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7-26 09:12:59
每經記者 張蕊 每經編輯 陳星
不止鄭州!近幾日來,河南新鄉、鶴壁、安陽等地也接連遭遇暴雨傾盆!
不止河南!受雨帶北抬影響,河北邯鄲中西部、邢臺中西部、石家莊南部和西部已經出現了大暴雨到特大暴雨,山西南部等地也在遭受暴雨考驗。
自7月中旬以來,我國多地持續面臨強降雨風險,災害頻發。據初步統計,16日以來,至25日12點,此輪強降雨造成河南省139個縣(市、區)1464個鄉鎮1144.78萬人受災,因災死亡人數達到63人、失蹤5人。全省已緊急避險轉移86.19萬人,需要緊急生活救助的人數達到了29.6萬人。
如此慘痛的損失再次將災害天氣預報/預警工作拉入公眾視野。再加上不久前北京、成都等地發出了暴雨預警,但不少市民表示滴雨未下,“等了個寂寞”。一時間,“暴雨預警是否準確及時”“天氣預報的困難到底在哪”等問題又成了坊間熱議的話題。
那么,我國天氣預報準確率到底有多高?天氣預報的準確率與哪些因素有關?是否能夠通過提高天氣預報的準確率來降低災害天氣造成的損失?針對這些問題,《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專訪了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氣象服務首席專家朱定真。
回應暴雨預警不準:
看全域情況而不能精確到個體位置
NBD:鄭州這次暴雨牽動著大家的心,我們看到,實際上鄭州氣象部門和河南省氣象部門都在7月18日發布過暴雨預警,但是沒能引起公眾足夠的重視,這或許跟以前預警的偏差有關。極端災害,尤其是暴雨預警為什么經常出現偏差?比如北京、成都等地就曾預警暴雨,最后并沒有如期來臨。
朱定真:情況并不是這樣。暴雨預警發布之后,作為個體來講,可能某一區域雨沒下大,但是預報區域內別的地方雨下大了,所以預報意義上并沒有錯。因為預報發布的是一個“面”,是一個城市(區域)的預報,還沒辦法精確到每一個街道和你的位置。
同樣,從我們的預報系統來講,一次暴雨天氣,這種天氣必須要達到有多少個監測站監測到了,并且雨量也達到了,預報的準確率就能夠確定。如果暴雨下到了遠離監測站的地方,就不一定能監測記錄的到。
對于個人而言更是如此。比如北京暴雨預警后,個體可能覺得預報不準,實際上最后從雨量分布圖、累計雨量、落區來看都是對的,但是由于個體沒辦法看到最終全域的資料,所以人們經常感覺天氣預報還是有偏差。
特別是突發的強對流天氣,尺度很小,而且生消很快,它可能就在某一塊地區下得很大,其他地方就沒有。例如南方經常有“太陽雨”或“牛背雨”。但是作為預報,目前做不到精確到幾點幾分,街道的哪邊下雨哪邊不下。我們能預報的就是,預報區域內將會出現這種天氣,所以經常會說“局部有”或者“分散性地有”。從預報的角度講,這是符合實際情況的。
NBD:這也就是說,目前我們整體的預報水平可能還達不到特別精確?
朱定真:100%準確是做不到的,目前沒有國家能做到。因為這跟氣象學進展、天氣監測能力、全球氣候變化的復雜性等都相關,還有非常多的“干擾”因素。因此,天氣預報能做到100%準確是不可能的?,F在我們都是在“一長一短”上努力,即逐漸把預測時間拉長一點,把突發天氣時效盯緊一點,但是差距還是很大,這是全球性的難題。
NBD:暴雨預警啟動的條件是什么?從預報的角度,在出現了哪些因素之后會啟動暴雨預警?
朱定真:我們的暴雨預警信號分為四級,分別以藍色、黃色、橙色、紅色表示,每一個級別何時發預警是根據多少小時以內降雨量達到多少量級來確定的,都有明確的規范。
預警級別一般關注兩個指標,一是災害天氣的量級,二是災害天氣接近的時間。通常來講,量級越大、時間越接近,預警級別就越高。但是各地對預警量級會有一些區別,不一定完全一樣。
資料來源:中國氣象局
回應無法預報精準:
天氣系統影響因素繁多
NBD:您剛提到,突發的強對流天氣,尺度很小、生消很快。這個“尺度”怎么講?
