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6-12 11:12:26
今年,電影公司掌舵人、財經學者、投資達人、電影導演、潮玩公司、能源龍頭……種種跨界的新元素融合于此,奇妙的化學反應,讓全場數度沸騰。
每經記者 杜蔚 畢媛媛 丁舟洋 董興生 溫夢華 每經編輯 孫志成 王嘉琦 董興生 宋紅
6月11日晚,第二十四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舉行金爵盛典并正式宣布開幕。電影《1921》作為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影片在金爵盛典上亮相。當晚紅毯星光熠熠,《鐵道英雄》《狙擊手》《堅如磐石》《中國醫生》《長津湖》等多個劇組亮相開幕紅毯。
第二十四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舉行金爵盛典走紅毯及開幕式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也就在這一天下午,在上影集團五號攝影棚里,上演了一場精彩的思想碰撞。
由上海電影股份有限公司、每日經濟新聞聯合主辦的中國影視資本峰會,今年已來到了第四屆。每年,中國影視資本峰會都盛產“金句”。今年,電影公司掌舵人、財經學者、投資達人、電影導演、潮玩公司、能源龍頭……種種跨界的新元素融合于此,奇妙的化學反應,讓全場數度沸騰。
誰能想到,陳思誠和能源科技龍頭公司的CEO坐在一起聊“唐探”,也能擦出火花。
各有建樹,和而不同。
有意思的是,第四屆中國影視資本峰會上,不是嘉賓們“你好我好大家好”,而是講出了各自的真知灼見,哪怕觀點不同,甚至互相搶麥嗆聲。比如,站在經濟大周期的角度,經濟學家發現電影的消費繁榮和經濟繁榮是正相關;而提出影視寒冬論的投資人卻直言,電影產業現在是冬天,但如果一成不變,未必等得來那個春天。
聽到很多人談電影行業如何與時俱進、面對變化,張宇覺得非常感慨。過去十多年,曾任VOGUE中國版主編的張宇,其職業生涯一直不變的主題就是如何尋找新出路。“當時我在傳統媒體,每天開會談論的就是怎么樣把傳統媒體變得有時代感。”而今,新身份是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投資合伙人的張宇,更深切地感受到,面向一些年輕的消費者群體,如何以更適合的方式觸達他們。
著名導演、編劇、演員陳思誠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每次一談到錢的時候,我都特別汗顏。”在峰會上,導演、演員陳思誠說,“因為我們這個產業,雷聲大,雨點小,一百多億的成就,可能有時候跟一些其他高消費行業的金牌銷售差不多。”
這個行業,不變不行了。這是峰會上大家的共識。
“電影投資能賺錢,是小概率事件,
藝術好和票房好是永遠的矛盾”
“去年疫情爆發,對于全球電影行業帶來較大沖擊,觀影人數同比下降了70%,很多國家的電影院關閉。”中銀國際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說,疫情影響之外,其實早在2016年,電影行業就已經出現拐點。
無論是從行業收入還是觀影人數,都明顯下了一個臺階,“這背后是中國電影行業在經濟中的滲透率快速提升階段的結束”。
中銀國際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拐點反映到偏微觀層面,就是從2016年起,大的趨勢是單位銀幕的觀影人數在下降,銀幕增長率也在下降,這都是增長減速的表現。”徐高說。從近5年來的票房收入與名義GDP增長率來看,電影行業也體現出越來越明顯的周期性。
“2016年之前行業增長很快,二級市場電影公司的估值非常高;而過去兩三年經歷了比較大的泡沫退潮,導致電影公司的估值大幅度縮水。”
從成長角度來看,徐高認為,不能預期中國電影行業還能像2016年那樣快速成長。“電影行業收入增長,更多地取決于觀影人數的增長,怎樣吸引更多的人進入電影院,這是行業要面對的問題。”
“下一個高速增長的文化產業賽道在哪里?高增長意味著跑贏其他行業,也意味著行業滲透率在快速提升過程中。有這么快的滲透率,又體量比較大的,很顯然是互聯網行業。”徐高認為,未來電影內容與互聯網文化產業新賽道的結合是機會所在。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表示,最近十年,一些低端的企業,會被一輪輪淘汰,活下來的企業都是比較好的企業。中國經濟增長,將要進入一個新增長周期,全世界也會進入一個新技術爆發周期。
姚洋在峰會上發表演講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姚洋相信,中國會在下一輪的經濟增長當中處于前列。未來,推動中國乃至世界發展的,姚洋認為第一個是AI,第二個是新能源,第三個是電動汽車。“2028年到2030年之間,我們有望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在所有行業中,電影是比較獨特的存在,電影投資更是一個與眾不同的領域。
“疫情期間,影視發展已經處在十字路口。”賽富亞洲投資基金創始管理合伙人閻焱說,有數據顯示,2020年疫情給全球電影市場造成的損失達200億美元。
閻焱認為,后疫情時代,隨著短視頻行業大行其道、網紅經濟遍地開花,網紅經濟對影視市場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強,“疫情會給影視行業帶來永久性改變”。
