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20 22:24:57
股票有滬深港通,基金有南北互認,無論是哪一種都為內地和香港的資管市場架起了一座流通的橋梁。有投資人士表示,在市場波動性較高的背景下,互認基金為投資者進行資產配置提供了更多元的工具,為投資者提供更多的盈利可能。
每經記者 聶虹 每經編輯 葉峰
自2015年12月18日首批3只香港互認基金,4只內地互認基金獲準注冊至今,已有三年。
證監會《2018基金募集申請公示表(截至2018年12月7日)》顯示,天弘基金代理的惠理價值基金于12月6日獲批準,注冊成為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安排(“MRF”)下的北上互認基金,這也是年內第7只北上互認基金。至此,目前注冊的北上互認基金已經達到17只,2018年也成為北上互認基金注冊最多的一年。
股票有滬深港通,基金有南北互認,無論是哪一種都為內地和香港的資管市場架起了一座流通的橋梁。有投資人士表示,在市場波動性較高的背景下,互認基金為投資者進行資產配置提供了更多元的工具,為投資者提供更多的盈利可能。
北上審批注冊數創三年新高
證監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是北上互認基金批準注冊數量最多的一年。
2015年首批3只北上互認基金注冊后,2016和2017年又分別獲準注冊了3只和4只產品,而證監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7日,年內成立的北上互認基金數量達到7只,為2016和2017年之和。
除了獲準注冊的北上互認基金數量上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今年提交申報材料的北上互認基金數量也大幅上漲。數據顯示,2016年申報注冊為北上互認基金的基金僅4只,2017年僅有1只,而截至12月7日,2018年年內提交材料的北上互認基金數量已上升至8只。申報數量上升的同時,申報主體中也有不少新面孔加入,如博時國際和泰康資管(香港)都是第一次申報北上互認基金,前者選擇了母公司博時基金作為基金代理人,后者則同惠理基金(香港)一樣選擇了天弘基金。
什么是互認基金的基金代理人?按照規定,香港基金公司首先必須指定內地基金公司或銀行作為總代理人,該總代理人可以作為名義持有人在香港基金管理人處開立賬戶,代內地投資者持有份額。目前,擔任互認基金代理人公募基金不到10家,且大多為中外合資企業。
對基金公司而言,代理北上互認基金的意義何在,又如何看待與其自有產品之間的關系呢?在天弘基金相關負責人看來,北上互認基金為內地投資者開拓了境外資產配置、分散投資風險的渠道,滿足客戶更多的投資需求,是自有產品的一個較好補充。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南北互認基金實施之初,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證監會日前聯合印發了《關于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規定對內地個人投資者通過基金互認買賣香港基金份額取得的轉讓差價所得,自2015年12月18日起至2018年12月17日止,3年內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而17日到期之后,三部委再次發文,表示繼續執行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有關個人所得稅暫免政策,期限延長至2019年12月4日。
南下互認基金今年單月銷售額創新高
與北上互認基金的活躍不同,內地互認基金(下稱“南下互認基金”)今年表現平平。
基金數量上,在經過2015年和2016年的較快發展后,似乎就再無新面孔出現。香港證監會數據顯示,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不到一年的時間里香港證監會共認可了48只南下互認基金產品,加上2017年的兩只,至今共有超過25家基金公司的50只產品獲準在港銷售。
從外匯管理局最新公布的《香港基金內地發行銷售資金匯出入情況表》和《內地基金香港發行銷售資金匯出入情況表》來看,雖然北上互認基金數量少但吸金效應卻遠高于南下互認基金。數據顯示,截至10月31日,南下互認基金在港發行銷售累計凈額為4.69億元,而北上互認基金在內地發行銷售資金累計凈額為93.1億元,兩地三年來銷售累計凈值相差近20倍。
不少基金公司業內人士坦言,銷售不及預期讓其再度申報的熱情大幅削減。“作為一個戰略性產品,我們都是非常慎重的,上報的南下互認基金都是精選成立十年以上的好產品,長期業績穩定優良,并且前期宣傳也投入不少,但從實際的銷售情況來看不是很理想。” 北京地區一位基金業內人士坦言,“南下互認基金可能沒有預想中那么受香港投資者歡迎,所以再發申報新產品時也會有一定的猶豫。”
在上述業內人士看來,北上銷售火爆南下卻表現平平的原因主要在于境外資產的選擇投向上。“現在內地投資人越來越重視全球資產配置,單一市場的資產組合已無法達到期望的風險分散效果。而在境外配置這方面,大部分內地投資人最先想到的就是熟悉的香港地區,但對于香港投資人而言,近兩年A股市場波動比較大所以可能會比較猶豫。”
華南地區某基金公司投研人士華善思(化名)則表示要客觀地看待這一銷售差距,“雖然北上基金相對南下基金銷售火爆得多,但體量相比內地公募市場小得多。”與此同時,他也指出香港有來自全球各地的投行和資管公司,南下互認基金在港銷售面臨著更大的競爭壓力。
從短期的數據來看,其實今年以來南北互認基金的表現并不算理想。北上基金今年前9個月連續凈流出,6月單月凈流出額甚至高達14.7億元。南下基金7月以來單月銷售額連續4個月在1000萬元以下?;フJ基金表現不理想,除市場行情的影響因素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投資者態度。華善思認為,“投資者對這類基金的投資態度受其他途徑投資難易、國內外經濟形勢等因素影響,肯定是有變化。比如陸股通不斷擴容、QDII新額度獲批,帶來的是替代效應的增強,對北上的影響明顯;而南下嘛,政策變化不大,但境外資管巨頭在自貿區紛紛設立WOFE,申請私募公募牌照對南下也有沖擊。”
銷售數據雖然不及北上互認基金亮眼,但今年南下互認基金也有所突破。數據顯示,2016年1月開始銷售至今年5月,南下互認基金單月平均銷售額為3146萬元,且2018年以前單月銷售金額最高不超過9000萬。然而今年1、2、6三個月的單月銷售額均在9000萬以上,其中今年6月銷售額突破1億。雖然由于市場波動等多方面原因,7月后銷售額均未過千萬,但10月銷量已從9月的93.55萬元變為594.34萬元,有所回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