朱定真:這是指不同尺度的天氣系統。舉例說,臺風體積有上千公里,一次寒潮、一個梅雨帶也是上千公里,這種天氣系統比較明顯,相對來說是大尺度的,我們可以通過衛星觀測比較容易地發現,只要把握住它的移動就容易預測它未來的動向。
而小尺度的就是雷暴單體,即對流性的天氣。這就像燒開水,水一開就冒泡,你能預測到它肯定要冒泡,但是你預測不到第二個、第三個泡從哪里冒出來。就是因為它尺度太小了,隨機性太多?;氐筋A報話題,常常是我知道在這種天氣背景下肯定要下雨,肯定會出對流,甚至要出龍卷風,但是我不知道是何時何地先出。
除非監測密度非常細,但是我監測到的時候它基本上已經快形成了,給我的預報預警時間也就是十幾至二十分鐘了。還舉剛才的例子,如果你在水里安一個監視器,看到水底下泡泡開始出來了就趕快盯住它,那也可以,但是對于天氣預報來講,這種特別精細化的監測目前還做不到。我們只能把握住大的天氣背景,然后做出預警,大家在提醒下盡可能做好防范,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對于小尺度突發天氣,如果非要具體到某個地方到底幾點有雨、雨量有多大,現有水平沒人做得到,這還要繼續努力,在可預見的將來,估計還是很難,因為影響因素太多。
NBD:影響因素都有哪些?
朱定真:單說氣候背景,比如到了夏季才有高溫、才有雷雨,這是一個氣候背景,這個氣候背景就要受五大圈層(水圈、巖石圈、生物圈、冰凍圈、大氣圈)的影響。因為大氣是開放的,不是一個密閉空間,各種因素都能影響它。加之現在氣候變化、季節的提前推遲也在變。
再說大尺度的大氣環流,大氣環流受影響因素更多,比如臺風、氣旋、冷渦,它們的移動都是飄忽不定的。所以,每一天的天氣系統都不一樣。除了自然界本身的因素,還包括人為因素,像植被變化、城市布局變化等,都會影響局地天氣。
事實上,小到每一次降雨的天氣系統配置也并不一樣,并不都是簡單的北方冷空氣和南方暖濕氣流相遇。所以每一場雨的“性格”不一樣,有的下得很暴烈,有的就很溫和,有的長有的短,這都是影響因素不一樣、影響條件組合不一樣造成的。
NBD:所以即便是有豐富經驗的天氣預報員,也不可能做到完全預報正確?
朱定真:當然,沒有任何一個預報員能100%的報對所有過程,每個人都有太多的經驗教訓,包括漏報、錯報、空報等,但是沒有一個預報員想報錯,他們一定是全力以赴想報對,只是我們對天氣的把握能力、監測能力以及預報理論還有限,所以沒辦法做到100%準確。
NBD:這是否意味著,我們目前主要的預報方法還是數值預報加天氣預報員依靠自身經驗去修正?
朱定真:對,預報員的經驗非常重要,特別是地方臺站預報員。就全國預報而言,可以是預報到大的地區,比如東部地區、西部地區有沒有雨,但是對一個省份的預報范圍就要縮小到這幾個市有沒有雨,對一個市的預報就要明確不同區域有沒有雨。從這一點上講,范圍越小,難度是在層層加碼的。所以一個預報員對當地氣候背景、地形地勢以及天氣過程的熟悉程度非常重要,有經驗就容易報得準。
而數值預報是在人的經驗基礎上,由數值模擬方法推測天氣演變。和醫生經驗一樣,有一些實踐經驗還是存在于“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層面,沒有能夠在數值預報中體現出來。有統計認為,目前3天以內的預報,還是預報員主觀修正的更準確,但是數值預報可以計算出五六天甚至十天的天氣背景,幫預報員縮小預報線索的范圍,使其能夠更集中精力去綜合判斷。所以人機結合非常重要。
圖片來源: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回應暴雨災害預報難點:
樣本少,研究突破難度大
NBD:河南這次暴雨災害,預報的難點在哪?類似的預報有哪些困難和干擾因素?