閻焱在峰會現場演講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具體到電影投資,閻焱說,電影投資本質上都是高風險投資,“指望電影投資能賺錢,一定要明白那是小概率事件,藝術好和票房好是永遠的矛盾”。
不僅如此,閻焱認為,電影投資還需要清楚投資大小與回報的關系。通過統計分析發現,大體量和小體量投資的電影,回報都不好,“投資5000萬到8000萬以下的中等體量投資回報反而比較好。”不過,不論投資體量大小,內容為王始終是不變的真理。
“當下資本市場對影視行業基本采取接近封鎖的政策”
如今,電影消費的門檻被拔高,價值鏈被拉長,行業下一步的投資方向在哪里?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雖然現在大家都在探討電影行業處于低谷期,但我們認為這也是一個新周期的開始。”弘毅投資董事總經理崔志芳認為,當前正是變革時代,投資機會其實有很多。
崔志芳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在中國市場,有門檻的資源是IP和版權,真正擁有IP和版權庫的公司,才有持續性的發展價值。”崔志芳還指出,科技驅動也是一個好的投資機會。“新技術驅動,對整個影視業乃至大文化行業,都是節能和提效的變革。”
王中磊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只要堅持做好自己的IP和公司定位,并持續產出優質作品,就會吸引到資本的關注。”華誼兄弟副董事長、CEO王中磊亦在現場坦言,“我們在座的所有影視上市公司的估值都降至最低點,加起來還不如互聯網公司的冰山一角,但我認為將來一定會反彈。”
據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的觀察,自2018年起,資本對影視行業的投資就急劇減少。“這種減少既體現在對影視公司的投資上,也體現在具體的影視項目上,導致很多項目因為資金不足而無法開工。”
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與此同時,王長田認為,當下資本市場對影視行業基本采取了一種接近封鎖的政策。“行業沒有新公司上市,也沒有辦法融資,直接使得行業中的中堅企業、上市公司也出現資金問題。”
中國電影副董事長、總經理傅若清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中國電影仍有很大增長空間,未來資本在電影領域的投資會更加多元化。”中國電影副董事長、總經理傅若清對于電影行業的發展依舊很有信心。不過他強調,未來資本市場在保持關注電影龍頭企業外,還應該更加關注電影的其他屬性,如藝術性、產品屬性等。
電影行業究竟何時會迎來爆發?對此,萬達文化集團總裁、萬達影視集團總裁曾茂軍認為,隨著資本泡沫破滅,“全球電影經過兩年多的內容沉淀,即將出現爆發。電影市場會在2022年迎來大年”。
曾茂軍在峰會現場分享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博納影業集團行政總裁蔣德富則指出,電影是一個需要扶持的產業,而許多資本在進入電影產業后僅關注利潤回報,讓影視公司又愛又恨。“行業最艱難的時刻,我們都堅持住了,資本應該對我們有信心。”蔣德富希望,資本對文化產業的支持能夠多渠道融合,“而不是簡單地增加股份或是增加電影投資,在產業鏈相關環節,如電影票房以外,還有更多可以共同開發的利潤空間”。
博納影業集團行政總裁蔣德富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雖然游戲產業與電影產業有著明顯不同,但盛趣游戲首席執行官謝斐認為,這兩個產業擁有投資共性。“我們都是內容創意產業,說得最多的四個字是‘內容為王’。因此,我們兩個產業都會非??粗卦谕顿Y過程中的團隊能力,即對創新產品的研發能力等。”
謝斐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今天這個時間點,我們抱怨資本已經沒有用。與其抱怨,不如沉下心建設長期價值,一步步把行業蛋糕做大,那個時候資本會回到我們的行業,人才也會回來。”貓眼娛樂首席執行官鄭志昊表示,在此過程中,需要影視公司更有耐心、更有信心地建設長期價值,堅持內容為王,生產好作品,最終一定能吸引資本重返行業。
貓眼娛樂首席執行官鄭志昊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電影產業不走出過往模式困境,就等不來春天
中國電影產業在短短十多年期間,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成熟行業,600多億元的票倉已經升至全球前三。但是票房之外,電影作為文化和藝術形態的載體,未來的發展如何出圈和跨界,將是產業健康成長的關鍵一步。
上海電影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健兒致辭
圖片來源:上影集團供圖
在上海電影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健兒的理解中,電影IP和新消費新場景,應該是未來影視文化企業重點探索的方向之一。“現在的電影已經從單部作品的競爭,轉向了多內容業態的競爭。在泛娛樂新消費興起下,這點越來越明顯。”也就是說,接下來上海電影在創作端要樹立大IP的理念,考慮電影投資和新消費的結合;在延伸端,則要考慮全鏈和跨界內容的運營模式。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電影人重新定義電影產業,通過延伸跨界,將會釋放巨大的能量。陳思誠相信,創作者可以產生一些商業核裂變的內容,例如玩具、游戲、衍生品和樂園等商業領域共振。
