解了。
(蘋果避稅百億歐元 來源:第一財經微博截圖)
北京時間周三,據彭博社報道,荷蘭公布的監管備案文件顯示,Alphabet旗下的谷歌公司在2016年通過將159億歐元(約192億美元)轉移到百慕大群島殼公司,成功避稅數十億美元。而根據美國提供的財務文件,如果按照2016年谷歌約為19.3%的全球有效稅率計算,那么2016年谷歌轉移的資金可以幫其省下37億美元的巨額稅款,這占到了荷蘭2016年國民生產總值的近千分之五。
據《每日經濟新聞》了解,目前谷歌主要利用兩種方式規避大部分國際收益所產生的稅務,一種稱為“雙愛爾蘭(Double Irish)”,一種稱為“荷蘭三明治(Dutch Sandwich)”。這兩種避稅路徑十分復雜,經常聯合運用,整個流程通過兩家愛爾蘭公司和一家荷蘭公司實現。
其具體運作方法是,谷歌在愛爾蘭注冊了兩家公司,一家公司負責接收除了美國本土市場之外的所有地區廣告收入,并將收入轉移到另一家運營總部設在避稅天堂百慕大的公司,兩者為總公司和子公司的關系。這樣一來,雖然后者在愛爾蘭注冊,但因為總部在國外,就可以被當做外國公司,從而享受愛爾蘭法律所規定的“外國企業無需向愛爾蘭繳稅”的政策。然后,他們會通過在荷蘭成立的另一家公司作為“中間人”,來完成這幾家公司的資金交易,進一步規避所得稅,而因為這三家公司都在歐盟范圍內,所以也免收企業所得稅。
荷蘭商會(Dutch Chamber of Commerce)12月22日公布的文件顯示,2016年谷歌通過這種方式轉移的收入比2015年增加了7%。
美國提供的財務文件顯示,谷歌2016年19.3%的全球有效稅率已經遠遠低于美國稅改前本土35%的企業稅稅率,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谷歌通過在稅率較低的國家建立公司來降低稅負壓力。據《每日經濟新聞》了解,美國的稅法規定公司在海外的盈利,沒有返回美國前無需納稅。而根據谷歌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報告,截至2016年年底,谷歌在海外存放了607億美元的利潤,尚未支付美國公司所得稅。
谷歌轉移192億美元的資產已經確定無疑,但避稅金額卻有不同算法。按照美國稅務專家羅伯特·威倫斯(Robert Willens)說法,計算谷歌避稅金額的更好方法是對谷歌轉移到百慕大的資金使用愛爾蘭的12.5%稅率,按照這一稅率計算,谷歌避稅金額約為24億美元。
但谷歌的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說道“我們支付了所有的稅款,并遵守了相應國家的稅法。我們會繼續幫助線上生態系統成長。”
事實上,彭博社在2010年就揭露了谷歌通過“雙愛爾蘭”和“荷蘭三明治”避稅的手段。而此后,Facebook、蘋果等公司如法炮制,根據今年9月歐盟負責公司稅收改革的立法委員報告,歐盟國家于2013年到2015年間,僅在谷歌和臉書兩家公司身上損失的稅收就可能達54億歐元。
歐盟一直為美國科技巨頭頻繁利用類似的避稅手段而煩惱,也試圖用更強硬的手段來促使各大跨國公司合理納稅。據《每日經濟新聞》了解,在2014年,歐盟就指責愛爾蘭政府,認為其稅收漏洞提供了美國科技公司避稅的機會。隨后,愛爾蘭政府修改了稅制,堵上了“雙愛爾蘭”漏洞。但是之前已經建立了復雜企業架構的企業,在2020年之前仍然能夠利用漏洞逃避稅負。
在2016年,歐盟國家也相繼對一些長期利用“雙愛爾蘭”漏洞的企業開出了罰單。法國一家法庭就裁定谷歌在法國逃避了11億歐元的稅負,谷歌在當地并沒有固定的辦公場所,同樣是通過轉移法國的廣告收入到愛爾蘭公司。類似的,在當年8月,歐盟委員會裁定,蘋果在愛爾蘭非法逃稅153億美元,蘋果必須將這部分稅金返還給愛爾蘭政府。
在去年9月歐盟發布的一項報告提出,將會計劃一項稅收改革,潛在改革包括根據科技公司的收入而不是利潤來征稅,并允許個別國家對互聯網公司的廣告征稅,提高科技公司賦稅等,以遏制跨國科技公司利用目前稅收政策不完善而進行避稅的行為。歐盟金融服務專員Valdis Dombrovskis表示,最快可能在2018年春天制定出相關計劃。
(概念圖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