朱定真:從氣象角度來看,其實當地預報是很系統的、準確的。河南省氣象局事前就發布了多次預警。需要注意的是,預報預警都是實時滾動的,因為天氣在發展過程中會不斷變化,并非在最早的時候就把整個過程預報出來,要不斷修正、再跟蹤、再修正。所以遇到天氣狀況,特別是這種災害天氣時,公眾一定要看官方的預報,一是官方預報是正規機構做出來的,會更加權威,二是官方預報有變化一定會及時更新,最新的預報更貼近實況。
NBD:從技術層面看,確保災害天氣尤其是像特大暴雨這種極端災害天氣預報準確,需要有哪些方面的突破?
朱定真:對于籠統的天氣預報來講,它本身的理論和技術水平還做不到100%準確。對于特別極端的天氣來講,出現的概率太小,預報員對它的研究機會太少,所以對這種天氣的把握性就更會受到干擾。遇到災害性天氣以后,預報員要做好總結,至少在同類災害出現的時候能夠有更大把握,更早地或者更準確地預報出來。
對于這種小概率的極端天氣,預報員跟復雜天氣系統的斗爭還是比較艱難的。因為現在氣候變暖,極端天氣的強度和出現頻率越來越高,我們要做的是加快研究這種氣候變化下可能的極端天氣的發展趨勢,要加快對這一類小概率事件在研究上的突破。但是客觀地說,從純研究角度來講,樣本越少研究的突破難度就越大。
回應預報準確率波動:
天氣系統很復雜,要把服務精細化
NBD:目前我國天氣預報的準確率達到什么水平?這些年呈現怎樣的變化?
朱定真:我們目前的預報準確率在86%~89%,雖然有波動,但準確率還是逐年提高,這是因為現在計算能力、監測能力都在提高。另外,我們還有滿意度調查,群眾滿意度也逐年提升。在目前的準確率基礎上,未來再提高的速度可能比較慢,基數大的情況下提升準確率就越來越難了。
NBD:為什么還會有波動?
朱定真:因為天氣系統很復雜,如果今年極端天氣、怪天氣特別多,預報難度就提升了,勢必會影響預報的準確率,每年預報的難度都不一樣。
所以我們現在要把服務精細化,預報不能做到100%準確,但是在提高服務能力上可以彌補。氣象部門可以通過實時跟蹤天氣并及時跟蹤服務來滿足用戶的需求,給用戶提供滿意的服務。
比如,天氣預報是在天氣狀況越臨近的時候預報的越準,對于個體用戶來講,你只需要在他出門之前準確告訴他還有幾分鐘要下雨、是下還是不下,從而服務他的出行決策,他就很滿意了。
因此,未來天氣預報服務一定是越來越精細,但是不代表整個預報準確率的技術評分會有大幅度的提升。換句話說,某個業務上的技術、知識的突破是不容易的,但是不管業務上有沒有突破,我們在服務渠道、服務手法、服務技術上有了改進,在現有的預報水平下能給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這也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NBD:極端天氣的預報是一個世界性難題,近年來我國發射了很多新的氣象衛星,這些衛星對天氣預報,尤其是極端天氣預報能起到哪些作用?
朱定真:氣象衛星的發射一是對整個大氣環流的變化,包括各個層次的溫度分布、結構都開始能夠進行探測,這些原來是看不到的;二是我們的氣象站點在地球上不可能布設地非常細,像在海洋上我們的數據就很缺乏。
就氣象預報工具的改進而言,必然是監測越密、越細、越頻繁,越有利于提升預報的準確性。以前衛星沒有上天,我們就缺很多數據,現在衛星上天了,能夠采集到更多數據,我們就要在預報模式里加入這些數據,從而改進預報模式,進而提升預報準確性,這必然是一個良性循環?,F在這些氣象衛星的應用正在逐步展開。
回應如何提升天氣預報準確率:
要保護好氣象監測環境
NBD:我們的氣象監測是怎樣的一個系統,它是怎么工作的?
朱定真:氣象的監測是世界性的、全球統一規范的,都用格林威治時間,因為大氣的運動是互為上下游的,所以我們對整個地球大氣動態的觀測必須是全球處在同樣的時間里。然后將這些觀測數據反映到一張圖上,才能顯示出當時天氣的變化,通過這個變化再根據天氣學原理去推測它未來的演變,或者用數值模式去模擬它。所以監測越細、頻率越高、頻次越多,我們對天氣變化就了解的越多。
NBD:我國現在有多少監測臺站?