雖然國內很多影視公司都在追求迪士尼的商業模式,但陳思誠發現,國內所有文化電影公司的市值加在一起,甚至不到迪士尼的16%。
泡泡瑪特執行董事、集團首席運營官兼中國區總裁司德表示:“現在國內很多電影、制片公司,在往迪士尼的方向努力,但是被授權商們提前一兩年開模具去生產,并在電影檔期間把它推出去,我想大多數人是沒有信心的。大家都是電影火了再去授權做玩具。但做出來就要八個月,那時候電影的熱度已經沒有了。制片方要提早考慮到商業化,另外要對自己的電影有信心”。
司德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聽到很多人談電影行業如何與時俱進、面對變化,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投資合伙人張宇覺得非常感慨。“當時我在傳統媒體,每天開會談論的就是怎么樣把傳統媒體變得有時代感。”而今,新身份是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投資合伙人的張宇,更深切地感受到,面向一些年輕的消費者族群,需要以更適合的方式觸達他們。
電影產業經歷了最低谷,所有人都在等待春天的到來。易凱資本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王冉卻不這么認為,他在現場直接潑了冷水。“如果電影產業不做根本的改變,你等不來那個春天的。”
王冉認為,電影行業在既有模式下,本質上不應該吸引社會資本來進行投資。“我們表面看是聊電影產業如何跟消費融合、跨界,其實我們探討的根本問題,是電影模式怎么走出過往的困境,怎么做根本的模式上的創新。”
易凱資本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王冉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圍繞這一點,王冉認為中國電影實際有非常獨特的機會。“第一,我們看傳統做內容的公司,它自然增長的軌跡是從內容公司最后會做媒體平臺,只做內容的公司,上市是很少數的,而且往往市值很低。第二,產業環境導致單項目投入產出與預期有差距。第三,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主流資本可能會去投科技、投醫藥、投健康,甚至會去投新能源,但是它不會投消費。但也因為中國消費的獨特性,導致了中國有很多新消費品牌,像泡泡瑪特這樣的新消費公司能夠破土而出。”
出圈和跨界,電影產業下一步升級需要三大抓手
“我們喜歡動畫電影產品,包括科幻類的產品,因為這種產品最容易衍生化,做實景化。”融創文化集團總裁、融創中國執行董事孫喆一表示。有地產優勢的融創文化,本身就擅長運營IP。“我們會前置在內容開發這一塊,包括我們題材的選擇。‘IP+內容+新消費+新場景’的模式,只有頭部IP能打通。”
融創文化集團總裁、融創中國執行董事孫喆一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中國本土土壤滋生了很多領域的新模式,未來中國的影視娛樂也有機會走出一條帶有引領性的道路。具體怎么跟消費融合,王冉總結了核心的三個抓手。
第一:雖然目前已經有了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三大平臺,但從電影入手,仍可打造新的媒體平臺、播放平臺,或者是在線放映平臺。“但是這個放映平臺是獨立APP的方式存在,還是跟現有平臺合作,是具體的策略問題?,F在的內容供應商很難抱團,但不抱團,這件事無法完成。”之前,王冉曾跟王長田談到,光線傳媒可以走迪士尼的道路,但是需要三十年的時間,如果想要快一點,就需要抱團。
第二:抓手是IP。無論是衍生品、線下空間運營還是娛樂活動,都是基于IP。但是不是所有的電影都適合產生這樣的IP,“這里面的核心挑戰其實是勇氣、勇敢”。
第三:電影院空間,還有很多文章可做。“未來大多數電影,一定不會在電影院放映,未來電影院的大多數收入,也一定不會來自票房。無論是做IP延伸出來的線下娛樂活動,還是電影院內部空間的重構,這里面有大量跟娛樂重合、創新的可能性。”
環保產業做到全球前三的遠景科技集團CEO張雷,不久前和紅杉基金發起了100億的碳中和技術基金,為了賦能新工業體系。
遠景科技集團CEO張雷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零碳和電影,又能擦出怎樣的火花?早在10年前,卡梅隆導演的《阿凡達》轟動全球,電影中就探討了環保主題。今年,《阿凡達》重映,再次掀起巨大的關注,經典影片對社會人文議題賦予的能量,將超越時間的界限。
“我們這個傳統且落后的行業,不發生一些自我改變和自我升級、自我迭代,就沒有春天了?;蛘咴賮硪粓鲆咔椋霸涸僖魂P,我們所有搞電影的人都死了。”陳思誠開玩笑道。但實際上,他堅定地認為,創作者該身體力行。陳思誠透露,他正在做一部由著名小說改編的關于環保的電影。
張宇篤定:“環保推動特別難的一點,是一開始的商業價值真的很少,一旦多點的人走環保這條路,它的商業價值就會來了。”
張宇在峰會現場分享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王冉補充道:“如果今天年輕一代消費者,認為喝杯咖啡是一件很潮的事,認為買泡泡瑪特的玩具是很潮的事,那可持續發展同樣可以成為一件很潮的事,這件事情上面,我們的內容創作同樣大有可為。”
“我們要充分利用電影界的影響力,來推進低碳、零碳的新時尚。”王健兒總結道。
記者:杜蔚 畢媛媛 丁舟洋 董興生 溫夢華
編輯:孫志成 王嘉琦 董興生 宋紅
視頻編輯:曹炳梵
視覺: 陳冠宇
排版: 董興生 馬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