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9-05 20:37:37
在“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格局中,四川明確要“突出南向”;而這與廣西的“南向、北聯”戰略,可謂一拍即合。
每經記者 黃名揚 朱玫潔 每經編輯 劉艷美
“希望不久的將來,廣西防城港海里的海鮮,能直接跳到四川的火鍋里。” 9月4日,防城港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唐軼昂,這樣憧憬成都和防城港的未來。
當日,2018廣西防城港市南向通道投資項目(成都)推介會在成都舉行。會上,川桂雙方政府和企業共簽約項目14個,總投資164.1億元。此外,防城港市人民政府駐四川南向通道聯絡處也正式揭牌。
“這并非防城港市首次‘走出去’,但確實是第一次如此大規模地走進成都,尋求與四川共同打通南向通道的合作。” 唐軼昂的話,透露了此次推介會背后的意義:
在“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格局中,四川明確要“突出南向”;而這與廣西的“南向、北聯”戰略,可謂一拍即合。
廣西防城港 圖片由防城港市委宣傳部提供
“防城港市,作為內陸腹地進出東盟最便捷的雙向大通道和主門戶,是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的節點城市。”推介會現場,四川省商務廳副廳長于濱說,四川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連接我國西南西北、溝通南亞東南亞中亞的重要交通走廊。
一個有港口優勢,一個有外向動力,川桂之間的合作早已開始。
事實上,四川之前就曾提出,要在廣西北部灣地區“借船出海”?;诖?,川桂兩地一度掀起西南出海大通道建設熱潮——當時,防城港市也積極參與其中,發力港口及西南地區出海門戶城市建設。據防城港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延強介紹,目前,防城港已成為西部地區第一大港,年吞吐量超億噸。
廣西防城港 圖片由防城港市委宣傳部提供
“ 每年,由防城港發往四川的鐵礦石、原煤等大宗商品超過800萬噸,每天有近百標箱的東盟海鮮、水果自防城港發往四川。如今,這里是西南地區重要的東盟農產品中轉交易中心。”在于濱看來,川桂前期合作,為雙方接下來的深化合作,打下了堅實基礎。“近年來,四川與廣西經貿往來和區域合作水平不斷提升,共建西南出海大通道、東盟鐵海聯運、川桂臨海產業園等多個項目順利推進。”
近期,自貢、攀枝花等地,先后與防城港市結為友好城市,力圖實現內陸地區與沿海城市深度合作、協同開放。
除簽約項目外,四川省商務廳與廣西防城港市人民政府還簽署《加快推進雙向開放合作戰略項目三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队媱潯访鞔_,雙方通過三年努力,初步建成四川連接東盟時間最短、價格最優、服務最好的南向國際海陸貿易雙向新通道。
再加上防城港市人民政府駐四川南向通道聯絡處的設立,這一切似乎都說明,雙方的合作將更加“常態化”、“無縫化”。
廣西防城港 圖片由防城港市委宣傳部提供
更進一步思考,一直身處內陸的成都,和一直沿海而建的防城港,如今緣何能“牽手”?
“向南,向南”!四川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發出這一明確信號。而四川要實現此目標,首要任務,便是主動對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打通距離最近的出海大通道,開拓南亞、東南亞這個擁有23億人口的巨大新興國際市場。
有觀點指出,在新的發展理念下,四川不僅想謀求區域協同發展,更希望放眼域外,打通四川與世界、尤其是東南亞地區的聯系。在此背景下, 作為“四向拓展”起點和“全域開放”支點的成都,“向南”的愿望自然更加強烈了。
根據《四川日報》針對川內1000家企業進行的問卷調查,和基于14萬家公司信息進行的大數據分析, 84.9%的企業向南“開拓產品(業務)市場”的意愿十分明顯。
反觀另一端,廣西也提出加快構建“南向、北聯、東融、西合”全方位開放格局的決策部署——而在實踐中,“南向”和“北聯”尤其突出。
廣西防城港 圖片由防城港市委宣傳部提供
以防城港為例,當地近期出臺《防城港市開放合作北聯行動方案(2018-2020年)》。其中就指出,要“堅持通道優先”。具體而言,包括要推動中西部省(市、區)“南向開放”,與廣西“南向、北聯”戰略緊密對接,加快形成對內連接西南、中南地區,對外連接東盟國家的南北大動脈。
由此可見,川桂兩地開放發展戰略高度契合,有機銜接?;蛟S,這就是川桂合作迎來新契機的有力“推手”。
那么,兩地“聯手”最直接的好處在哪里?
西南財經大學西財智庫首席研究員湯繼強表示,目前整體提升一個區域經濟競爭力的關鍵在于降低成本,其中重點又在物流成本上。“但單個企業很難把物流成本降下來,唯有通過區域頂層通道設計,促進企業、產業和地區協同來降低成本。”
四川與廣西聯手鐵海聯運,帶給四川最直接的影響正在于此。
從廣西出海通道走,無論鐵路還是公路,均比此前到深圳、上??诎兜倪\距短400至600公里。隨著南向國際鐵海聯運班列開行,前往東南亞國家比通過上海等江海聯運方式,節省一半時間。
可以預見,西南出海大通道的建設,將利好包括四川和廣西在內的西部地區,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為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帶來更多想象空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