朱定真:目前我國已經有6萬多個監測站,包括自動站。監測臺站是全球統一編號的,每個國家資料共享,這是世界氣象組織的功勞,因為我不可能只看我頭頂上的天,我需要知道天氣系統是從哪來的。而且全球監測站點的規格是統一的,環境要求也是統一的,比如都要在百葉箱里面,百葉箱是1.5米高,觀測場地周圍不能有巨大水體,不能有高山,不能有高大建筑物阻擋等。
圖片來源: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NBD:那我們多建監測站是不是更有利于提升天氣預報的準確率?
朱定真:如果符合條件的話,監測站當然越多越密越好,這樣氣象部門掌握的情況就越詳細。所以我們目前也盡量設一些無人站,但是這些站點有統一的環境要求,不能有環境干擾,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強調要保護好氣象觀測環境。
現在城市發展迅猛,把很多觀測環境擋住了。比如這邊有一個雷達,但旁邊蓋了一棟樓,把雷達擋住一個角,怎么觀測?那邊的風向標原來風向是自然的環境風,四周的風都能測到,但旁邊蓋一棟樓改變了風向,怎么記錄?
如果有這些情況就要遷站,但每遷一次站,就要同步進行大量觀測,要把資料校正過來。比如之前某個地方平均溫度是5℃,遷站之后可能變成3℃了,這就需要校正,否則同一個監測站的歷史資料就不具有可比性了。如果預報員不知道這一遷站歷史,就可能錯認為是該地氣候變冷了。
所以大家想要天氣預報越來越準或者保持準確率,就要保護好氣象監測環境,保證監測數據的可靠性。
所以我們還有一個想法,希望未來到處都有我們“志愿者”的眼睛,未來氣象監測的一部分不需要太強調標準化,公眾如果碰到極端天氣,可以通過便攜設備盡快把信息反饋到氣象部門。這些信息對于預報員修正預報會起到很大作用,預報員就可能更有把握對它的下游做出預警,國際上也有類似的專線電話。
舉個例子,我們現在不能完全準確地預測降雨邊緣到底具體落區在哪里,但是如果我們也有類似的專線,有不同的志愿者看到下雨了,他們反饋信息給我們,我們就能判斷雨的移動動向,進而可以更精準地往它的下游提供服務。這些提供信息的公眾實際上就變成了我們的移動監測站。
所以未來也不一定非要等待氣象理論出現重大突破,預報的準確率才會提高,我們不斷改進整個服務和聯動過程,服務效果或者預報準確率也會提高。
現在在我國,也會有公眾看到了氣象災情就發信息過來,但還不是一種制度化或者一種習慣性的行為。
記者手記丨 極端天氣預警之后還需更進一步的配套措施
據官方消息,7月16日以來,河南此輪強降雨已造成全省137個縣(市、區)1373個鄉鎮930.57萬人受災,因災死亡58人、失蹤5人。災害之嚴重,損失之慘痛,令全國人民痛心。
慘痛的損失之下,有人拷問我們的氣象預報、預警系統是否起到了應有的作用。目前從公開消息來看,河南很早就發布了相關地區的暴雨預警。
誠然,目前我們對極端天氣的預報還不能達到100%精準,但須知,氣象消息是防災減災的“消息樹”和“指揮棒”,氣象部門提早發布預報信息、及時發布預警信息無疑是減少極端天氣災害損失的第一步。此次河南暴雨災害損失之巨,真正應該拷問的是氣象預警之后的一系列配套措施,是氣象部門與應急部門、交通運輸部門等各部門之間的聯動性。
暴雨預警來了,城市軌道交通是否應該視情停運?城市運營是否應該及時“剎車”,錯峰出行、彈性辦公?對于普通民眾而言,在暴雨預警之下應該做好哪些防范措施?這些問題都需要進一步以規章制度的形式予以明確、細化,各個部門都應當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最大可能的減少極端天氣帶來的人員、財產損失。
記者:張蕊
編輯:陳星
視覺:劉陽
排版:陳星 牟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