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2-27 08:21:07
今年,食品飲料行業紛紛對產品提價,繼啤酒漲價,康師傅飲料漲價之后,娃哈哈或也將迎來漲價。記者走訪便利店發現,相關業務員表示,營養快線馬上就要漲了,上述企業對于漲價的原因,普遍表述為:原料價格上漲,運輸成本、人員成本上漲。
每經編輯 趙慶
2018年伊始,食品飲料行業經歷了一波漲價潮:
先是包括華潤雪花、青島啤酒在內的多家啤酒企業宣布,2018年1月1日起將對產品進行價格調整。
隨后,康師傅也開始執行新的價盤,康飲茶/果汁系列提價2-3元。
而近日,一份顯示來自杭州娃哈哈集團銷售公司、關于娃哈哈系列產品調價的通知流傳出來。根據通知內容,娃哈哈將對茶系列、果汁系列、快線系列、激活系列以及紅飄水的產品供貨價進行調整,并規定了各系列產品相對應的最低零售價。通知還顯示,以上產品價格從2018年3月1日開始執行。
難道,娃哈哈也要加入漲價陣營了嗎?
2月26日,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致電娃哈哈集團,宣傳部負責人告訴記者,該份文件是偽造的。
不過,上述人士表示,公司只是調整了少數產品的部分促銷政策,主要是快線、茶、果汁這些產品的部分促銷政策取消了。
2月25日、26日,記者走訪上海多家超市和便利店發現,娃哈哈產品多在小區附近的生活超市及便利店出售,而諸如全家、羅森以及部分商場中的精品超市,則未發現娃哈哈的產品。在記者居住的小區樓下的生活超市,娃哈哈營養快線系列定價為5元/瓶,早已高于流傳出的文件中規定的“不得低于4元/瓶”。
雖然娃哈哈方面否認了漲價通知,但并未否認“少數產品的部分促銷政策取消”可能引起的產品市場價格上漲。且生活超市的商家向記者表示,有收到關于漲價的消息:
昨天他們的業務員來了,說要漲價,正式通知還沒有出來,但營養快線馬上就要漲了。
商家告訴記者,營養快線產品供貨價可能每箱上漲5元,平時零售價5元/瓶,每瓶的毛利也就幾毛錢。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娃哈哈的主力市場在三四線城市,在產品沒有升級,渠道價差壓縮的背景下,漲價對娃哈哈來說非常危險。
娃哈哈經歷了三十年的發展,現也面臨產品老化等系列問題,正遭遇著“中年危機”。記者未在公開資料中查詢到娃哈哈2017年的營業數據,但據歐睿咨詢數據顯示,在2014年-2016年這3年間,娃哈哈明星產品營養快線的銷售額分別為153.6億元、115.4億元、84.2億元,幾乎縮減一半。
來自中金公司的一份證券研究報告顯示,從2010年開始,娃哈哈營業收入增速出現放緩,并在2012年和2014年出現了負增長。究其原因,除飲料行業整體進入瓶頸期的外,娃哈哈沒有推出成功新的大單品(如飲料新品富氧水、格瓦斯、愛迪生奶粉等都顯得亮點不足),以及多元化受阻也是主要原因。
實際上,食品飲料行業的巨頭企業康師傅、統一在1月份相繼發布調價函,旗下茶和果汁系列產品均有提價。而娃哈哈作為中國飲料生產企業龍頭,此番提價舉動也在意料之中。而關于調價原因,這些企業普遍的表述系“原料價格上漲,運輸成本、人員成本上漲”。
原料、成本的提升固然是食品飲料價格上漲的剛性因素,但朱丹蓬指出,漲價更深層次的原因在于,行業和企業的發展都需要毛利的支撐。隨著消費的升級,進口產品也越來越多,消費者對于高質高價的消費理念日趨認同,這為消費端的漲價提供了可能。
飲料行業競爭本就異常激烈,在一、二線城市的便利店和商超里,新品層出不窮。其中不乏價格較貴但仍受歡迎的產品,如高端果汁、乳酸菌飲品、氣泡水飲料。從產業端來說,價格上漲有助于產品品質的改善,從而有利于整個食品飲料行業的結構性提升。
但朱丹蓬亦表示,產品的創新在消費升級中仍是關鍵因素。“雖然短期內部分產品價格上漲將對利潤提升有幫助,但如果產品創新跟不上,渠道價差壓縮,經銷商得不到紅利,長久下去對企業來說不會有明顯的效益。”
娃哈哈的宣傳部門負責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采訪時亦表示,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企業的目標就是在保障產品安全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產品的健康功能。隨著消費升級,現在的消費者越來越注重健康,所以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是要相應增加產品的健康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由中國統計信息服務中心大數據實驗室發布的《2017年飲料品牌口碑研究報告》中,可口可樂、統一、王老吉的口碑總指數排名最高,而娃哈哈在健康度方面位居前三。
據了解,近兩年娃哈哈在新零售、新技術上也有了一些布局。2017年,娃哈哈旗下的宗盛科技與研發無人零售店鋪技術的深蘭科技(上海)開展合作布局無人零售,此前娃哈哈還曾牽手支付寶開展營銷合作。
每經記者 陳祺欣
每經編輯 王嘉琦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