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2-27 00:13:06
每經記者 張卓青 每經編輯 劉野
2019年可以被稱為銀行理財子公司“元年”,理財子公司作為資管“新兵”加入競爭中,與原有的市場玩家一同逐鹿資管市場。
目前,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和郵儲銀行六家國有大行的理財子公司都已經開門迎客,三家股份行:光大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緊隨其后相繼開業,而多家城商行、農商行的理財子公司也正在獲批與籌建的路上。
近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各家理財子公司所發行的理財產品進行梳理和盤點,發現目前已發行的理財子公司產品存在幾大特點,一是產品類型以固定收益類為主,固定收益類產品占比達到八成;二是相較于傳統銀行理財產品,理財子公司產品期限更長;三是投資門檻大大降低,超過六成的產品起投金額僅為1元錢。
因為光大理財、招銀理財、中郵理財和興業理財剛開業不久,記者并沒有在這些銀行的App或者官網上找到相關的產品信息,所以只對工銀理財、農銀理財、中銀理財、建信理財和交銀理財這5家理財子公司的產品信息進行不完全統計。
截至12月19日,這5家理財子公司共發行75款產品,其中固定收益類產品有61款,占比達到八成,混合類產品為14款,占比約兩成,而權益類產品則非常少見。
根據資管新規的要求,理財產品如果按照投資性質來分類的話,可以被分為固定收益類產品、權益類產品、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產品和混合類這四類產品。
固定收益類產品是指那些投資于債權類資產比例不低于80%的產品,而權益類產品則是那些投資于股票、未上市股權等權益類資產的比例不低于80%的產品,金融衍生品類產品是投資于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的比例不低于80%的產品。
混合類產品則是投資于債權類資產、權益類資產、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資產且任一資產的投資比例未達到前三類產品標準。
以發行產品數量較多的中銀理財為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中國銀行的官網上看到,中銀理財目前共發行有27款產品,有“智富”“穩富”“睿富”三大子品牌,記者注意到這些產品中固定收益類的有20款,占比達到74%,其中“穩富”和“睿富”系列產品都為固定收益類產品。
另外,工銀理財產品也是以固定收益類產品為主,《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工行官網上看到目前工銀理財在售的有17款產品,其中固定收益類有14款,混合類有3款。
以工銀理財·兩權其美固定收益類封閉凈值型理財這款產品為例,該產品的類型為固定收益類,從其投資范圍來看,投向固收類的(包括貨幣市場工具類、債券類、其他符合監管要求的債權類資產)的比例為80%~100%,對于權益類(ETF、公募基金類等)投資占比為0%~20%,而對于金融衍生品類的投資占比則為0%~20%。
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對記者表示:理財子公司目前發行的產品之所以還是以固定收益類和混合類產品為主,是因為銀行理財子公司繼承了銀行理財以固定收益類資產投資為主的風格,另一方面,從客戶需求來看,中國的投資者多數還是以追求穩定回報為主,所以理財子公司的產品是符合投資者偏好的。同時他也指出未來隨著理財子公司投資能力的提高,權益類的產品會在其資產配置比例中不斷上升。
記者在經過統計之后還發現,目前理財子公司發布的產品相較于傳統的銀行理財產品期限更長。比如,農銀理財所發行的產品中有4款產品期限長達十年,農銀理財“農銀安心·每年開放”第2期人民幣理財產品,理財期限為10年,每年開放1次。而建信理財的產品中產品期限在一年及以上的產品有4款,其中時間最長的一款期限達到1094天。
從運作方式上來看,理財子公司所發行的理財產品多以封閉式為主。所謂封閉式理財產品即產品在說明書中公布的固定贖回日期或者產品到期日前不能提前贖回。以建信理財發布的產品為例,該公司目前發行的18款產品中有14款為封閉式凈值型產品,其中,“睿鑫”封閉式(一年期)理財產品的封閉期為365天。
對于理財子公司產品期限較長且運作方式多以封閉式為主,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認為這是資管新規下的一個必然趨勢,因為資管新規限制了資管產品的期限錯配,資產端可投資產范圍會受到資金端期限的影響,對于銀行而言,越是期限長、更封閉的產品會更加有利于他們去投資中長期的資產,資產端投資范圍也會更廣,收益也會更高。
理財子公司的誕生對于資管行業產生的影響之一便是大大降低了投資的門檻,從前銀行理財產品的起投金額為一萬元,甚至五萬元,而現在很多理財子公司所發行的產品起投金額僅為1元,一塊錢就能投資的理財產品可以說是很“接地氣了”。投資門檻降低也意味著理財子公司所觸達的客戶范圍會更廣。
記者在這75款產品中發現了有50款為“一元”起投,占比超過六成。其中以中銀理財和建信理財的“一元起投”產品最多。
另外,從業績的比較基準方面來看,這75款理財子公司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多集中在4%~5%之間,期限較長的產品通常也會伴隨著更高的收益率。記者也注意到,產品的風險等級基本為中低風險和中等風險,所謂中低風險也就指本金虧損的概率較低,但收益存在一定不確定性的產品,而中等風險則是存在一定的本金虧損風險,收益波動性較大的產品。
2019年被視作理財子公司的起點,截至目前,已有9家理財子公司鳴鑼開業,除此以外,還有多家理財子公司已經獲批籌建。如今時間已經行至2019年年末,當站在歲末年初望向未來之時,也會想象2020年的理財子公司產品會呈現怎樣的發展趨勢?
曾剛對記者分析道,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固定收益類產品仍然會在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產品體系中占絕對主導地位,但與此同時,由于理財子公司比銀行理財擁有更廣的投資范圍,所以其產品會更加豐富和多元化。
其次,理財子公司會更多借助互聯網渠道,可能會體現出很強的金融科技特征,并與互聯網經濟高度融合。不過在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方面,他認為理財產品未來的收益率水平應該會逐步下行。
普益標準研究員魏驥遙則認為:由于2020年仍然處于過渡期內,銀行理財的重心仍然是從產品的凈值化轉型,因此理財子公司產品設計的拓展力度不會過于激進,產品投向仍將以固收類資產為主。
隨著理財產品逐漸向凈值化轉型,普通投資者該如何選擇理財產品投資呢?對此,魏驥遙建議:投資者在購買產品時應該充分了解產品的估值方式、投資方向等信息,并與理財經理充分溝通,了解產品收益波動的大致情況,比如部分產品可能同時應用攤余成本法與市值法,進而出現產品運行初期收益波動相對劇烈,但長期來看收益穩定的情況。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